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12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章末测试卷(含答案)内容摘要:

2、,故 A 错、波在 吸热,固态海波升温,故 B 错;海波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用时为 8 D B)温度不断升高解析: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不同晶体的熔点(凝固点)是不同的,确的是(D) 最新海量高中、 温计的示数是 38 ,它的分度值是 A)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只发生在液体表面的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才会发生即达到沸点,约用水意义重大,下面的节水方法中,不可行的是(C)衣、冲厕的过程中,失”,此过程中冰块发生的物态变化是(B)块“消失”,是从固态变化为液态,发生的物态变化是熔化,故 B 雨来临前,沉闷的天气常使墙面或地面变得很潮湿,A)里 3、冒出“白气”饭时,锅里冒出“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由气态变为液态,属于液化现象,故 A 项符合题意;冬天地面上的水结成了冰,是由液态变为固态,属于凝固现象,故 B 项不符合题意;洒在地面上的水变干了,属于汽化现象,故 C 项不符合题意;放在衣柜里的樟脑片变小了,是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属于升华现象,故 D (非选择题,共 68 分)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20 分)00 开始熔化,直到 250 还未熔化完,则这种物质一定是非晶体(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解析:由题意可知,该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在升高,并不是在一定的温度下熔化,究水的沸腾特点”的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 6、气泡的情况如图 2 所示,图中甲(选填“甲”或“乙”)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3)如图 3 中 a、b 是两个实验小组分别绘制的沸腾图像,由图像可知实验中他们所用水的质量不同. (4)实验中为了减少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所用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减少水的质量(写出一种即可). 解析:(1)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 100 ,酒精的沸点是78 ,水银的沸点是 357 ,水银的沸点高于沸水的温度,所以测沸水的温度要选水银温度计.(2)在水沸腾时,整杯水的温度都等于水的沸点,而由于水底部的压强较大,汽化产生的气泡体积较小,越向上水的压强越小,气泡的体积也越来越大.(3)由图 3 可以看出,在同样加热 7、的情况下,b 的升温较慢,其原因应该是水的质量多于 a 的缘故;(4)给水开始加热到水沸腾需要的时间比较长,可能是水太多,可能是水的初温太低;当水质量适量,水的初温不低时,以减少水的质量,究甲乙两种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解答下列问题:时间/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甲的温度/ 70 72 74 76 78 67 78 78 81 84 87 乙的温度/ 70 71 73 74 76 77 79 82 84 86 89(1)该组同学在某一次观察中记录明显错误的数据是67; (2)在甲和乙这两种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