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2016版四上 第8单元《可能性》精品教学案(含答案)内容摘要:
2、”活动将学生引入到对可能性问题的学习中,再通过摸球游戏, 让学生在有趣的游戏中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大小,感受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虽然这是学生第一次在课堂学习中接触不确定现象,但是在日常生活中, 学生已经对不确定现象有一定的认识,在谈话中都能运用上“可能”“一定”“不可能”这些词汇。 本节课就是要通过不同层次的数学游戏,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出发,运用数学的思维更高层次地认识不确定现象。 验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以及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我设计了这样的活动过程。 第一次摸球活动,全体同学参与, 学生在装有 6 个红球、4 个白球的盒子中任意摸一个球,同时进行统计。 后两次摸球活动改变盒子中红、白球的个数 3、, 分成两组同时进行。 通过以上活动,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探索,充分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这样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重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 2.“猜测、验证、交流”贯穿在学习活动中。 这三次摸球活动,都先让学生猜一猜摸出哪种球的次数多。 学生猜测之后教师并不评价,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摸球活动,通过学生的统计汇报,验证学生猜测的结果是否准确。 再通过全班交流,发现规律并揭示“可能性大小”这一课题。 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地交流, 例如,能不能用“很可能”“不太可能”来描述这三次游戏的结果;假如盒子里只放 10 个白球,任意摸出一个,结果会怎样?这一环节为“练一练”第 1 题做了很好的铺垫。 5、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能力。 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 重点:感受不确定现象。 难点:“可能性”知识中一些“确定性事件”和“不确定性事件”。 师生每人一枚硬币,5 个红球,5 个黄球及盒子。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玩游戏好吗?今天淘气和笑笑也来参加我们的游戏了,还特意托我带来一样宝贝和大家分享, 想知道它是什么吗?师:请看,宝贝就躲在我的手中呢。 这是什么呢?(教师出示一枚硬币)师:你能区分哪面是硬币的正面,哪面是硬币的反面吗?生:有 1 元字样的那面是正面,有花朵图案的一面是反面。 【设计意图:先达成共识确定好硬 币正反面,避免后面的活动出现混乱。 】师:请看,我把硬 7、戏中,有序、有效地进行。 】汇报交流:把你们抛硬币的结果说给大家听!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我猜的和抛的一样,我猜的和自己抛的不一样,我猜正面, 他却出现的是反面。 师:你们每次都能猜对吗?生:不能!师:为什么?生:因为硬币有两个面,落下后,正面、反面都有可能朝上。 (给予肯定)师:正是因为硬币有正反两个面,所以当硬币落下去之后,会有两种情况 ,可能正面朝上,也可能反面朝上!这都是不能确定的,我们这节课就一起研究这样的问题 可能性(板书)。 出示情境图(课件出示:教材第 95 页例 2),说说下面事件的发生 ,你能确定吗?学生小组交流,并汇报。 师:生活中的不确定事件有很多,我们通过下面的游戏,进一步 8、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师: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放有一个盒子,打开看一看,里面装有 5 个白球,5 个黄球。 我们先来猜一猜,从这个盒子里任意摸一个球,会是什么颜色的?生 1:白球。 生 2:黄球。 生 3:可能是白球,也可能是黄球。 师:这只是我们的猜测,现在同学们 4 人一组,做摸球游戏。 出示规则:之前先猜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再摸球。 录员做好记录。 许偷看。 摸完后放回盒子里再摇一摇。 学生摸球,教师参与其中,巡视指导。 第几次 1 2 3 4 5 6 7 8球颜色老师不要强调可能性的大小,引导学生感受,每次摸到的球可能是黄球,也可能是白球。 师:为什么我们摸球之前,有时会猜不对呢?生:因为盒子里有两种颜色的球, 9、所以可能摸到白球,也可能摸到黄球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猜测、验证、思考的过程,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师:思考一下,会摸到黑球吗?从这个盒子摸出黑球者,老师会给奖励哦。 议论纷纷,激起矛盾,学生思考:能否摸到黑球?生:不可能摸到黑球,因为这个盒子里没有黑球。 师:摸不到黑球,这个盒子可能摸出白球,可能摸出黄球,还可能摸出其他颜色的球吗?生:不可能。 (师板书)师:你是怎样想的?说一说。 学生交流讨论。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到这个事件 发生的可能性只有两种: 一种是摸到黄球,一种是摸到白球,而不可能是黑球。 让学生体 验不可能发生的事件。 】师:下面,我们请男女生各一名来做游戏,让两个同学背过身 !当 11、,打开验证。 原来是这样啊!大家想想:A 盒里摸球,任意摸一个结果会怎样?B 盒里摸球,会摸到黄球吗?生:A 盒里摸球,都( 一定) 是黄球。 B 盒里摸球,不会摸到黄球。 师:这样看来,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一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可能的。 想想生活中 ,什么事情不可能发生?可能会出现多种多样的答案,老师注意分辨与肯定。 师:什么事件在生活中是一定会发生的呢?学生回答!师:通过这个摸球游戏,我们发现了什么?让学生小组讨论,并汇报。 师:通过上面的学习,发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的生活中 ,处处都有“可能性”。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下面这些事情,你能用“可能”“一定”“ 不可能”来判断吗? 并说一说你的理由。 出 12、示情境图(课件出示:教材第 95 页例 3)。 学生对每一个盒子, 都用“可能”“一定”“不可能”说一说。 先小组交流,再展示汇报。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展 现自己的思维能力,通过具体的操作示范,把抽象的归纳和判断能力激发出来,使学生认识到“不确定性”,从而明白“可能”“ 一定”“不可能”的区别。 】小结: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生回答。 师:在生活中什么事情可能发生?什么事情不可能发生?什么事情一定发生 ?完成教材第96 页第 4 题,先独立完成,再汇报。 老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汇报,并给予点评。 师:这样的例子,生活中还有很多,从今天开始同学们要留心观察 ,有机会我们开个交流会,比比谁讲得最 14、习,不仅使学生对“一定”“可能”和“ 不可能”有了初步感受,而且能领悟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 在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我让学生把今天所学的知识和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想一想生活中哪些事是一定会发生的,哪些事是不可能发生的,哪些事是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并且举出一些例子,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说一说。 A 定”“可能”或“不可能”。 明天()会下雨。 太阳()从东边落下。 哈尔滨的冬天() 会下雪。 这次测验我() 会得 100 分。 (考查知识点:不确定性;能力要求: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培养学生初步的判断和推理能力。 )B 种果冻:香橙。(北师大)2016版四上 第8单元《可能性》精品教学案(含答案)
相关推荐
2、能解决一些相关的乘法问题。 【设计意图:作为一节阶段性复 习课,不能只是单纯的知识点的累积,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把所学的知识加以系统地整理,构建知识网络。 】(一)认识更大的数。 师:“认识更大的数”这一单元涉及的知识点很多,同学们先在小组里跟同学一起说一说,可以列成表格加以整理,可以画成图加以整理,只要能系统地把所学知识展示出来就好。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老师巡视了解情况。
1、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投影与 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增强动手实践能力,锥 、球、直棱柱及 简单组合体的三种视图,能判断简单物体的视图,出质疑 ,养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学 习习惯 出投影、平行投影、中心投影、正投影等概念,并通过教学理解,让学生了解到中心投影是由同一个点发出的光线形成的投影,之后又通过问题解决,让学生认识到物体在阳光下的不同时刻,不仅影子的大小
1、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概率的 进 一步 展建立数据分析观念, 树状图等方法列出 简单随机事件所有可能的结果,以及指定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结果,集与 统计试验数据、分析试验结果等活动过程,进一步 发展数据分析观念,解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与概率的关系,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 一步认识了频率与概率的关系,解当试验次数较大时试验频率稳定于理论概率,其理论计算已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的
的主体应该怎样写 ? 主体是在导语的基础上 ,引入更多的与主题相关的事实 ,使之更加翔实、具体。 这是消息 的主干部分。 它紧接导语之后 ,对导语作具体全面的阐述 ,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 ,从而写出导语所概括的内容 ,表现全篇消息的主题思想。 应按“时间顺序”或“ 逻辑顺序”写作 ,但仍然要先写主要的 ,再写次要的。 主体的写作 ,要注意以下三点 、扣紧导语。 导语、主体
2、“抛硬币”活动将学生引入到对可能性问题的学习中 ,再通过摸球游戏,让学生在有趣的游戏中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大小,感受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虽然这是学生第一次在课堂学习中接触不确定现象,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对不确定现象有一定的认识,在谈话中都能运用上“可能”“一定”“不可能” 这些词汇。 本节课就是要通过不同层次的数学游戏,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出发
2、. 5 32用恰当的方法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1)0x257;(2)x20;(3)(x2)(x1)2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及根与系数的关系3(滨州中考)一元二次方程 44x 的根的情况是()A没有实数根B只有一个实数根C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D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4(荆门中考)已知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m3)xm10 的两个实数根为 x1,x 2,若 x x 4,则 m 的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