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化学)1.3《海水淡化》同步练习(含答案)内容摘要:
3、方法是 ()。 Al 2、离子交换法B石灰、纯碱、漂白粉C明矾、离子交换法、漂白粉D明矾、漂白粉、离子交换法解析净化水是指利用胶体或其他方法使水中的悬浮物等沉淀,常用明矾,降低水的硬度是指减少 、 浓度,可用离子交换法。 答案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蒸馏法淡化海水是将水加热到 105 蒸发汽化,然后将蒸气冷凝而得到蒸馏水的方法B天然水里一般溶有 、 等金属阳离子,我们把溶有较多量、 的水称为硬水C阳离子交换树脂中的 H 可与水中的金属阳离子 交换D阴离子交换树脂中既含有阳离子,又含有阴离子,因此既能与水中的阳离子交换,又能与水中的阴离子交换解析在进行水处理时,阳离子交换树脂中的 H 只能和水 6、择性透过作用下,使有的间隔内离子浓度变大(如间隔) ,有的间隔内离子浓度变小(如间隔),故得出口排出的是淡水。 (3)浓水需精制后才能电解,精制时一般先加烧碱除去、 等,再加氯化钡除去 再加碳酸钠除去 和过量的24,过滤出沉淀后加盐酸调节 4)根据离子交换树脂交换溶液中阳离子的离子方程式,迁移到交换铀离子的离子方程式,一定要注意铀离子带 4个单位的正电荷,用酸处理交换后的树脂又得到铀离子和树脂。 答案(1)蒸馏法 (2) 负 淡水(3)( 置可互换)、 酸 2H 2O 2 2= = = = =通 电 (4)4 4 =H 4H =4 47海水资源的利用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1)海水淡化的主要方法有(。(苏教版化学)1.3《海水淡化》同步练习(含答案)
相关推荐
形容词作状语 歌台 暖响 ,春光融融; 舞殿冷袖 ,风雨凄凄。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 而气候不齐 人们在台上唱歌 , 歌声响起来 , 好像充满着暖意 , 如同春光那样融和; 殿中舞蹈 ,舞袖飘拂 , 好像带来寒气 , 如同风雨交加那样凄冷。 一天之内 ,同一座宫殿之中 , 却( 让人感到 ) 寒暖不均 , 气候不同。 通感手法 概括此段: ( 1)写阿房宫 全景 之宏伟规模。 (
蛟龙),(可是)没有一点云彩,怎么会有蛟龙飞腾。 那楼阁之间的通道架在半空(象彩虹),(可是)并非雨过天晴,怎么会有虹霓产生。 高高低低的楼阁,幽冥迷离,使人辨不清南北西东。 •高台上传来歌声,使人感到暖意,如同春天一般温暖;大殿里舞袖飘拂,使人感到寒气,仿佛风雨交加那样凄冷。 就在同一天内,同一座宫里,而气候冷暖却截然不同。 段意理解 作者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阿房宫的建筑
3、应用1如图,正五边形 5 条边相等,5 个内角也相等(1)找找看,图中是否有黄金三角形。 (2)点 F 分别是哪些线段的黄金分割点。 2已知:, C,C,中线 交于点 G,8, 5,求 长1学生尝试完成 1、2 两题2利用展台学生代表讲评设计尝试交流的目的是为了加深学生对黄金三角形、三角形重心性质的理解,同时为后续学习作好铺垫学生利用展台讲评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
微微。 娴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 林黛玉 体质的病弱 气度的不凡 美貌多情 娇弱多病 聪慧灵秀 外貌描写 容貌的标致 ,本应不惜笔墨详写精绘,全书却很少写其服饰,对黛玉的肖像是“虚多实少,绝去形摹”,此处更是“穿戴竟无一字提及”,这是为什么呢。 略写服饰,增加人物 寄人篱下的辛酸感 ,增强其凄凉的 悲剧色彩。 显其神而略其形, 用
3、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分子数之比,也等于化学 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有 2甲+乙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Y 各元素反应前后的原子总数相等,可判断 案:)在受压时体积缩小,态水和冰中,水分子都在不停地运动解析:物质的固、液、气三态是大量分子聚集时所表现出的 一种状态,故单个分子不能说聚集状态,A 错。 碳酸氢铵受热时,在熔化之前就已分解
2、铁。 已知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6,则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 题考查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答题时运用反应方程式中量的关系求解。 答案:列有关金属的成语中,不符合科学原 理的是()炼成钢主要介绍生铁炼钢的过程。 火树银花中的火树指焰火,焰火中含有各种金属元素,燃烧时显示各种颜色,化学上称为焰色反应。 C 项违背了元素守恒。 D 是湿 法炼铜的原理。 答案:以 C 或 2作还原剂还原;电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