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考化学 7.2《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的移动》配套练习(含答案)内容摘要:
4、度不变;单位时间内,消耗水的质量与生成氢气的质量之比为 91;同一时间内,水蒸气消耗的物质的量等于氢气消耗的物质的量。 其中能表明甲、乙容器中反应都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 B C D7某温度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里,反应 2A(g) B(g)2C(g)达、B 和 C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4 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的条件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充入 1 有气体氦(平衡不移动B充入 A、B、C 各 1 衡将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将 A、B、C 各物质的量都减半,C 的百分含量不变D加入一定量的 A 气体达到平衡后,C 的百分含量一定增加8.(2013武汉模拟)已知 H2(g)+I2(g) 2HI(g) 5、、C、D、E 各状态中,v(正)0。 条 件(1)下列措施中能使平衡时 c(c(大的是_(填序号)。 )反应达到平衡后,若保持容器体积不变时,再通入一定量的 倍,则 “增大” “减小”或“不变”)。 、在一定温度下的某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建立下列化学平衡:C(s)+g) CO(g)+H2(g),试分析和回答下列问题:A(1)可认定上述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选填序号)。 A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Bv 正 (v 逆 (生成 n O 的同时生成 n 2D1 H 键断裂的同时断裂 2 O 键(2)若上述化学平衡状态从正反应开始建立,达到平衡后,给平衡体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件尽 7、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密度、压强都始终不变,错误;各气体组分浓度相等,不能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错误;消耗水与生成氢气是同一反应方向,不能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错误。 7 【解析】 选 C。 恒压时充入稀有气体,相当于对平衡体系减压,平衡向气体体积扩大的方向(正向)移动;若按 A、B 和 C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424 再投料,则与原平衡等效,平衡不发生移动(C 选项正确);当充入 A、B、C 各 1 ,平衡将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该反应为分解反应,则恒压条件下再加入 A 时,平衡不发生移动。 【方法技巧】解答等效平衡的常见方法“放缩法”(1)适用条件:“放缩法”解化学平衡题的适用条件是:研究对象的有 9、中加 0.1 2,则使平衡移动的效果相同;而降低甲的温度会使平衡正向移动,c(高。 9.【 解析 】 选 D。 容器容积不变,充入 A,A 浓度增大,平衡正向移动,但温度不变,K 值不变,故 A 正确;等温等体积下,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利用“三段式法”算出达到平衡状态后容器中气体总物质的量为 a+故压强之比为(a+b)(a+,故 B 正确; (A)=v 正 (B),即 v 正 (B)=v 逆 (B),达到平衡状态,故 C 正确;充入惰性气体,虽然容器内压强增大,但容器容积不变,各组分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故 D 错。 10.【 解析】 选 D。 A 项,由于 p2以 A、C 两点的正反应速率的关 11、.4 .4 知 a、b 、p 分别为 1、2 、2。 从第 9 数据来看,C 的浓度大幅度减小,而 A、B 浓度也减小,且减小量与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成正比,可知第 8 变的条件为减小 C 的浓度。 (3)从开始到第 4 耗 A 1.2 放出热量 每消耗 1 放出热量: =196.6 kJ(2)化学计量数为 1,故该反应的 H= kJ答案:(1) (2)使用催化剂 升高温度增加 B 的浓度 减小 C 的浓度 (3) kJ 解题指南 】解答该题要注意以下 3 点:(1)根据 浓度比值关系得出平衡移动的方向,然后再进行判断。 (2)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反应物的转化率不一定减小;转化率等于转最新海量高中、初中。(人教版)高考化学 7.2《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的移动》配套练习(含答案)
相关推荐
3、g)的燃烧热是 283.0 kJ 2g)=2CO(g)+O2(g)反应的 H+2283.0 kJ kJ表示 g)+7O2(g)=4g)+6l) HkJ 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6.(2013冀州模拟)已知:2H 2(g)O 2(g)=2l)H571.6 kJ1 2l)3O 2(g)=2g)+4l)H1 452 kJ1 H+(=l) H 57.3 kJ
design I. 1. Tell students that this is revision and t hat they have already learnt these words and grammar items. 2. Ask students to read the in part A for overall meaning before they begin filling
bject clause and the link verbs. (1) Read the conversation to the class or have some students to read it to the clas s. (2) Let the students read again and write down the answers on their own. (3)
王如知此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王好战,请以战喻 成语:“五十步笑百步” 含义: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只是情节轻或重的区别。 以五十步笑百步来做比喻,说明梁惠王与邻国执政者没有本质区别。 不违农时 以时入山林 不入洿池 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王道之始也 阐述 “王道之始”的道理 养民 教民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阐述 “王道之成”的道理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谨庠序
必要用那个做相的人呢。 况且你的话 错 了,老虎、犀牛从 木笼子 里逃了出来,龟甲、玉器在 木匣子 里毁坏了, 这 应该 责备谁 呢。 ” 第 2段 孔子驳斥: ⑴引用名言 周任有言曰: ‘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 臣子如不能尽职,就不应尸位素餐,应辞去职务。 ⑵巧设比喻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在危险的时候不扶持他,在跌倒的时候不搀扶他
孔子要点:明态度,斥失职,立主张 四问: •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这话是谁说的。 是冉有。 是季路。 还是两人一起说的。 课文中有证据吗。 • 是冉有说的。 • 孔子的责备针对冉有,这就是明证。 [求。 无乃尔是过与。 ] 五问: • 冉有为何不直接说 季氏将伐颛臾。 而要拐弯抹角的说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 提示: 冉有说这话的目的是什么。 仅仅是客观的陈述事情吗。 • 冉有是来试探孔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