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化学必修 2.3《溶液的配制及分析》练习(含答案)内容摘要:
2、浓度溶液的配制精确度要求高,配同一溶液不可用多个容量瓶,A 不正确;实验室没有 750 容量瓶,只能用 1 000 容量瓶,B 不正确,D 正确。 晶体中结晶水不一定为 5 个,如可能是 不正确。 答案:混合溶液 a L,将它均分成两份。 一份滴加稀硫酸,使 全沉淀;另一份滴加 应中消耗 x 2y 此得知原混合溶液中的 c(单位: ()A. B. C. 题的解题关键是将溶液分成两份,即每份体积为 L,n(=n(x n(n(y 据电荷守恒,在同一溶液中得:2 n(+n(=n( n(=(以 c(为。 答案: 时,100 中溶解了 体(标准状况下测得)后形成溶液。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0 溶液的体积为 解析 3、:解此类题的关键在于从定义出发,找源头。 气体与液体混合时体积不能简单加和,液体与液体混合,如果给出密度也不能简单加和。 溶液的体积不等于溶剂的体积。 本题的溶质的质量为36.5 g,溶剂的质量为 100 g,所以可求出质量分数。 选项 A,溶液的体积不等于 ,可推知该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不应等于 10 项 D,溶液的体积不能是溶质与溶剂的简单加和,即不等于。 答案:列关于 0.2 a(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溶液中的阴、阳离子总数为 液中 N 浓度为 0.4 液中 度为 0.2 液中 N 总数为 2N 得:n(=n,n(N)=2n,所以 c(=0.2 -1,c(N)=0.4 液 的浓度与溶液的体积无关 5、程中 挥发,C 不正确;D 中加入 V L 1.5 液的体积不是 2V L,D 不正确。 答案: 由 、组成的混合液中,部分离子的浓度大小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该混合液中,物质的量为溶质 g。 (2)该混合液中 该混合液加水稀释至体积为 1 L,稀释后溶液中 物质的量浓度为 解析:读图可知, n(=0.2 n(=0.1 n(0.6 n(0.2 n(0.1 m(9.5 g,所以由 n(0.6 =0.2 n(0.1 c(=0.1 案:(1)2)验室配制 0.1 成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用托盘天平称取 5.2 g 无水 二阶段:溶解配制成 0.1 一阶段操作有如下几步:.2 g 处;”处; 7、后放砝码(由大到小),再拨游码,放称量物,称量完毕,取走称量物,砝码放回砝码盒,游码拨回零处。 (2)当天平接近平衡时,正确的操作是:左手拿药匙,用右手轻拍左手手腕,小心振动药匙加入药品,使天平平衡。 (3)经计算所配溶液的体积是 250 4)量的 .8 g,故偏低。 偏低。 个溶液不均匀,溶液浓度也不均匀。 (5)由于容量瓶中溶液浓度较大,所以可以用加水稀释的方法使溶液 的浓度变小。 设需加入水的体积为 x,则 100 100 mL+x)求得 x=以操作方法是用移液管量取 加入容量瓶中,然后再摇匀即得 题也可采用移去少量浓溶液,然后再加水稀释至 100 方法。 设需移走原溶液的体积为 x,得(100 00 得 x近似等于 作方法是用移液管从容量瓶中移取 液后,再往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线即可。 本题采用第一种操作方法较简单。 答案:(1)CFEDB(2)左手拿药匙,用右手轻拍左手手腕,小心振动药匙加入药品,使天平平衡(3)烧杯、玻璃棒250 量瓶洗涤定容摇匀(4)5)用移液管移取 加入容量瓶中,然后再摇匀即得 液后,再向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线即可。(苏教版)化学必修 2.3《溶液的配制及分析》练习(含答案)
相关推荐
“疲惫而忧伤”的脸使我清醒。 不容忽略的小人物 比尔格勒 你认为比尔格勒认出“我”来了吗,是让他认出我好,还是没认出我好。 作者在比尔格勒身上寄托怎样的人文情怀。 不容忽略的小人物 比尔格勒 • 作者试图通过他揭示战争背后,一个狂热民族背后尚存的良知。 比尔格勒 “ 疲惫而忧伤 ”的表情,正是德意志良知忧伤的表情,是德意志没有走远的良知的象征。 • 正是这良知,让德国人勇于跪下来主动地
摧垮人类 他是纳粹德国时期青少年的一个代表 , 深受军国主义思想的毒害 , 他幼稚 、无知 , 他对侵略战争 缺乏认识 , 他 糊里糊涂 上了战场 , 又 糊里糊涂 受了重伤回来 , 他不知道为什么打仗 , 也不知道生命的价值 , 只是那句话让他去的 , 他狠狠地 被欺骗 了。 充当了战争的炮灰。 惨痛的教训 “ 我 ” 被蒙蔽的根源是什么。 纳粹德国给青少年灌输军国主义思想,教育青少年盲从
“ 失手 ” ,几乎 “ 失身 ”。 那么 , “ 我 ”对自己参加的战争是如何认识的。 在轰鸣的炮声中, “ 多出色的炮队啊。 ” 自己的名字有可能镌刻在阵亡战士纪念碑上 自己是为国捐躯,将青史留名 并未表现出对战争的憎恶 像他这样不明原因上战场而因此走上不归路的又有多少人呢。 看到自己失去双臂和右腿 ,“ 我 ” 为什么 “ 猛地仰面躺了下来 ,不能支撑自己 ”。 惨不忍睹的场面
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 ” • 《 三天光明 》 : “ 有时我认为,如果我们象明天就会死去那样去生活,才是最好的规则。 这样一种态度可以尖锐地强调生命的价值。 ” • 4 生命充满神奇的力量,在你的经历中,有过这样的发现和体会吗。 • 在石缝中顽强地生长的树,创造生命的奇迹; • 动物中的蚂蚁,在火海中惨烈地求生,展示生命的悲壮; •
现鸟啼的句子,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默读课文 ,找出文中修饰鸟啼的词语,比较有什么不同。 第一类 • 缓慢、笨拙、吃力、微弱、隐约、含糊、时断时续 第二类 • 清越、明快、悦耳、清明、生动、轻柔、欢快 •这两类鸟啼在什么情境下发出的。 有什么内涵。 研习文本 (2) ( 4)课文第一部分除了描写鸟啼,还写到了鸟尸,在文中划出描写鸟尸的句子,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 5)分析描写 “ 鸟啼 ” 和
他们行侠仗义,嫉恶如仇,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大众心中的英雄) 是一个被社会抛弃的人 (没人关心他的衣食住行、娶妻生子,没人在他生病时候送药照顾 —— 没有给予其关爱与温暖) 2020/12/26 说书人是一个 处于社会底层的 “ 苦人 ” 小说从哪些方面对说书人进行刻画的。 【 提示 】 作者多方面塑造人物,主要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等。 细读课文,请完成下面的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