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考化学 9.1《原电池、化学电源》配套练习(含答案)内容摘要:
2、H+2S =2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2 N 相接时, N 相接时,H +向负极区迁移最新海量高中、 M 相接时,所用电源的 a M 相接时,阳极附近的 (Cu(s) 2Ag(s),设计的原电池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是 的材料是 电极反应为 = 电极流向 极6.(2013厦门模拟)普通水泥在固化过程中自由水分子减少并产生H)2,溶液呈碱性。 根据这一特点科学家发明了电动势(E)法测水泥初凝时间,此法的原理如图所示。 反应的总方程式为 2=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g 2O/=于自由水分子的减少,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变化导致电动势变化7.(2013青岛模拟)瓦斯分析仪(如图甲)工作原理类 6、)甲同学分别将一小片铜片、锌片置于烧杯底部(铜与锌不接触),向烧杯中小心加入稀硫酸,观察到的现象是。 甲同学的设计思路是。 (2)乙同学接着甲的实验,向烧杯中滴加溶液,进而观察到的现象是。 乙同学作出锌、铜金属活动性相对强弱的结论所依据的原理是。 (3)丙同学使用直流电源、石墨电极组装好电解装置,向乙同学实验后的溶液中补充了必要的试剂 溶液(作为电解液)。 反应在调控下随即开始,实验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中的明显现象是。 (4)请你再单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试剂、仪器自选),探究和证实锌、铜金属活动性的相对强弱(简要说明操作和现象)。 13.(15 分)(能力挑战题)(1)新海量高中、 9、 ,)=O 3)2+224)中 负极,为中性环境, 发生吸氧腐蚀。 【误区警示】本题易忽视镁与碱不反应,常温下 浓硝酸钝化,而单纯地认为原电池负极较为活泼进行判断,最终导致不选 B 而错选C。 4.【 解析 】 选 C。 K 与 N 相接时,构成原电池,能量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H +向正极区迁移,A、B 错;K 与 M 相接时, 构成电解池,电源 a 极为负极,连接阴极 极为 解槽中的反应为2=b+4H+2S ,阳极附近的 H+浓度逐渐增大,小 ,故 C 对 ,D 错。 【方法技巧】可充电电池的反应规律(1)可充电电池有充电和放电两个过程,放电时是原电池,充电时是电解池。 (2)放电时的负极反应和充电时。(人教版)高考化学 9.1《原电池、化学电源》配套练习(含答案)
相关推荐
6、代反应,C 项正确;D 项,羧酸中的甲酸能发生银镜反应,D 项错误。 4.【 解析 】 选 B。 A 项 ,乙酸乙酯分子式为 醛分子式为者最简式不同,A 项错误;B 项,酯类含有酯基都可以水解, 项,碱性条件下,酯水解产生的酸被碱中和,碱性条件下酯水解程度更大,C 项错误;D 项,无机含氧酸也可以与醇反应生成酯,D 项错误。 5.【 解析 】 选 B。 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发生反应:22
希望和要求等等。 感情: 一般来说是沉痛、悲伤及惋惜的。 悼 词 学习目标: ( 1)了解马克思对人类的伟大贡献,学习他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鞠躬尽瘁的精神。 ( 2)结合语境品味文章语言,深刻领会文章思想内涵。 关于揣摩语言 含义: 即反复思考推求语言的意味;具体地说,一是辨析词句的深层含义,二是品味语言的感性色彩。 目的: 更好地理解语言的表达作用,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 解和把握,增强语感
5、甲连接好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用小火均匀加热装有混合液的大试管5 10 待试管 B 收集到一定量产物后停止加热,撤出试管 B 并用力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 分离出乙酸乙酯层,洗涤,干燥。 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该混合液的主要操作步骤为_。 (2)图甲试管 B 中导气管下端管口不插入液面以下是防止_。 (3)指出步骤中所观察到的现象:_;分离出乙酸乙酯层后
1、章末检测卷(一)(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第卷( 选择题,共 45 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能源可划分为一级能源和二级能源,直接来自自然界的能源称为一级能源;需依靠其他能源的能量间接制取的能源称为二级能源。 氢气是一种高效而没有污染的二级能源,它可以由自然界中大量存在的水来制取:2H 2O(l)2H2(g)
e one article to each group. While students skim the text on their own, ask them to underline the words they do not know. Then go through the words students have underlined. 2. On the Bb, write the
3、)A(g) 2B(g)+C(g) 的分解速率为 -1逆反应同时开始 D.2 ,A、B、C 的浓度之比为 23单独改变可逆反应 反应为放下列条件后,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v(正)、v(逆)都发生变化,v(正)、v(逆)都增大,且 v(正)增大的倍数大于 v(逆)v(正)、v(逆)都减小,且 v(逆)减小的倍数大于 v(正)减小的倍数最新海量高中、v(正)、v(逆)都增大,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