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苏教版语文选修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1内容摘要: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答案】 这几章都突出了读诗的意义。 孔子教伯鱼,不学诗,无以言。 换言之,学诗,就可以有比较好的能力来修饰言辞。 在孔子时代,诸侯国之间交往,多采用赋诗见意的方法,如果不学诗就不能掌握讲话的艺术,难以承担社会交往尤其是外交的使命。 孔子是从维护 “ 礼 ” 的目的出发,来教育学生和自己的儿子的。 孔子还充分肯定了诗歌的社会作用,认为读诗具有 “ 兴 ” 、 “ 观 ” 、 “ 群 ” 、 “ 怨 ” 的效果;如果把它读通了,运用得当,就能侍奉长上,为官从政。 《周南》、《召南》这样的诗篇包含着夫妇之道,是君子齐家之本和修养的基础。 所以,孔子教 育伯鱼要学习《诗经》中的重要篇目,否则只能面壁而立,不仅视线被挡住,看不见东西,而且寸步难行。 3 .第 13 、 25 章中,孔子认为 “ 礼 ” 有什么特点。 “ 礼 ”和 “ 仁 ” 有什么关系。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答案】 “ 礼 ” 如同花朵,也需先有白绢 ( 心理情感 )做底子才能画出。 “ 礼 ” 是内在情感的体现,仁内礼外,从而仁先礼后,总之,内心情感 ( 仁 ) 是外在体制 ( 礼 ) 的基础。 孔子又说过: “ 人而不仁,如礼何。 人而不仁,如乐何。 ” 也是强调外在形式的礼乐,都应 以内在的心理情感为真正的依凭,否则只是空壳和仪表而已。 阅读课文 23 ~ 25 ,完成后面的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乃.重修岳阳楼刿曰: “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 乃.入见 B. 终身 其.行斯言乎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C. 欲 以.代吴汉为大司马但 以.刘日薄西山 D. 女为《周南》、《召南》矣 乎.其闻道也固先 乎.吾 【解析】 A 项,均为连词,于是,就。 B 项,第一个“ 其 ” 可译为 “ 这样 ” ,表示强调语气;第二个译为代词,“ 他 ”。 C 项,第一个是介词, “ 用 ” ;第二个是连词, “ 因为 ”。 D 项,第一个是语气助词, “ 吗 ” ;第二个是介词,“ 此 ”。 【答案】 A 名师讲坛 常见文言虚词词义推断法 ( 一 ) 掌握常见的文言虚词是阅读浅易文言文的基础。 推断文言虚词的 用法题在高考中经常出现,这也说明:推断文言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和意义,是我们必须具备的能力。 这就要求我们在朗读并背诵一定数量的文言文来形成语感的基础上,识记其基本用法来形成知识系统,在具体的做题过程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