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化学 6.1《物质在水中的分散》同步练习(含答案)内容摘要:
3、00 注意)使用前发现溶液中有絮状物,瓶身破裂等均不可使用。 (贮藏)密封保存请回答:(1)该注射液里存在的粒子是_。 (2)常温下,一瓶合格的氯化钠注射液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是否会出现浑浊现象。 为什么。 9 用集合图示来表示事物类别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直观地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如下图所示:请用类似的集合图表示:(1)溶液、悬浊液、乳浊液三者之间的关系。 (2)纯净物、化合物、氧化物、单质 之间的关系。 第二课时1 下列物质溶于水后液体温度没有明显变化的是()A B浓硫酸 C D房里的下列物质在寒冷的冬天最容易结冰的是()A食醋 B蒸馏水 C酱油 D自来水3 下列有关物质的区分方法 不正确的是 7、 A 中面粉不溶于水,加入水中搅拌后得到的是悬浊液。 B 中纯碱是碳酸钠(俗称,易溶于水;C 中食 盐易溶于水; D 中白酒本身就是溶液,酒精和水可以任意比例互溶。 答案:案:析:铁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亚铁是以离子的形式分散在水中,形成的是溶液。 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生成难溶于水的碳酸钙,碳酸钙以固体小颗粒的形式分散在水中,形成的是悬浊液。 答案:案:析:溶液具有均一性,也就是各部分的性质都是相同的,因此剩余溶液的密度没有变化。 答案:117 答案:(1)硫酸铜(或氯化铁等)(2)水(或酒精等)8 解析:氯化钠溶于水后,钠离子和氯离子均匀地分散到水分子中,溶液的均一性和稳 定性决定了生理盐水不会出现 9、要注意信息,即“曾用食盐融雪,造成土壤中盐浓度过高,使路旁的树 木死亡。 ”因此不能再选择含有食盐的融雪剂,即融雪剂中不能含有氯化钠。 答案:析:右边支管的液面降低,左边升高,说明该装置中压强减小,也证明加入的物质与水混合后会降低温度,因此正确答案应为 D。 而氢氧化钠、浓硫酸、生石灰与水混合会放出大量的热,使压强增大,左边支管的液面下降。 答案:案:(1)用玻璃棒搅拌(或将食盐研碎)(2)煮沸(3)擦干后放在干燥处7 答案:析:蔗糖溶于水的过程,实际上是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因此,将蔗糖放在热水中溶解得快,是因为温度升高,蔗糖分子运动速度加快所致; 粉碎后的蔗糖放在水中,增大了蔗糖与水的接触面积,因。(沪教版)九年级化学 6.1《物质在水中的分散》同步练习(含答案)
相关推荐
3、用水灭火D档案馆的资料档案着火用泡沫灭火器灭火8根据你掌握的知识判断,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厨房中煤气泄漏,应立即打开排油烟机B酒精灯使用后,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火焰C原始森林风景区必须张贴“禁止烟火”的标志D搬运易燃物和易爆物时,要轻拿轻放,避免撞击9扬子晚报2007 年 5 月 28 日报道:辽宁一酒楼因员工操作不当引发火灾,造成严重后果当火灾发生时
2、二是铝粉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国体氧化铝。 他准确称量了反应前后容器及所盛物质的质量,发现反应前后质量都发生了变化。 请填空:(1)铝粉燃烧生成氧化铝的质量比参加反应铝粉的质量_(选填“大” “小”或“不变”)。 (2)你认为这两个反应是 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_(选填“是”或“否”)。 (3)请写出氧化汞受热 分解的文字表达式:_。 5在天平两端各放等质量的两个锥形瓶(瓶口各套一个气球
“呜呼” 作为标志。 ,而是把难以抑制的悲哀融于家常琐事之中,尝试分析这种抒情特点。 作者感情的抒发是波浪式的。 ( 1)作者沉痛之情积蓄已久,所以一提起笔感情便禁不住喷涌出来。 少年孤苦,而如今自己的童年伙伴 ——侄儿也离开人世,诸多的不幸怎么能够不引发作者的悲痛。 于是作者首次抒情。 ( 2) 回忆自己同侄儿的三会三别之中。 ( 3)叔侄二人已经变成永别,所以悲情再起。 侄儿的死
收藏家有热爱艺术而产生幸福感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明确: 使他产生幸福感的藏画在现实当中早已散失无存,造成心理现实和客观现实的极大的反差。 关于主题 谁使他遭遇了这些不幸。 请简要分析。 明确: “他从 1994年以来,没有再寄来过订货单” “德国通货膨胀时期的一个插曲” 社会时代背景: 从艺术古玩商口中知道“钞票的价值像逸出的煤气似的,转眼化为乌有”;暴发户借机大肆掠夺着民间的珍藏
物的音容笑貌展现在读者眼前。 作 业 仔细研读老收藏家在鉴赏名画时的细节描写,分析老收藏家的性格内涵。 探究本文作者到底想说些什么。 分析本文语言特色。 人物分析 小说的主要悬念在全文的中间部分就已经被解除,而真正的高潮却在悬念解除之后才到来,小说最震撼人心的地方在哪里。 —— 老收藏家赏玩名画的情节 那么,文中在赏画这一情节对于老收藏家有哪些描写。 27段:“一把抓住”、“按”; 28段
动词,立王,称王) 5.固定短语 • ⑴ 所以 • ① 观夫高祖之 所以 胜,而项籍之 所以 败者 • ② 观其 所以 微见其意者 • ⑵以为 • ① 以为 子房才有余 /太史公疑子房 以为 魁梧奇伟 • ② 以为 鬼物,亦已过矣 • “所”是特殊指示代词,作介词“以”的前置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手段、方式、工具或产 生的原因。 由于介词“以”具有表原因、凭借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