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Ⅰ卷)高考地理冲刺卷 01(教师版) 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3、为河西走廊各种沙丘形成因子分析图,据此完成 4。 4. 图示最有可能是流动沙丘的是A B C D5河西走廊中的绿洲主要分布于A河流上游地区 B山麓地带 C冲积扇 D河流出山口6目前河西走廊北部的沙漠加速向南入侵,主要原因是A气温升高,岩石风化增强 B冬季风势力增强C绿洲地带水源枯竭 D降水减少,雪线升高【答案】4、D 5、C 6、C【解析】试题分析:4、流动沙丘的形成环境,必需有强风条件。 读三角坐标图,风速最快的地点,最可能形成流动沙丘。 甲地中风速最大的是地,D 对。 其它各地的风速较小,A、B、C 错。 5、河西走廊,地势平坦,两侧是海拔较高的山地和高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山上的冰雪融 8、浆活动频繁。 (4 分)(2)山高谷深。 长期受河流下切侵蚀作用发育而成。 (4 分)(3)古海洋生物受外力作用的影响形成于古海洋的沉积岩之中;后受地壳上升运动作用出现在高大的喜马拉雅山系之中。 (6 分)(4)随着印度洋板块北移,青藏高原地壳不断隆起,海拔不断升高,气候逐步寒冷、干燥,终年气温低,多冰川;土壤贫瘠,多冻土;植被为高寒草甸草原;以食草、抵御寒冷能力强的动物为主,如牦牛。 【解析】考点: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板块构造学说,成下列问题。 (24 分)材料:下图中的 D 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湖面有周期性的涨落。 图示区域是南美洲印第安人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现人口密度较小,D 湖周围的耕地是世界 10、大,降水量较大 (或:冬季气温低,高山冰川融水量小,降水量较小) (2 分)。 白天气温高,冰雪融水多,夜间气温低,冰雪融水少(2 分)。 (2)湖水主要靠冰雪融水补给,含盐度较低(2 分);湖区气温较低,蒸发量较小(2 分);有河流将湖水和盐分流出(2 分)。 (3)湖区海拔高,热量不足,谷物难以成熟,种植作物作为饲料饲养动物(2 分);人均土地面积广(或草场面积大)(2 分)。 (4)可行(2 分)。 理由:牦牛适应高寒的气候,该区域为高山高原气候,草场广阔(2 分);可以促进畜牧业的发展(2 分)。 不可行(2 分)。 理由:该区域为热带高原,与青藏高原环境差异较大(2 分);发展放牧业会破坏当地草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