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苏教版语文必修三第4专题鸿门宴1内容摘要:
,成五 采 (通 “ 彩 ” ) ② 私见张良, 具 告以事 (通 “ 俱 ” ) ③ 距 关,毋 内 诸侯 (通“ 拒 ”“ 纳 ” ) ④ 张良出 ,要 项伯 (通 “ 邀 ” ) ⑤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 倍 德 (通 “ 背 ” ) ⑥ 旦日不可不 蚤 自来谢项王 (通 “ 早 ” ) ⑦ 令将军与臣有 郤 (通 “ 隙 ” ) ⑧ 项王则受壁,置之 坐 上 (通 “ 座 ” ) 二、古今异义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 婚姻 古义:结成姻亲关系,指儿女亲家 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备他盗之出入与 非常 也 古义:不同寻常,指意外的变故 今义:①异乎寻常的,特殊的②十分 而听 细说 古义:小人的谗言 今义:详细说来 沛公居 山东 时 古义: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地区 今义:指山东省 籍 吏民 范增数 目 项王 刑 人如恐不胜 道 芷阳间行 于是项伯复 夜 去 吾得 兄 事之 日夜 望将军至 常以身 翼 蔽沛公 沛公已去, 间 至军中 头发 上 指 (造产籍册或登记 ) (使眼色 ) (用刀割刺 ) (取道 ) (连夜 ) (像对待兄长那样 ) (每日每夜 ) (像张开翅膀那样 ) (向上 ) 名词用作动词 名词用状语 (从小路 ) 项伯杀人,臣 活 之 (使 …… 活 ) 从 百余骑 (使 …… 跟从 ) 素 善 留侯张良 (交好 ) 动词使动用法 形容词用作动词 四、特殊句式 ( 1)此亡秦之续耳 ( 2)大王来何操 ( 3)欲呼张良与俱去 ( 4)项王曰: “ 沛公安在。 ( 5)若属皆且为所虏 ( 6)客何为者 ( 7)具告以事 ( 8)沛公军霸上 ( 9)籍何以至此 判断句 宾语前置句 省略句 宾语前置句 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20xx苏教版语文必修三第4专题鸿门宴1
相关推荐
线字 ( 1) 今 有一人 ( 2) 今 至大为攻国 ( 3)上 为政者 得则罚之 ( 4) 以 亏人自利也 ( 5)至 攘 人犬豕鸡豚者 ( 6) 苟 亏人愈多 ( 7) 当 此 ( 8) 从而誉之 ( 9)众闻 则 非之 ( 10)今至大为攻国, 则 弗知非 宾语前置 省略句,状语后置句 如果 现在 执政的人 因为 偷 如果 面对 就(这件事情)来称赞他 副词,就 连词,却 翻译下面句子
一 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 我推着你去走走。 ”她总是这么说。 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 的那些花都死了。 “不,我不去。 ”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 活着有什么劲。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 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 后 来妹妹告诉我
5、从 30开始的,它夸大了使用本厂牙膏和非本厂牙膏的比例,容易留给我们一个错误印象:使用该厂牙膏会使蛀牙率减少一半第二,我们不知道调查对象是否有可比性,如果使用该厂牙膏的人群是幼儿园小朋友,而使用非该厂牙膏的人群是成年人,那么所得的结论就不可信了第三,我们也不知道样本容量有多大,如果只调查了 10 个人,那么所得的结论可能就不大可靠了例 2以下是来自媒体的信息
多 , 其不仁兹甚 , 罪益厚。 至入人栏厩 , 取人马牛者 , 其不仁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 此何故也。 以其亏人愈多。 苟亏人愈多 , 其不仁兹甚 , 罪益厚。 至杀不辜人也 /拖其衣裘 /取戈剑者 /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 /此何故也 /以其亏人愈多 /苟亏人愈多 /其不仁兹甚矣 /罪益厚 /当此 /天下之君子 /皆知而非之 /谓之不义 /今至大为攻国 /则弗知非 /从而誉之 /谓之义
此说往, 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 ►若:如果这种说法 ►以:按照 ►往:类推 ►杀死一个人是不道德的,必会有一条死罪。 如果按照这种说法类推, 杀死十个人就是十倍的不道义,必会有十条死罪;杀死一百人就是一百倍的不道义,必会有一百条死罪。 ►情 不知其不义也,故 书 其言以 遗 后世; ►情:实在。 ►遗:留给。 ►书:书写,记载 ►实在不知道这是不道义的
3、继续向鱼塘里投放鱼苗,预计每多投放鱼苗 1 千尾,每千尾鱼的产量将减少 50年应投放鱼苗多少千尾,才能使总产量最大。 最大总产量是多少。 分析:如果今年向鱼塘里投放鱼苗 x 千尾,那么鱼塘里共用鱼苗(10x)千尾,每千尾的产量为(100050x)独立解答后分组交流2全班交流3解题过程中有什么困难,解决得如何。 让学生独立经历如何把应用题转化为数学上的函数关系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