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苏教版语文必修二第3专题六国论内容摘要:
也 祸焉 尝 五 战于秦 而 三胜 再 却 之 效:功效。 始:才。 却:使 退却。 再:两次。 尝:曾经。 战于秦:与秦作战。 败了两次,胜了三次。 速:招致。 以 谗诛 终 也 殆 尽之 际 孤危 不得已 以:因为。 终:坚持到最后。 殆:几乎。 诚:的确,确实。 智力:智谋和力量。 际:时候。 不行 数 ,存亡之 理 与秦相 较 未 易量 当:通“倘”,倘若,如果;较:较量,抗衡。 或:或许; 易:轻易; 量:确定,估量。 不行:不去。 数、理:命运。 前 269年赵将 赵奢 击秦,大破之 前 257年魏 信陵君 救赵,大破秦军 前 247年 信陵君 率五国兵败秦军于河外 前 233年秦攻赤丽、宜安,被赵将 李牧 击退 前 232年秦攻番吾,又被 李牧 击退 六国抗秦大事年表 不赂者以赂者 丧 齐 与嬴而不助五国 燕 以荆卿为计 始速祸焉 赵 牧以谗诛 用武不终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终断灭亡在所难免 智力孤危 战败而亡 北宋建国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和五代军人乱政,实行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将军权完全收归中央,造成了军事上的衰势。 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与契丹、西夏作战 60余次,败多胜少,到苏洵所处的时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 20万两,绢 30万匹;向西夏纳银 10万两,绢 10万匹,茶 3万斤。 这样“陪邻”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 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 《 六国论 》 的。 时代背景 北宋地图 赂秦之地 封 天下之谋臣 以 事 秦之心 礼 天下奇才 而 为 秦人积威之 所劫 日 削 月 割, 以 趋于亡 为 国者无使为 积威 之所劫哉 礼:以礼相待,名 ——动 封:分封 劫:胁迫,挟持 以:用 事:侍奉 为 所:被动 日、月:一天天的、一月月的,名 ——状 以:以致 为:治理。 积威:积久而成的威势。 其势弱 于 秦 而 犹 有可以不赂而胜 之之 势 苟 以天下之大 下 而 从 六国破亡之 故事 是 又在六国 下 矣 苟:如果 于:比。 犹:仍,还。 之:代。20xx苏教版语文必修二第3专题六国论
相关推荐
hey can husband and wife. They are poor but they are hardworking. So what happened to Luck fairy and the poor farmers? Let’s see it. Take out your textbook and turn to page . At first let’s listen
不烧完,火不会熄灭。 ” 这话对了。 至于 :由上文引出下文结果。 固 :本来。 然 :这样。 以 :用。 颠覆 :灭亡。 事 : 侍奉。 第二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本段最好可 分几层。 论证的是什么。 对 比 小邑 大城 得百倍 失百倍 大欲 大患 数量上 得难 献易 有限 无厌 奉繁 侵急 程度上 不尽 不灭 道理上 赂秦力亏,破灭之道 六国破灭 之原因
c adj. 7. experiment n. * experimental adj. 8. anize v. anization n. 9. suggest v. suggestion(s) n. 10. possible adj. ←→ impossible adj. possibly adv. ←→ impossibly adv. * possibility n. 11.
3、量是多少?解析:H) 2+ H 2 +a(。 1 以只有一部分碳酸钙转化为碳酸氢钙。 因此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钙、碳酸氢钙和水。 所以 n(应后生成 )2含的氮原子个数与 15.8 g 所含的氮 原子个数相同?解析:此题主要是物质的质量与微粒数间的换算,但必须以 物质的量搭桥才能进行。 只要微粒的物质的量相同,所含的微粒数就相同,所以此题不必求出氮原子的具体数目。 g g
3、 x0 时, y 有最小值,最小值为 0(2)a0 时,当 x0 时, 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当 x0 时, 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当 x0 时, y 有最大值,最大值为 01学生观察 y的图像,总结:a0 时,y 轴左边的图像下降,y 轴右边的图像上升a0 时,y 轴左边的图像上升,y 轴右边的图像下降2学生用 x、 y 的值的变化来描述图像的上升、下降:a0 时,由 y
京大屠杀 1945年 8月 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读投降诏书 一九四五年 九月 二日上午, 在 日 本 东京湾内 美 国 超级战舰 密 苏 里 号上,日本 与 盟军签订投降协定。 识 特写,又叫新闻侧记,要求用类似于电影的“特写镜头”的手法来反映事实,往往用文学手法,集中突出地描述某一重大事件的发生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场面,生动、形象的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 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