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化学 1.3《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同步练习(含答案)内容摘要:

1、最新海量高中、 )以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 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列仪器的放 置方法正确的是 ( ) ) 量筒放好后,俯视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 20 出部分液体后,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 5 该同学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 )5 5 5 酶制剂制成的。 某自然科学兴趣小组对某种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与水温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每次实验所选的衣料、奶渍的量、洗衣粉的用量和用水量均相同,测得这种加酶洗衣粉在不同水温条件下除去衣服上奶渍所需的时间,实验结果如表所示:水温 30 40 50 60 70 80 除去奶渍所需时间28 秒 12 秒 6 秒 3、砝码。 请用“”和“”在下表中表示你的称量过程,并在图中用“”表示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若烧杯的实际质量为 36.8 g)。 砝码(g) 50 20 20 10 东同学按以下步骤进行了实验:将一定量吸干水的新鲜豆芽分别装入 1 只塑料袋和 1 只大口塑料瓶中;在塑料袋口连接上导管和橡皮管,扎紧塑料袋口,并用夹子夹紧橡皮管,将大口塑料瓶的盖子拧紧,不使外界空气进入;在黑暗处放置 12 小时。 请回答:(1)在黑暗处放置 12 小时后,用温度计测量豆芽的温度,结果高于周围环境的温度,这个现象说明了_。 (2)在黑暗处放置 12 小时后,打开大口塑料瓶的瓶盖,将点燃的蜡烛放人瓶内。 预计应出现的实验现象是_, 6、结果,你认为给物质加热时应该用酒精灯哪一层火焰。 为什么。 (2)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至少答出三点)(3)在加热时,操作不当常常引起试管炸裂,请和其他同学交流总结可能的原因。 参考答案1 答案:题结合基本实验操作示意图,考查对基本实验操作的掌握。 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 一盏酒精灯;托盘天平的量程为 0.1 g,无法称量准确至 g;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1/3,试管夹应夹在离试管口 1/3 处,试管要倾斜至与桌面成 45角,管口不准对着有人的地方,要先预热再集中加热;量取 升的药品,不能使用 100 毫升量筒,因为会产生太大误差。 2 答案:过程是用来证明人 8、最短,效果最好。 7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常见仪器的识别及应用,在平时的学习中应加强这方面的练习,以达到熟练应用的目的。 答案:(1)胶头滴管(或滴管) 试管刷(2)试管夹从底部(或下)往上套,夹在离管口约 1/3 处8 解析:蜡烛燃烧产生的蒸气,是石蜡蒸气。 融化的蜡烛,由焰心产生石蜡蒸气,在外焰与氧气充分接触,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蜡烛刚熄灭时,从内焰蒸发出的石蜡蒸气没有燃烧,遇冷凝结,生成白烟。 答案:白烟燃烧 并引燃蜡烛 白烟是石蜡蒸气9 解析:本题考查实验中实际问题的处理方法和方式。 正确地进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否则容易引起实验失败,甚至发生事故。 答案:(1)先把玻璃管用水湿润 9、(2)换一张滤纸,再过滤一次 (3)用干抹布擦干10 答案:据生活经验可知食盐无毒,不能张贴剧毒品的标志。 11 解析:按照加砝码时先大后小的原则,应先加 50 g 砝码,发现砝码重了,应取下 50 加上 20 g 砝码,发现轻了,必须按先大后小的原则再次加上 20 g 砝码,重了,取下 20 g 砝码,加上 10 g 砝 码,加上 5 g 砝码,再将游码拨到 1.8 g 处。 答案:砝码取用如下:砝码(g) 50 20 20 10 5取用情况 12 解析:本题是生物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实验探究题。 豆芽在黑暗处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由于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点燃的蜡烛会熄灭。 实验时要注意控制条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