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化学必修 1.3《氧化还原反应》练习(含答案)内容摘要:
2、是()22i+2据化合价变化可以判断出,四个选项中的 还原剂依次为 n、C、案:)酸 H)3+解析:需加氧化剂才能实现,也就是该物质被氧化,化合价要升高。 答案:O u,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际实验操作中,需要的 为实验开始要先通 应结束要继续通入 还原出来的 案:)题涉及了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常见易模糊问题。 A 项,最高价只能有氧化性,但不一定有强氧化性,如 项,处于中间价态的阳离子如 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而且以还原性为主,有强氧化性;C 项,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与得失电子的数目无直接关系,而是指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 D 项,一般情况下,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相遇即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但若是同种元素的不 4、合价降低,O 的化合价升高,是还原剂。 答案:BAD+16中氧化 剂是;若消耗 15.8 被氧化的还原剂的质量是 g。 解析:设被氧化的还原剂的质量是 x,由题干化学方程式可得:2058 108115.8 g x=40.5 a(+4) 2+2)该反应的氧化剂是,还原剂是。 (2)反应中 、 性质。 (3)反应中若产生 0.2 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解析:该反应中,2中的氯元素为+1 价,浓盐酸中的氯为,反应后氯元素变为 0价,所以 为氧化剂,浓盐酸为还原剂,另外浓盐酸没有全作为还原剂,其中的 以浓盐酸既作还原剂,又显示酸性(有相应的盐生成,就称之为显酸性)。 由反应方程式可知,有 0.2 子转移。(苏教版)化学必修 1.3《氧化还原反应》练习(含答案)
相关推荐
2、密闭容器中通入 a b 2,充分反应后容器内硫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A. 据原子守恒,反应前后容器内硫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不变。 答案:者相遇后可以发生反应,生成硫黄,在火山口附近积累下来。 下列关于硫的说法正确的是()纯氧中的燃烧产物是三氧化硫解析:硫是一种黄色的难溶于水的晶体,故 A 错误;硫蒸气与铜反应得到的是硫化亚铜,故 C 错误;硫在空气中或在纯氧中的燃烧产物都是二氧 化硫,故
2、和石英。 纯碱、石灰石中都不含有硅。 答案:结出硅酸盐工业的一般特点是 ()生成物是硅酸盐反应条件是高温含有 硅的物质作原料反应原理是一系列 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A. B.C. D.解析:该题主要考查我们归纳知识的能力。 答案:国剑桥大学的李约瑟博士考证说:“中国至少在距今 3 000 年以前,就已经使用玻璃了。 ”下列关于玻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酸钙和二氧化硅简单地混合在一起形成的解析
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时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 夏天则晒晾在日光下耀目的紫花布衣裤,可以作为人家所在的旗帜。 秋冬来时,房屋在悬崖上的,滨水的,无不朗然入目。 黄泥的墙,乌黑的瓦,位置则永远那么妥贴,且与四围环境极其调和,使人迎面得到的印象,实在非常愉快。 风景美 • P16豆绿色的水 天气明朗 落日 薄雾 白云 • “豆绿色” —— 象征了纯洁、原始和无污染。
课文题目是“荷塘月色”,课文哪些段落是描写这两种景物的呢。 第4段:月色下的荷塘 第5段:荷塘上的月色 第6段:荷塘四周的景色 月色下的荷塘 叶子出水很高,像 亭亭 的 舞 女的 裙。 弥望的是 田田 的叶子 舒展、旋转的美。 亭亭玉立、修长婀娜、灵动飘逸 极言荷叶之广 正如一粒粒的 明珠 , 又如 刚出浴 的美人 有 袅娜 地开着的,有 羞涩 地打着朵儿的 又如碧天里的 星星 拟人 娇怯不语
自己是个“自由的人”了。 到了荷塘,心系美景,暂得自由,怡然自得之情顿生。 于是,由赏景想到古人采莲那个“热闹的季节”“风流的季节”,淡淡喜悦之情也是笼罩在全文的。 请同学们重点对课文四、五、六段进行讨论分析。 赏析课文 赏析第四段 自由朗读。 思考:在这段写景的文字中,作者的立足点在哪。 依次写了哪些景物。 突出了景物怎样的美感特征。 课文第四段主要写月下荷塘美景,写了荷叶、荷花、荷香
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通过比喻或形容词沟通起来的修辞方式。 通感就是移觉。 举例: ( 1)她笑得很甜。 (视觉转为味觉) ( 2)人靓歌甜。 (听觉转为味觉) 叠词 迷迷糊糊 悄悄 蓊蓊郁郁 阴森森 淡淡 曲曲折折 田田 亭亭 层层 一粒粒 缕缕 静静 薄薄 峭楞楞 弯弯 远远近近 高高低低 阴阴 隐隐约约 轻轻 小结: A、节奏鲜明,增强音韵感。 B、深化物态、情貌的形象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