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考化学 9.1《原电池、化学电源》配套练习(含答案)内容摘要:

2、H+2S =2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2 N 相接时, N 相接时,H +向负极区迁移最新海量高中、 M 相接时,所用电源的 a M 相接时,阳极附近的 (Cu(s) 2Ag(s),设计的原电池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是 的材料是 电极反应为 = 电极流向 极6.(2013厦门模拟)普通水泥在固化过程中自由水分子减少并产生H)2,溶液呈碱性。 根据这一特点科学家发明了电动势(E)法测水泥初凝时间,此法的原理如图所示。 反应的总方程式为 2=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g 2O/=于自由水分子的减少,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变化导致电动势变化7.(2013青岛模拟)瓦斯分析仪(如图甲)工作原理类 6、)甲同学分别将一小片铜片、锌片置于烧杯底部(铜与锌不接触),向烧杯中小心加入稀硫酸,观察到的现象是。 甲同学的设计思路是。 (2)乙同学接着甲的实验,向烧杯中滴加溶液,进而观察到的现象是。 乙同学作出锌、铜金属活动性相对强弱的结论所依据的原理是。 (3)丙同学使用直流电源、石墨电极组装好电解装置,向乙同学实验后的溶液中补充了必要的试剂 溶液(作为电解液)。 反应在调控下随即开始,实验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中的明显现象是。 (4)请你再单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试剂、仪器自选),探究和证实锌、铜金属活动性的相对强弱(简要说明操作和现象)。 13.(15 分)(能力挑战题)(1)新海量高中、 9、 ,)=O 3)2+224)中 负极,为中性环境, 发生吸氧腐蚀。 【误区警示】本题易忽视镁与碱不反应,常温下 浓硝酸钝化,而单纯地认为原电池负极较为活泼进行判断,最终导致不选 B 而错选C。 4.【 解析 】 选 C。 K 与 N 相接时,构成原电池,能量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H +向正极区迁移,A、B 错;K 与 M 相接时, 构成电解池,电源 a 极为负极,连接阴极 极为 解槽中的反应为2=b+4H+2S ,阳极附近的 H+浓度逐渐增大,小 ,故 C 对 ,D 错。 【方法技巧】可充电电池的反应规律(1)可充电电池有充电和放电两个过程,放电时是原电池,充电时是电解池。 (2)放电时的负极反应和充电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