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第3专题雨霖铃1内容摘要:
无期 , 自己前途茫茫的惆怅。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白居易 《 琵琶行 》 (离愁)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酒消愁愁更愁” ——李白 《 宣州谢 楼饯别校书叔云 》 艰难苦恨烦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 《 登高 》 (身世之愁,亡国之恨) 愁 象征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 诗经 》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 《 送元二使安西 》 谐音 古人有折柳送行的风俗。 折柳赠人是希望对方留下来。 离别的人一见杨柳,就会想起离别时依依不舍的场面,心中就会涌起一缕缕离愁。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苏轼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月是离合的象征,何况是残缺不全的月,最易引起词人的愁思。 象征 离愁 《 琵琶行 》 几个地方写到月: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 ——杜甫 《 登高 》 古语有云:自古逢秋悲寂寥。 秋天是特别让人伤感的季节。 晓风轻拂,带来的并不是快意,而是凉意,凄凉的感觉。 寓意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 ——《 史记 刺客列传 》 酒 杨柳 晓风 残月 情景交融 今宵 酒 醒何处。 杨柳 岸 晓风残月 把杨柳、晓风、残月这三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成为一幅鲜明的画面。 ——用几个名词连缀而成,给读者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很有韵味。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婉约派的代表名句 此句最妙就在于词人能 寓情于景 , 借景抒情。 词人把古代意象中最能触动离愁的四件事物: 酒、杨柳、晓风、残月 集中渲染成一幅 凄清孤寂 的画面,用 酒的愁苦、柳的寂寥、晓风的清冷、残月的破碎来 烘托 离人 形只影单、孤零惆怅 的心境。 词人以 风之凉,月之残透露离情别绪 , 抒情含蓄 , 的确应为千古名句 寒蝉、长亭、骤雨 凄切悲凉烟波、暮霭、楚天 苍茫落寞 杨柳、晓风、残月 凄清孤寂 虚实结合借景抒情 上片 下片 感情基调:凄凉哀婉 勾勒环境 渲染气氛 别后去向 别后情景 虚写 实写 名句赏析 赏析: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4分) 赏析: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 4分) 有人盛赞 “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 是千古名句,你同意吗。 为什么。 ( 6分) 赏析思路: 手法 + 依据 + 作用 借景抒情+意象+意境+感情 赏析: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这一句给我们点出了别离的 季节 ( 萧瑟凄冷的秋天 )、 地点 ( 汴京城外的长亭 )、 具体 时间( 雨后阴冷的黄昏 ) ( 1分) , 寒蝉、长亭、日暮、雨歇 ( 1分), 给我们营造了一个 凄清萧瑟 ( 1分) 的送别氛围 , 为全词 定下 凄凉伤感 的 感情基调。 ( 1分) 手法 + 依据 + 作用 借景抒情+意象+意境+感情 赏析: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20xx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第3专题雨霖铃1
相关推荐
3、 n,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平均数为 10,方差为 2 B平均数为 11,方差为 3C平均数为 11,方差为 2 D平均数为 12,方差为 4答案C解析由已知 (1x 11x 21x n)10,12x 12x 22x n)1n (1x 11x 21x nn)1n (1x 11 1x n)11n10111,即 2x 1,2x 2,2x (1x 110) 2(1x 210) 2(1x n10)
nough B. ill。 careful enough C. sick。 enough careful D. ill。 enough carefully ( )8. - Is your father a teacher? - Well, he _______. A. used to B. was used to C. used to be D. is used to be ( ) don’t
nts: Let39。 s learn, Let’s chant amp。 Match and say 2. Teaching aims: Knowledge aims: A. To understand and master the sentence structures: Did you play basketball yesterday? Yes, I played basketball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 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 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 踏莎行 》 欧阳修 起句描绘了怎样的景物。 起句描写了晓庭院中的景物: 菊花 笼罩着一层轻烟薄雾,看上去似乎在脉脉含愁; 兰花 上沾有露珠,看起来又像在默默饮泣。 兰和菊本就含有某种 象征 色彩(象征品格的幽洁), 这里用 “ 愁烟 ” 、 “
显示出天地的高迥。 新寒似水 ﹐ 不仅侵入肌骨 ﹐ 更且沁人心脾。 偶尔登高望远 ﹐ 一种苍茫寥廓之感 ﹐ 会使人觉得爽然若失。 • ”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王国维 《 人间词话 》 “ 三种境界” 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第一境:“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 《 蝶恋花 》 ) 第二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
(病例 ) of this disease in the school last month. you have a cold, you should take some ______________ (药 ). hometown is ___________ (发展 ) quickly. of the diseases can be ____________ (治疗 )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