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化学 4.1《燃烧与灭火》同步练习(1)(含答案)内容摘要:
3、油10一场大火往往由一个小小的烟头引起烟头在火灾发生中所起的作用是()A提供可燃物 B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C提供氧气 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11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我们选用细铁丝并卷成螺旋状,这是为了()A铁丝不易燃烧 B散热快C温度达到着火点 D使铁丝和氧气充分接触12在空气中发生的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的相同点是()A都属于氧化反应 B都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C反应都很剧烈 D都产生大量的热量13下列有关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A可燃物燃烧时,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或与氧气接触B所有的燃烧反应都属于化合反应C只要是不能燃烧和不能支持燃烧的气体都可以灭火D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 5、的陈规陋习焚烧麦秸秆可能导致的后果有:引发火灾能见度降低,引起交通事故诱发呼吸道疾病造成部分肥力损失等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17如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研究燃烧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此组实验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B图 1 中水下白磷未燃烧是由于没有与氧气接触C图 1 实验不能比较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高低D若将图 2 中白磷换成红磷,也能观察到燃烧现象18燃烧固体燃料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从燃烧的条件看,燃料架空的实质是()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D火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如图是一种普通电子打火机的示意图据图回答:最新海量高中、初中 8、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2)另一同学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以下实验事实: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填序号,下同);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3)“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要求实验室的“三废”排放降低到最低程度并能得到妥善处理,实验室的安全性和环境质量得到提升,师生的绿色化学和环保意识得到强化图甲与图乙所示实验相比,(选填“甲”或“乙”)更体现了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25科学地利用和控制燃烧非常重要同种 12、的现象一定是燃烧B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C温度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就不会发生燃烧D燃烧一定有发光、发热的现象【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燃烧是指剧烈地发光、放热的化学反应;物理变化中也有发光、放热现象,例如电灯通电时发光、放热;燃烧的条件是:物质具有可燃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解答】解:A、有发光、发热的现象不一定是燃烧,例如电灯通电时的发光、放热就不属于燃烧错误B、根据燃烧的概念可知,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正确C、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必须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如果温度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就不会发生燃烧正确D、根据燃烧的概念可知, 14、碳黑等物质,正确B、含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而污染环境,正确C、相同质量的碳完全燃烧比不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多,故选项不正确D、让日常生活中燃料能完全燃烧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都有着积极的意义,正确故选 C【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的区别,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3通常所说的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A只要有充足的氧气B只要是可燃物C只要可燃物达到一定的温度D可燃物达到一定的温度并有充足的氧气【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根据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解答本题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 氧气或空气 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解答】解:根据燃烧的条件: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 氧气或空气 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A、只有充足的氧气,物质是不会燃烧的,故 A 错误;B、只是可燃物,而不具备物质燃烧的其余两个条件,物质是不会燃烧的,故 B 错误;C、只有可燃物达到一定的温度这一个条件,物质是不会燃烧的,故 C 错误;D、可燃物达到一定的温度并有充足的氧气,满足了物质燃烧的三个条件,物质能够燃烧,故正确故选 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并将。(沪教版)九年级化学 4.1《燃烧与灭火》同步练习(1)(含答案)
相关推荐
4、_应用 螺旋、楼梯、盘山公路等方向盘、水龙头、扳手【提示】轮轴不一定是省力机械,们需要的,必须要做的功叫做有用功,用 W 有 表示额外功 我们在做有用功的同时,我们还不得不做的功叫做额外功,用 W 额表示三种功总功 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是总共做的功叫做总功,用 W 理学中,将_跟_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用_表示表达式 =W 有 /W 总机械效率是一个比值,通常用百分数表示,由于有用功总_总功
驱鱼,为丛驱 爵 虽 欲无 王 • 办法 • 就 • 介词,为、替 • 如此,这样 • 接近、靠近 • 原野 • 通“雀” • 即使 • 名做动,成就王业 苟为不 畜 ,终身不得。 其何能 淑 ,载 胥 及溺。 • 即“蓄”,积蓄 • 善 皆,都 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 他们想要的,就给他们积聚起来;他们厌恶的,不加给他们,如此罢了。
1、最新海量高中、 ) 8 小时,然后选择其中的一片绿叶进行研究。 先剪断叶片的主叶脉(如下图所示) ,再将绿色植株放在阳光下照射 2 到 4 小时,发现 K 处不能正常制造淀粉,其中原因是 K 处叶片缺少( ) )都是气体 都可用于灭火 都是氧化物 都易溶于水 通常状况下密度比空气大A. B. C. D. ) )氧化碳水溶液)强设计了如下图的实验进行探究,以下关于此实验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1、最新海量高中、”表示氢原子,用“ ”表示氧原子,则水分子的模型可表示为( )A. B. C.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这首歌唱出了茉莉花的美丽、芳香。 在茉莉花的附近就能闻到花香,说明了( ) 其原子核中质子数为 2、中子数为 1,下列关于氦(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2,下列关于 R 原子和 R 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几年后发现铅中有金,红对它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2、会的可持续发展。 下列有关酸、碱、盐的生产或应用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A将草木灰(含 氯化铵混合施用B纯碱既可从内陆盐湖提取, 又可用“侯氏联合制碱法”生产C用石灰乳与硫酸铜溶液混合配制防治植物病害的波尔多液D汽车或电动车的蓄电池中用到的硫酸溶液是由浓硫酸稀释而成的4我国粮食储备充足,市场价格稳定。 化肥为保持粮食丰产起到了重要作用。 常用化肥有:尿素H 2)2、氯化钾( 硝酸铵(磷矿粉(等
2、精细化工产品,工业制备的反应为=2O。 现以 125 t 石英沙(质量分数为 96)为原料,与足量的液反应。 试计算:(1)125 t 石英沙中 2)理论上得到硅酸钠的质量。 5未成年人和老年人是需要补钙的主要人群,目前市面上有许多补钙的钙片出售,图432 是某品牌高钙片的部分说明,某课外兴趣小组欲检验说明的真伪,进行了如下的实验:高钙片【主要原料】碳酸钙、维生素 D【功效成分】每片含: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