(北师大)2016版三年级上 第5单元《周长》精品教学案(含答案)内容摘要:
2、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 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具体情境,感知图形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具体事物出 发展开教学,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获得对空间与图形知识的直观经验,并逐步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最后 让学生运用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生 亲历“做数学” 的过程。 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在生动、有趣的具体情境中呈现有意义的、富有挑 战性的教学材料,提供充分的数学活 动的机会,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充分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长方 4、点:认识周长,初步探索多边 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学会计算多边形的周长。 难点:探索多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学会计算多边形的周长。 课件、细线、直尺、树叶的图片等。 师:同学们,从今天起我们来研究周 长的相关问题。 首先 ,拿出数学教材,谁能用手指给大家描出数学书封面的周长?指名让学生演示用手指描出数学书封面的周长,引导学生集体动手做一次。 师:你能用彩笔描出教材第 45 页图中的树叶和数学书封面的周长吗?学生尝试用彩笔描出周长,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展示交流,给予解答正确的学生表扬和鼓励。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为新课的教学做准备。 】师:仔细认一认,说一说 5、你知道了什么。 (课件出示教材第 45 页情境图二)生 1:封 闭图形沿着 边绕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描出一个物体或图形的周长时,可以从不同的起点开始,但是最后必须再到这一点终止,首尾连接。 生 2:从 图中我知道了封 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师:你能跟同伴合作想办法得到 树叶和数学书封面的周长吗?在小组里动手试一试吧。 学生在小组里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谁愿意把你们的方法跟大家分享一下 ?学生可能会说: 树叶的周长是由曲线围成的,属于不规则图形,我们不能直接用直尺测量得到,需要“ 化曲为直”,用绳测 法,通过转化的思想,才能得到树叶的周长。 先用线绕树叶的边缘一周 7、 长描出来(如图所示),然后按顺序数一数,就可以知道第一个图形的周长是 20 厘米,第二个图形的周长是 18 厘米,第三个图形的周长是 30 厘米。 生 2:也可以 “平移”某一些线段,借助“平移”的方法得出图形的周长,并且便于比较图形的周长,如下图所示:从图中我们能直观地看出第一个图形是长为 6 厘米、宽为 4 厘米的长方形,其周长是6+4+6+4=20(厘米);第二个图形经过平移得到的是长方形 ,长 5 厘米,宽 4 厘米,其周长是5+4+5+4=18(厘米);第三个图形的周长平移前比平移成的 长方形(长是 5 厘米,宽是 4 厘米)的周长还要多出四条线段(每条 长是 3 厘米),实际周长是 8、 18+34=30(厘米)。 师:你能尝试自己算出图中小公园的周 长吗?(课件出示教材第 46 页“试一试”第 1 题)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把你的做法告诉大家好吗 ?生 1:计 算小公园的周 长,实质就是计算这条环绕小公园的小路的长度和。 我们可以依次把这些小路的长度相加 240+410+200+190+560=1600(米)。 生 2:我 们也可以把小路的 长度两两相加凑成整百数,然后继续算,190+410=600 (米),560+240=800(米),600+800+200=1600 (米)。 只要学生解答正确就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师:你能算出下面图形的周长吗 ?(课件出示教材 9、第 46 页“ 试一试”第 2 题)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从图上观察得知,三角形的每条边长都是 120 米,也就是 3 个 120 米,根据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我们可以列乘法算式 1203;也可以用加法计算,依次把每条边的长度相加,即 120+120+120=360(米)。 四边形的周长就是把图中四条边的长度依次相加,即 86+90+124+110=410(米)。 也可以根据对边相加能凑成整十、整百数 ,先计算对边相加的和 ,然后继续相加,即86+124=210(米),110+90=200(米), 210 11、是几边形就是把几条边的长度相加。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一节课 的内容,既可以促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总结学习经验,培养学生的综合数学素养。 】什么是周长周长是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多边形周 长的 计算方法就是把所有围成多边形的线段长度相加,是几边形就是把几条边的长度相加。 数学知识放在一个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去学习,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为概念的形成做好准备。 具体的 实物,通过观察、体 验等活动,学生能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周 长的含义。 生通 过“描一描、量一量”等直观、具体的操作活 动,理解计算图形周长的基本方法: 求各条边的长度之和,能有效 13、生活中的 简单问题。 )课堂作业新设计A 类:1. 前五个图形是有周长的,第六个图形没有。 因 为只有封闭 的图形才有周长。 2. 它 们 跑的路程一样长。 B 类 :3. 3+2+3+2=10(米) 10 米15 米 够。 4. 图 (1)的周长是 6+10+6+10=32(米),图( 2)的周长无法直接求出,经过平移后得到右边的图形,周长为 6+10+6+10=32(米)。 因此裁判 员很公平 ,他们俩跑的路程一样远。 教材第 4647 页“练一练”1. 略2. 16 厘米 26 厘米 14 厘米3. 140+230+160+200+170=900(米)4. 15+17+8=40(分米) 18+22+ 14、26+36=102(米) 5+9+5+8+8=35(厘米)5. (答案不唯一)10 厘米 10 厘米 8 厘米6. 略7. 不一样长;上面 2 只蚂蚁走的路线一样长,下面 2 只蚂蚁 走的路线一样长。 长方形周长。 (教材第 4849 页)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最新海量高中、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量一量、算一算、议一议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比较能力、创新能力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感受数学知 识在日常生活中的 应用。 重点: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 长的计算方法,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难点。(北师大)2016版三年级上 第5单元《周长》精品教学案(含答案)
相关推荐
1、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 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经历调查、统计等活动,在活动中,体、样本等概念,在实际问题情境中感受抽样的必要性,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频数直方图中获取信息;根据具体问题情境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用数据分析问题、获取信息的过程,展数据分析观念,线图、趋势图等,生初步了解了一些统计知识,如体验简单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据收集 整理和表示数据 处理分析数据
2、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结果可能是不同的;学生能正确辨认从四个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单一物体或两个物体的形状及位置关系。 观察,学生能初步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并会进行辨认。 察、操作、思考的过程中,增强对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逐步形成积极的数学情感,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空 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学生学 习的好奇心,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察 为载体
”打量世界的眼光很纯净。 • (这里的情节看似荒诞却又合乎情理) • 虽然汽车将要朝我走来的方向开去,但我已经不在乎方向。 • 毫无目的的远行 • 不一会他修好了车,就盖上车盖跳了下来。 我赶紧走上去说:“老乡,我想搭车。 ”不料他用黑乎乎的手推了我一把,粗暴地说:“滚开。 ” • 毫无缘由的生气 • 然而他却笑嘻嘻地十分友好地看起我来,这让我大惑不解。 他问:“你上哪。 ” • 我说
性格特征: 黑色人 冷酷、利他、坚定 黑色人不眉间尺素丌相识,为什么一见面就要给眉间尺报仇呢。 黑色人是一个锄强扶弱的侠士,他所体现的这种精神与鲁迅所表现的革命复仇主义的精神一致。 黑色人就是鲁迅这种精神的化身。 ①黑色人帮眉间尺复仇的出发点是什么。 ①纯粹“复仇”,不图“回报”,体现出一种“侠 士 精神”。 哪些内容可以看出黑色人富有斗争经验。 阻止眉间尺莽撞刺王;
2、。 这是学生第一次进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运算,同样为了学生真正理解算理,教材呈现了多种计算的方法。 “丰收了”主要学习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 植树”主要学习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学生已经掌握了表内乘、除法的 计算方法,具有一定的口算基 础,再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一些算理,可以为本单元的学习奠定知识基础。 本 单元内容的学 习是进一步学习笔算乘法的基础。 具体情境,体会乘
2、及小数、分数混合运算的基础和有效工具。 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和运算能力,会计算两步的连加、连减、 连乘、连除运算,能结合具体情境分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些都为学习混合运算,理解并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奠定了基础。 具体情境,初步感受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并能运用混合运算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解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运算顺序,以及小括号在运算中起的作用,并掌握相应的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