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化学 4.1《燃烧与灭火》同步练习(2)(含答案)内容摘要:
3、用水灭火D档案馆的资料档案着火用泡沫灭火器灭火8根据你掌握的知识判断,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厨房中煤气泄漏,应立即打开排油烟机B酒精灯使用后,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火焰C原始森林风景区必须张贴“禁止烟火”的标志D搬运易燃物和易爆物时,要轻拿轻放,避免撞击9扬子晚报2007 年 5 月 28 日报道:辽宁一酒楼因员工操作不当引发火灾,造成严重后果当火灾发生时,下列措施不恰当的是()A隔离可燃物B有烟雾的地方要蹲下或匍匐前进C把棉被用水湿透,覆盖在可燃物上,防止火势迅速蔓延D室内失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尽量让浓烟从门窗排出10下列四种变化中有一种变化跟其他三种变化的类型不同,这种变化是()A镁带燃烧 5、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D高层住房着火,在等待救援时打开所有门窗16人们在生活和生产中为了防止事故发生,常需要采取一些安全措施下列做法不属于安全措施的是()A加油站、面粉厂附近严禁烟火B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先做灯火实验C夜晚发现煤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D严禁旅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车172006 年 12 月 17 日晚,我市淮海西路一棉花店突发大火,消防人员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水在灭火中的主要作用是()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防止燃烧产物污染空气C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D水分解出不助燃的物质18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一个可燃气体安全点燃装置,对此装置的评价和使用错误的是()A未经检验纯度的气体通过此 7、类火灾常用扑灭;文物、档案及电路火灾常用 扑灭22为防止燃气泄漏造成危险,可在家中安装报警器,当报警器接触到一定量的泄漏气体时,会发出响声有位同学家中所使用的燃料是天然气,试判断报警器安装的位置应为图(填“A”或“B”)所示,简述你的判断理由:23打灭油井大火的方法使炸药大火上方爆炸,用液态氮(1)法灭火原理;(2)法灭火原理;(3)法与法哪种灭火快,为什么。 24用所学的知识或生活常识解释下列问题(1)为什么煤炉越扇越旺,而蜡烛一扇就灭。 (2)刨木花比木块容易点燃(3)铁丝在空气中通常不能燃烧,在氧气中却能燃烧(4)小明在使用家庭管道煤气时,发现火焰颜色发黄并且锅底常常留有黑色的灰粉,请暂他分 9、出,撤到花园,等待救援因电器、电线短路引发火灾时,应先,再灭火因煤气泄漏引发火灾时,应先,再灭火请根据莉莉同学预防火灾的方案,回答下列问题:(1)请你帮助张华同学进一步完善其防火措施,你的建议是(任定一条)(2)在灭火措施中,少一条不可缺少的措施,该措施是(3)在灭火和自救措施中,有一条不够妥当,该措施是(填序号),理由是 (4)请完成灭火和自救措施和中的空白(不要填在表上的空白处); (5)在灭火过程中,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其中的道理是27冬日里的一天,某学校五楼学生寝室中一名同学违规使用电褥子,因短路引发棉被着火燃烧就此事件请你回答:(1)从物质燃烧条件上看,棉被是物(2)该同学慌忙打开房门 11、是沙子,用沙子灭火的原理是(3)乘坐汽车、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下列物品禁止携带的是(填序号,可多选,下同)A鞭炮;B瓶装饮料;C书刊杂志;D酒精(4)这次事故引发了人们对公共交通消防安全问题的讨论,下列观点合理的是A公交车上要配备消防器材;B公交车上坐椅用阻燃材料制成C对司乘人员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29请你回忆课堂上与同学们讨论的下列问题:(1)用水灭火,是灭火常用的“冷却法”请你简述“冷却法”灭火的原理;(2)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请你分析灭火的原理 ;(3)下列是教材第七单元中“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请你用序号指出“禁止带火种”的图标是:“当 14、说法错误的是()A可燃物达到着火点,即可发生爆炸B温度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就不会燃烧C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D在有易燃易爆物的工作场所,严禁穿化纤类衣服【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可燃物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1)物质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解答】解:A、可燃物达到着火点,不一定发生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的气体,放出大量的热,使产生的气体急剧膨胀,就会发生爆炸B、温度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就不会燃烧,正确C、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轮胎在阳光下暴晒发生的爆炸就是物理变化正确D、在有易燃易爆物的工作场所,严禁穿化纤类衣服,因为化纤类衣服摩擦时容易产生火花正确故选 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燃烧和爆炸等方面的内容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的气体,放出大量的热,使产生的气体急剧膨胀,就会发生爆炸3蜡烛的火焰可以用嘴吹灭的主要原因是()A吹气时,气流使蜡烛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B吹气时,气流带。(沪教版)九年级化学 4.1《燃烧与灭火》同步练习(2)(含答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