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化学必修 2.3《离子反应》练习(含答案)内容摘要:
4、缓缓加入稀硫酸直至过量,整个过程中混合溶液中的导电能力(用 I 表示)可近似地用下图中的曲 线表示的是(填序号)。 (3)若有一表面光滑的塑料小球悬浮于 H)2溶液中央,如下图所示。 向该烧杯里缓缓注入与H)2溶液等密度的稀硫酸至恰好完全反应。 则在此实验过程中,小球将。 解析:(1)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2H+ 2H 2O。 (2)电解质溶液导电性的强弱取决于离子浓度的大小,离子浓度越大,导电性越强,反之越弱。 向 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开始时离子浓度逐渐减小,离子反应完全时,即 2H+S 2H 2O,离子浓度几乎为零,稀硫酸过量时 ,离子浓度逐渐增大,所以导电性是由强变弱再变强的过程。 (3)稀硫酸、H) 2溶液的密度比水大,二者反应时,生成 2O,溶液密度减小,小球将下沉至水底。 答案:(1)+2H+S 2H 2O(2)C(3)沉入水底。(苏教版)化学必修 2.3《离子反应》练习(含答案)
相关推荐
京大屠杀 1945年 8月 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读投降诏书 一九四五年 九月 二日上午, 在 日 本 东京湾内 美 国 超级战舰 密 苏 里 号上,日本 与 盟军签订投降协定。 识 特写,又叫新闻侧记,要求用类似于电影的“特写镜头”的手法来反映事实,往往用文学手法,集中突出地描述某一重大事件的发生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场面,生动、形象的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 知 1.
3、 x0 时, y 有最小值,最小值为 0(2)a0 时,当 x0 时, 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当 x0 时, 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当 x0 时, y 有最大值,最大值为 01学生观察 y的图像,总结:a0 时,y 轴左边的图像下降,y 轴右边的图像上升a0 时,y 轴左边的图像上升,y 轴右边的图像下降2学生用 x、 y 的值的变化来描述图像的上升、下降:a0 时,由 y
3、量是多少?解析:H) 2+ H 2 +a(。 1 以只有一部分碳酸钙转化为碳酸氢钙。 因此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钙、碳酸氢钙和水。 所以 n(应后生成 )2含的氮原子个数与 15.8 g 所含的氮 原子个数相同?解析:此题主要是物质的质量与微粒数间的换算,但必须以 物质的量搭桥才能进行。 只要微粒的物质的量相同,所含的微粒数就相同,所以此题不必求出氮原子的具体数目。 g g
2、哪种判定三角形相似的方法。 学生回顾旧知识 通过类比让学生体会全等与相似的关系 探索新知如图,小明用一张纸遮住了 3 个三角形的一部分,你能画出这3 个三角形吗。 提出问题:(1)如图,如果A C,BD,D,那么第一个三角形与第二个三角形全等吗。 为什么。 如图,如果A E, BF,2F ,那么第一个三角形与第三个三角形相似吗。 如果把 2F 改为 3F 呢。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 失手 ” ,几乎 “ 失身 ”。 那么 , “ 我 ”对自己参加的战争是如何认识的。 在轰鸣的炮声中, “ 多出色的炮队啊。 ” 自己的名字有可能镌刻在阵亡战士纪念碑上 自己是为国捐躯,将青史留名 并未表现出对战争的憎恶 像他这样不明原因上战场而因此走上不归路的又有多少人呢。 看到自己失去双臂和右腿 ,“ 我 ” 为什么 “ 猛地仰面躺了下来 ,不能支撑自己 ”。 惨不忍睹的场面
摧垮人类 他是纳粹德国时期青少年的一个代表 , 深受军国主义思想的毒害 , 他幼稚 、无知 , 他对侵略战争 缺乏认识 , 他 糊里糊涂 上了战场 , 又 糊里糊涂 受了重伤回来 , 他不知道为什么打仗 , 也不知道生命的价值 , 只是那句话让他去的 , 他狠狠地 被欺骗 了。 充当了战争的炮灰。 惨痛的教训 “ 我 ” 被蒙蔽的根源是什么。 纳粹德国给青少年灌输军国主义思想,教育青少年盲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