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苏教版语文选修后赤壁赋2内容摘要:

去,予亦就睡。 梦一道士,羽衣翩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 “赤壁之游乐乎。 ” 问其姓名,俛而不答。 “ 呜呼。 噫嘻。 我知之矣。 畴昔 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 ” 道士 顾 笑,予亦惊悟。 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过了一会儿 从前、以前 回头 同 寤, 惊醒 17 • 夜 逢 孤 鹤 • 梦 会 道 士 18 合作探究 文中的孤鹤和道士有什么内在联系。 传达的诗人的情感是什么。 19 在我国传统意象里,鹤带有 高贵、幽雅 , 超凡脱俗,仙风道骨 的特征,是 超然物外 、随缘任化的道家精神的象征。 鹤的意象含义是什么。 20 鹤和道士的形象是联结的,分不清是鹤化为道士还是道士化鹤,正如庄周梦蝶,分不清是庄周化为蝴蝶还是梦蝶。 孤鹤、道士是作者内心渴望的一种反映,而这种超然物外的精神又反过来化解了作者内心的悲与恐。 所以, 孤鹤、道士与作者虽三而一。 企望超脱尘世,又有“人生如梦”的空幻感。 21 小结 后赤壁赋,全篇着重苏轼自身情感的转换: 由景而乐 乐而再游赤壁 又因景物而生悲恐 之后又归于随遇而安淡泊 借夜逢 孤鹤 和梦会道士表达超脱尘世的态度及 “ 人生如梦 ” 的空幻感。 22 前赤壁(秋景) 后赤壁(冬景) 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特点:宁静清幽) (特点:险峻、冷清、深幽) 时隔三月,初冬的赤壁又有怎样的变化呢。 作者为什么会发出 “ 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 ” 的感叹。 23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4 一、语气助词。 1)表示 疑问 或 反问 语气。 可译为“吗”“呢”。 例如: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2)表示 揣测 语气。 译为 “吧” 例如:愚人之所以为愚,皆出于此乎。 3)表示 感叹 语气。 “啊”“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