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2016年一年级上 第6单元《认识图形》精品教学案(含答案)内容摘要:

2、要在活动中进行,而且在活动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增加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为逐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主要知识点:1.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理解它们的特征, 能将简单的几何图形分类。 2. 能将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物体,按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正确地摆放。 本单元内容是学生第一次在课堂认识立体图形。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首先接触较多的是立体物品,如伴随着他们童年生活的玩具大部分是直观的立体物品。 可以说学生在学习本单元的知识前,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关于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经验, 相当一部分学生已知道这些物体的名称,而且能辨别。 但是没有经过系统地比较 , 3、空间想象能力不足。 所以这是他们进入空间与图形领域的重要的认知基础。 1. 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几何体的名称并能识别。 2. 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 3. 能对简单的几何图形进行分类。 4.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能力。 5. 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以及与人合作的意识。 1. 通过一些学生熟悉的实物,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分辨不同形状的物体, 逐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在活动中进一步体验几何体的特征, 乐于把自己的想法和他人交流,在交流中展示自己的优秀作品,使之感受成功的快乐。 3. 5、吗?(生:想)那给点掌声,我们欢迎欢迎!机器人:(课件出现机器人)小朋友们,你们好! 我是机器人,今天是特意来与得红旗最多的同学交朋友的。 你们有信心夺第一吗?1. 分一分。 师:哇!看来同学们今天是信心十足啊,都想得第一。 那机器人首先要考验一下大家, 请你们把桌面上形状相同的东西摆在一起。 动手分之前,老师提两点要求:先考虑好如何分再动手分。 把最容易掉的一类物体留在盒子里。 我们看哪组同桌合作得最好,老师就把最佳合作奖送给他们。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针对一年级学生年 龄小,做事没有目的性的特点,在学生动手分物体之前,教师必须提醒学生先考虑好如何分,再动手;把最容易掉的物体留在盒子中,是为 7、物体的名字 ,我这里还有它们的大照片, 有谁上来贴一贴,对号入座呢?3. 摸一摸。 师:(手指大照片)这些都是我们的好朋友,请大家去摸一摸桌上的物体,和同学们说你的好朋友长什么样儿?摸上去感觉如何?(小组内交流)师:谁愿意带着你的好朋友上来,向大家介绍一下,它什么样儿 ?摸上去什么感觉?(邀请学生上台介绍好朋友)生 1:我的好朋友是长方体,它方方正正的,有平平的面,摸上去滑滑的 ,但角却尖尖的。 生 2:我的好朋友是正方体,有 6 个面,并且每个面都一样大小, 都是平平的。 生 3:我的好朋友是圆柱,感觉直直的,上下都有一个圆。 圆是平平的,而旁边却是弯曲的。 并且我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竖着放的时候 8、,能放稳,但横着放的时候 ,它可以滚动。 生 4:我的好朋友是球,圆圆的,可以滚动,它的面都是弯弯的 ,没有平平的面。 设计意图:这几种形状物体的特征 ,学生不一定能说的和老师设计的一样,但只要学生说得对,说得有道理,老师就应该积极引导。 3. 游戏:运货物。 师:谢谢同学们的介绍,现在大家对这些物体都有个大概的了解了,我想请你们当运货员,用乒乓球拍先运一个长方体走一圈,再运一个正方体走一圈 ,再运圆柱和球,看看有什么不一样?(分小组活动)师:谁来说说你的感觉?生 1:长方体、正方体运起来都很稳,球总是掉下来。 小结:长方体、正方体有平平的面,所以运起来很稳。 圆柱上下两面是平的,所以竖着放的时候很稳;侧 9、面是弯弯的,所以横着放会滚动;球是最调皮的 ,无论怎么放,都容易从拍子上滚下来, 因为它的面都是弯弯的。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让学生感知各种物体的面的特征 ,有平平的面的物体运起来很稳,有弯弯的面的物体会滚动。 在游 戏中学,学得轻松!在当运货员的情境中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 4. 游戏:运水。 师:同学们,老师口渴了,能帮忙运一桶水来吗?我看见教室后面正好有一桶水,谁能帮忙运到前面来?好,我还是叫一名大力士吧。 (请一名学生帮忙运水)(学生可能会直接提,但是用了很大的 劲也提不动,这时启发学生想想还有没有别的办法,然后再邀请一名学生去运。 )(学生把水侧着放,再滚到前面来。 )师:大家看,这桶水像什么形?(生 11、请你摸一个球,摸对了吗?请你摸一个长方体,摸对了吗?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都爱在同伴面前表 现自己,让学生上讲台摸,能满足学生的表现欲。 摸对的学生有小红花奖励,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师提问:小朋友,你还能在生活中找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好朋友吗?6. 欣赏建筑物图片。 小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应该爱学数学、学好数学,长大后为祖国做贡献。 设计意图:进一步感受到数学知 识就在我们身边。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哪几种物体?(引导学生回答) 最后老师要请同学们来欣赏一组图片,这些图里的建筑物和机器人都有我们学过的物体,到明天的数学课我们就一起来做一回小小设计师,通过有趣的拼搭来完成你喜欢的 12、作品。 认 识 图 形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关于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物体的基础上教学的。 因此,课堂教学中,通过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内容,创设学生喜欢的情境,组织生动活泼的活动,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感知和体验。 接着通过分一分、说一说、看一看、摸一摸、推一推、找一找、玩一玩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操作感知、汇报交流。 活动中让学生眼、手、脑、口等多种感官参与,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整个课堂教学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A 类找一找形状是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的物品,并与同伴说一说。 (考查知识点:在分类、观 15、体木块的口袋)你们想知道它们是谁吗 ?请大家将它们一个一个地从袋子里请出来。 (2)指名上台摸一摸,并说说摸出的是什么物体。 请每个小组组长拿出袋子,每个同学都来摸一摸,可以先摸出物体,再说出名称, 也可以先说出名称,再摸出物体。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摸和说名称 ,加深对已学过的几何形体的认识,也为接下来的活动打好基础。 2. 开展“分一分”活动。 (1)每组学生准备各种形体的实物若干个。 要把这些物体分成几类,可以怎样分? 学生先在小组里讨论一下,然后动手分一分。 (2)学生交流各组的分法。 学生可能会出现两种分法。 分法一:分成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四类。 分法二:把长方体和正方体看成一类,把圆柱和球看成一 16、类。 (3)集体交流 :你是怎样分的 ?为什么这样分 ?3. 开展“我说你做”活动。 (1)老师先请一个同学和老师做一下示范,两人一组背对背坐着, 不能互相看。 我说:“先放两个圆柱,再在两个圆柱上面放一个长方体,最后在长方体上面放一个正方体,你的球能从下面通过吗?”这时两人互相看看各自做的是否一样。 (2)小组开展 “我说你做”活动。 4. 开展“小小设计师”活动。 (1)下面请大家当“小小设计师 ”。 每个组的同学先集体讨论 ,然后大家动手, 用带来的材料搭成自己喜欢的、有趣的作品,如机器人(贴机器人图片) 、动物、交通工具、房子等。 比一比哪个组搭的东西既有趣又好看。 (2)小组开展 “小小设计师” 活动。 (3)各组介绍作品,组与组互相评比,教师表扬鼓励。 设计意图:开展“ 小小设计师”活动,引导学生根据几何形体的特征,合理利用材料,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和想象力。 小组集体讨论、拼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 介绍作品、互相评比,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评 价能力。 5. 开展“数一数”活动。 (1)活动导入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