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化学 2.2《奇妙的二氧化碳》同步练习(含答案)内容摘要:

1、最新海量高中、 ) 8 小时,然后选择其中的一片绿叶进行研究。 先剪断叶片的主叶脉(如下图所示) ,再将绿色植株放在阳光下照射 2 到 4 小时,发现 K 处不能正常制造淀粉,其中原因是 K 处叶片缺少( ) )都是气体 都可用于灭火 都是氧化物 都易溶于水 通常状况下密度比空气大A. B. C. D. ) )氧化碳水溶液)强设计了如下图的实验进行探究,以下关于此实验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最新海量高中、 )气瓶、酒精灯 口瓶、集气瓶、口瓶、集气瓶 试管、集气瓶、化的是( )常温下易升华,下图是干冰升华时的情景,根据图中信息,从“物质性质 物质用途”这一角度分析干冰具有的性质和用途。 (1)干 3、物理性质有关的实验是( )最新海量高中、道,中国科学院最近组织了地质、测绘、水文、大气、环保等综合科考队,对喜马拉雅山脉的珠峰地区进行了科学考察。 (1) 5 月 22 日上午 11 时,首批科考队员登上珠峰峰顶,第二批队员在海拔 8 300 米的突击营地,后勤人员在海拔 5 200 米的大本营。 此时这三地中气温最高的是在_。 (2)科学家认为:“喜马拉雅山脉地区曾经是海洋,后来 由于地壳的不断运动,欧亚板块挤压而隆起形成山脉。 ”下列证据支持这种说法的是_。 螺、海藻等水生生物化石(3)科考队通过对珠峰地区的冰川考察分析认为:珠峰所在喜马拉雅山脉的冰川消融速度在加快。 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中过 5、主脉不能为 K 处提供水分,而水和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3 答案:气和二氧化碳是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的两种气体。 该题通过比较的方法考查了学生对两种气体重要性的掌握程度,同时考查了应用比较方法学习知识的能力。 解此题的关键是要十分清楚两种气体的性质,将它们一一作比较,得出异同点,获得答案。 4 答案: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5 答案:案材料珍贵,用二氧化碳灭火后汽化不会损坏材料;A 正确;镁等活泼金属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所以活泼金属发生火灾用二氧化碳灭火无效,B 正确;碳酸有利于中和碱性土壤,挥发出的二氧化碳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C 错误;喝进碳酸水后二氧化碳逸出,带走了 8、液变红色,实验现象充分说明鸡蛋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同时也说明紫色花中含有石蕊。 答案:(1)鸡蛋壳逐渐溶解,有大量气泡产生,鸡蛋壳浮在溶液的上面(2)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石蕊12 探究:方案一:如下图所示,取两个完全相同的塑料瓶,瓶口加塞子,插入玻 璃管(红墨水封在管中) ,其中一个瓶为空气,另一瓶中充入高浓度二氧化碳,同时放在阳光中照射,一段时间后,盛高浓度二氧化碳瓶中的红墨水比另一瓶上升得快,表明其温度升高快,气体受热膨胀。 证明二氧化碳对太阳光热量吸收率比空气高。 方案二:如下图所示的两个瓶共用一根玻璃管,玻璃管中有一滴水滴(红墨水) ,在阳光下照射,观察水滴移动情况。 水滴向左移动。 10、洁能源15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生成的碳酸使石蕊试液变红。 答案:(1)B 同学的实验探究方案合理(2)B 同学进行了多个对比实验。 通过观察小花颜色的变化,可以说明紫色石蕊变红不是水作用的结果,也不是二氧化碳作用的结果,而是酸作用的结果,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一定生成了具有酸性的物质16 解析:盐酸可与大理石反应,因此刻蚀的化学原理应为H 2O,在实际操作中应先用不与酸反应的物质写好“热爱祖国” 或将“热爱祖国”之外的大理石板用不与酸反应的物质保护好,再均匀倒上稀盐酸,反应一段时间后,用水冲洗石板即可。 答案:+H 2O先在大理石上用石蜡写上“热爱祖国”四个字,接着在大理石板上均匀地倒上稀盐酸,待反应一段时间后,用水冲洗石板,再将石蜡刮去。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