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选修一历史 第7章《俄国农奴制改革》章末检测(含答案)内容摘要:

2、现实主义画家列宾的力作,它反映出当时的俄国()A水上交通运输发达B沙皇重视发展国内交通C工业革命还未展开D交通运输水平十分落后答案9 世纪的英法等国已广泛使用汽船,俄国仍靠纤夫拉帆船,这说明俄国的交通运输十分落后。 319 世纪 50 年代,俄国的生铁产量仅为英国生铁产量的 1/15。 同期英国铁路长达 千米,而俄国只有 1500 千米。 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源在于()A俄国经济发展水平落后 B俄国国内市场狭窄C农奴制阻碍俄国的发展 D英国压制俄国发展答案9 世纪中期,俄国盛行农奴制。 在农奴制度下,农民被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没有人身自由,因而无法满足工业对大量自由劳动力的需求,农民也无力购买工业品,严重 4、欧资本主义列强与沙皇俄国之间在土耳其问题上的矛盾尖锐化的结果, 是落后的封建农奴制的俄国同工业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英法之间的战争。 6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司法制度后,农民奥古斯都与邻居发生纠纷,如果他以此上诉至地方法院,聪明的你判断一下,根据当时的司法改革可能将()A实行公开审判 B可以请律师C按等级进行审理 D可由陪审团陪审答案历山大二世在司法制度方面虽然进行了废除等级审判,实行公开审判等改革,但广大农村地区仍按旧制度审理案件,题干中提到的是农民的诉讼案件,所以选 C 项。 71861 年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在农民与地主缔结赎地契约前,农民对地主应履行“临时义务” ,在这之前不能真正享受法令中规 6、案862 年一年内,俄国共有 400 处领地发生了严重的农民暴动。 这些暴动的发生说明()A农奴制度的残余仍大量存在B农奴制改革并没有满足农民的要求C沙皇专制统治仍然十分残暴D沙皇专制已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答案答本题,要注意分析当时农民暴动的主要原因。 1861 年农奴制改革, “解放”法令与农民的要求相差甚远。 当农民发现上当的时候,他们用更大规模的暴动来回答沙皇的“解放”。 10 “二一九法令”的颁布促进了俄国历史的进步,主要是因为该法令()A否定了沙皇专制制度B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C平息了农民的反抗斗争D对农民进行了残酷的掠夺答案放农奴,使俄国获得了资本主义发展所必要的劳动力、资金和市场, 8、大的历史意义,它()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推动了俄国政治近代化的发展使俄国迅速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强国平息了俄国国内日趋尖锐的社会矛盾A BC D答案861 年改革虽然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但由于俄国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残余,俄国社会经济的总体发展水平仍落后于西欧国家。 改革后,俄国旧的矛盾没有彻底解决,新的社会矛盾又不断出现。 因此,的叙述不正确。 二、非选择题(第 13 题 16 分,第 14 题 18 分,第 15 题 18 分,共 52 分)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致西伯利亚的囚徒的诗文:“你们悲惨的工作和思想的崇高意向,决不会那样消亡沉重的枷锁会掉下, 9、阴暗的牢狱会覆亡,自由会愉快地在门口迎接你们,弟兄们会把利剑送到你们手上。 ”材料二当时,人们对改革有各种各样的方案,在主要农业地区,地主不愿解放农奴,更不愿意把土地分给农奴,还希望增加土地和加强对农奴的控制;在工商业比较发达的地区,人们需要自由劳动力,希望通过解放农奴得到赎金投资工业;在草原地区,地广人稀,劳动力缺乏,地主们同意逐步分给农民土地,但需要农民服劳役。 请回答:(1)诗中反映了什么信息。 根源是什么。 (6 分)(2)据材料二分析,当时俄国的改革草案有哪几种。 他们的目的各是什么。 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比较接近哪一方案。 (10 分)答案(1)农奴燃起反抗烈焰,要求自由、反抗压迫的呼声传遍俄 11、园里听贵族宣读“二一九法令”材料二臭名昭彰的“解放” ,实际上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是对农民施行一系列的暴力和一连串的侮辱。 列宁材料三解放农奴后,民众向沙皇欢呼材料四(解放农奴)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甚至比美国历史上 1863 年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更重大。 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农奴制改革怎样的特点。 法令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6 分)(2)列宁为什么说农奴制改革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 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现象。 (6 分)(3)材料四说明了什么问题。 这次改革存在哪些不足之处。 (6 分)答案(1)反映了农奴制改革是由封建主“自上而下”进行的。 主要内容:政 13、分子的强烈愤慨。 解析第(1)问通过“贵族宣读二一九法令 ”得出 1861 年改革是由地主自上而下进行的,法令的内容要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组织三方面回答;第(2)问要立足材料二列宁对改革实质的剖析,分析材料三中图片现象所反映出来的实质问题;第(3)问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归纳。 1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据俄罗斯新闻网 2005 年 6 月 8 日报道,俄罗斯政府 6 月 7 日在莫斯科红场旁边竖立起了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首座塑像。 在揭幕仪式上,卢日科夫市长说:“今年俄罗斯人民有幸经历了本国历史上和文化界的一件大事,经过艺术家们的努力,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首座塑像终于在莫斯科落成了。 政府竖立他的塑像 14、是为了向这位曾经解放了千百万俄国农奴的勇敢改革者致敬,正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最终引领俄罗斯抛弃了落后的社会制度。 ”材料二在西方列强手下遭到的第二次失败,使中国少数有远见的知识分子再次重新考虑他们传统的准则和政策。 他们的对策是所谓的“自强”运动。 这一词语本身出自儒家经典著作,在 19 世纪 60 年代,用来指通过移植西方的机械制造来保护中国文明。 在这一点上,中国的领导者这时已准备超越纯军事范畴,广泛地将铁路、轮船航运、机械工厂和应用科学包括在内。 用当时一位改革者的话来说:“中国应获得西方在武器和机械方面的优势,但仍保持中国的儒家道德至尊地位。 ”这一“自强”运动(指洋务运动)注定要失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