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化学选修 五 1.1.3《同系物、烷烃的命名》学案(2)内容摘要:

1、第 3 课时同系物烷烃的命名学习目标定位能根据该命名法对简单的烷烃进行命名。 1下列有机物中(1)属于烷烃的是_,名称为_;(2)属于烯烃的是_,属于炔烃的是_;(3)属于芳香烃的是_,属于苯的同系物的是_ ;(4)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 答案(1)异丁烷(2) (3) (4)2烷烃习惯命名法(1)根据烷烃分子里所含碳原子数目来命名,碳原子数加“ 烷”字,就是简单的烷烃的命名。 (2)碳原子数在十以内的,从一到十依次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来表示;碳原子数在十以上的用汉字数字表示;当碳原子数相同时,在(碳原子数) 烷名前面加正、异、新等。 (3)分子式为 烷烃的同分异构体有 3 种, 2、写出它们的名称和结构简式。 正戊烷 4)含碳原子数较多,结构复杂的烷烃采用系统命名法。 3烃基(1)烃分子失去一个氢原子所剩余的原子团叫烃基。 烃基中的短线表示 一个电子,烃基是电中性的,不能独立存在。 (2)甲烷失去一个 H,得到,叫甲基; 乙基。 像这样由烷烃失去一个 氢原子剩余的原子团叫烷基,烷基的组成通式为。 (3)丙烷分子失去一个氢原子后的烃基的结构简式是探究点一同系物1观察比较下列各组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特点,回答问题。 (1)H 3H 3)=H 2=H 3=)组各物质碳碳之间均以单键相连,分子组成依次相差一个 子团。 第(2)组各物质均含碳碳双键,分子组成依次相差一个 子团。 第(3)组各物质均含一 3、个苯环,分子组成依次相差一个 子团。 2有机化学中将分子结构相似,组成上彼此相差一个 其整数倍的一系列有机化合物称为同系列,同系列中的各化合物互称同系物。 3同系物的组成可用通式表示,如烷烃的通式为 (n1) ,含一个双键的烯烃的通式为 n2),含一个叁键的炔烃的通式为 (n2),苯的同系物的通式为 (n6)。 归纳总结分子结构相似,组成相差一个 系物有共同的通式,但是通式相同的有机化合物不一定互为同系物。 如: 与=式均为 n2)。 活学活用1下列各组物质属于同系列的是()答案系列的要求有两条:结构相似,要有相同种类和相同数目的官能团,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原子团。 A 中虽然都有醇羟基,但是 4、羟基数目不相同;B 中两种物质官能团不相同;D 中官能团的数目不相同;只有 C 同时满足同系列的两个条件。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两个相邻同系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 14B同系物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C官能团种类和数目相同而相对分子质量相差 14n(n 为正整数)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D各种烷烃的物理性质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递增而无规律的变化答案个相邻的同系物之间相差一个 以相对分子质量相差 14;同系物由于结构相似,所以决定了化学性质也相似;官能团的种类和数目相同,说明结构是相似的,而相对分子质量相差 14n,说明分子相差若干个 以 C 是正确的。 探究点二烷烃的命名1分析下列烷烃的分子结构与其名称的 5、对应关系,并填空:2总结烷烃系统命名法的步骤(1)选主链,称某烷。 选定分子中最长的碳链为主链,按主链中碳原子数目称作 “某烷”。 (2)编序号,定支链。 选主链中离支链最近的一端开始编号;当两个相同支链离两端主链相同时,从离第三个支链最近的一端开始编号,等近时按支链最简。 (3)取代基写在前,注位置,短线连。 先写取代基编号,再写取代基 名称。 (4)不同基团,由简到繁,相同合并。 简单在前、复杂在后、相同合并,最后写主链名称。 例如:3甲基4 乙基己烷归纳总结(1)系统命名法书写顺序的规律阿拉伯数字(用“, ”隔开)(汉字数字)支链名称、主链名称 (取代基位置) (取代基总数,若只有一个,则不用写)(2 6、)烷烃命名的原则最长:含碳原子数最多的碳链作主链。 最近:离支链最近的一端开始编号。 最简:若有两个不同支链且分别处于主链两端同等距离,则从简单的一端开始编号。 最小:取代基编号位次之和最小。 活学活用3有机物正确的命名是()A3,4,4三甲基己烷 B3,3,4三甲基己烷C3,3二甲基4乙基戊烷 D2,3,3三甲基己烷答案题容易误选 A 或 C,即编号位置错误或没有选取最长碳链为主链。 4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烷烃答案(1)2 甲基丁烷 (2)2,4二甲基己烷(3)2,5二甲基 3乙基己烷(4)3,5二甲基庚烷解析烷烃命名必须按照三条原则进行:(1)选最长的碳链为主链,当最长的碳链不止一条时,应选取支链多 7、的为主链。 (2)给主链编号时,应从距离取代基最近的一端开始编号,若两端距离取代基一样近,应从使全部取代基序号之和最小的一端来编号。 (3)命名要规范。 1同系物因为结构相似,因此化学性质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同系物的判断依据:结构相似。 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若干个 子团。 互为同系物的化合物有共同的通式。 但通式相同的化合物不一定互为同系物。 2烷烃命名时选好主链是命名的最关键的一步,然后是编序号,最近、最简、最小是编序号时遵循的三条原则。 同时书写要注意规范,数字与汉字之间用“”隔开,数字之间用“, ”隔开。 1有机物 的主链上有几个碳原子()A5 B6 C7 D8答案据结构简式可以看出最长碳链含有 6 个碳原子 8、。 2下列物质命名为“2甲基丁烷 ”的是( )答案 的名称为 2,2二甲基丁烷;B 的名称是 2甲基丙烷; D 的名称是 2,2二甲基丙烷。 3下列属于系统命名法的是()A正丁烷 B2,2二甲基丁烷C新戊烷 D异戊烷答案、C、D 三项中都是习惯命名法。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化学性质相似的有机物是同系物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几个 子团的有机物是同系物若烃中碳、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它们必定是同系物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两种有机物的物理性质有差别,但化学性质必定相似A B只有C只有 D只有答案为同系物的有机化合物具有相同的通式,也具有相似的分子结构,因此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化学性质相似的有机物不都是同系物 9、。 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两种有机物化学性质不一定完全相同。 5下列有机物的命名可能有错误,找出命名错误的有机物,并用系统命名法予以正确命名。 (1)2甲基 3乙基丁烷() ,正确命名: _;(2)2,4,4三甲基 3乙基戊烷( ) ,正确命名:_。 答案(1)2,3二甲基戊烷(2)2,2,4 三甲基 3乙基戊烷解析有机物的命名必须保证“主链最长,支链最多,编号和最小,先简后繁”的原则。 (1)的错误是未选对主链;(2)的错误是未使支链位置的编号和最小。 基础过关一、同系物的概念及判断1下列各组物质,一定互为同系物的是()A符合同一通式的物质B含有相同官能团的物质C相对分子质量相差 14 或者 14 的整倍数的 10、物质D通式为 ,且 C 原子数不相等的物质答案有相同通式的物质,其结构不一定相同,如 表示单烯烃和环烷烃,所以“同系物有相同的通式”这一说法是正确的,反之则是错误的,故 A 错;含有相同的官能团,但官能团的数目不一定相等,如乙二醇和丙三醇、甲酸和乙二酸,因其通式不同,不是同系物,故 B 错;同系物之间相差一个或 n 个 们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 14或 14n;反之,相差 14 或者 14n 则不一定相差 1 个或 n 个 们的分子相差 1 个氧和 2 个氢原子,相对分子质量差值恰好等于 14,但不是同系物,故 C 也是错的;通式为 的物质一定为烷烃,又因 C 原子数不相等,二者在分子组成上一定相 11、差一个或若干个 定互为同系物。 2下列各组物质不属于同系物的是()A1丙醇和 2丁醇 B乙二醇和丙三醇C乙醇和 2丁醇 D乙二醇和 1,3丙二醇答案系物必须要符合三个条件,即:结构相似,符合同一个通式,有 二醇和丙三醇由于不符合同一个通式,所以不是同系物,答案是 B。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只有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称为烃B烯烃中的碳碳双键为烯烃的官能团C甲醛和丙醛互为同系物D乙醇和乙二醇互为同系物答案据烷烃结构确定正确名称4有机物(名称是( )A3甲基戊烷 B2甲基戊烷C2乙基戊烷 D3 乙基丁烷答案该物质的结构简式变形为。 5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A3,3二甲基丁烷 B3甲 12、基2乙基戊烷C4,5二甲基己烷 D2,3二甲基丁烷答案据所给名称写出相应的碳链,然后看命名是否正确。 A 项写出碳链骨架是(H 省略),应从离支链近的一端命名,名称为 2,2二甲基丁烷,故 A 项错误;B 项写出碳链骨架是 ,主链上应有 6 个碳原子,名称为 3,4二甲基己烷,B 项错误;C 项写出碳链骨架是 ,名称为 2,3二甲基己烷。 6某烷烃的一个分子里含有 9 个碳原子,其一氯代物只有两种,该烷烃的名称是()A正壬烷 B2,6二甲基庚烷C2,2,4,4四甲基戊烷 D 2,3,4三甲基己烷答案题给条件可知,该烷烃分子中只能有两类氢原子,这样其一氯代物才只有两种,而其中一定会有结构,所以可得它 13、们处于对称位置,从而可写出其结构简式:。 该分子中只有两种氢原子,一种是处于对称位置的 一种是,即其一氯代物只有两种,然后再给该有机物命名,可得该烷烃的名称为2,2,4,4四甲基戊烷。 7按系统命名法命名时, 的主链碳原子数是()A5 B6 C7 D8答案化合物改写为,可以找出最长碳链上有 8 个碳原子。 三、由烷烃的名称确定其结构8在系统命名法中下列碳原子主链名称是丁烷的是()A()2)2D()39已知下列两个结构简式:,两式中均有短线“” ,这两条短线所表示的意义是()A都表示一对共用电子对B都表示一个共价单键C前者表示一对共用电子对,后者表示一个未成对电子D前者表示分子内只有一个共价单键,后者表示该基团内无共价单键答案H 3表示一对共用电子,而中的短线仅表示 1 个电子,所以 A、B 错误,C 正确;H 3中均含有 C。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