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春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内容摘要:
偶人。 三、学生制作 1、学生制作: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个或者多个小偶人, 注意制作精致,把最漂亮的纸用上。 2、学生作业完以后可以到教室外面去准备,表演。 四、表演,展示 1、方式一:自我介绍式展示(适用于做得慢的学生) 2、方式二:表演对话式展示(适用于做得快的学生) 五、总结下课 第二课时 蛋壳偶的制作 一、课前布置怎样准备蛋壳,可用硬物在蛋的一端敲个小洞,然后用针或者筷子伸进去搅动里面的鸡蛋,倒出来。 或者直接带来煮好的熟鸡蛋。 二、运用多种材料制作蛋壳偶 8 彩墨游戏 教学目标 本 课学习,引导学生对彩墨画艺术有所了解,激发学生创作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体验水墨画艺术创作的乐趣。 本课学习指导学生能够控制毛笔的水分,调出不同层次的墨色。 能根据需要选择运用毛笔中锋和侧锋等用笔方法 ,并会用彩墨来运作画面。 能用浓墨淡墨和彩墨,中锋和侧锋等不同的用笔用墨方法,试着进行水墨画想象立意创作。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认识水墨画中浓、淡墨的变化,学会调出不同浓淡层次的墨色。 指导学生能体会毛笔的中、侧锋等用笔,学会在创作中运用不同的用笔方法。 难点: 引导学生根据个人彩墨游戏的画面进行想象 ,使作品体现主题性 \完整性 . 在彩墨画学习中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水墨画学习常规习惯。 教学准备 彩墨画名家作品欣赏课件、表现浓淡墨变化的有代表性欣赏范图、表现不同的用笔变化的代表性欣赏范图、学生优秀的习作范图、教师常用的水墨画工具与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教师课前放有关中国画的一些课件,并配上音乐 ,如图 1)。 教师组织学生进画室就坐,使学生一进画室就对本课的学习内容与兴趣充满了兴趣与好奇。 讨论与认识: 教师引导学生说说:“你知道中国画吗 ?”(由于学生们大多数对中国画都处 于一知半解的状态,所以在回答问题时大多会出现“中国画”与“彩墨画”、“水彩画”等其它绘画形式相混淆的现象。 )教师出示欣赏课件,引导学生通过对作品的欣赏,认识了解彩墨画的艺术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作品,并进行总结,教师根据各班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相应的补充、总结: A:什么是中国画。 中国画的特点你知道那些。 (中国画简称“国画”,是我国的传统造型艺术之一,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中国历代绘画在不断演变中,从题 材范围来看,可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大类。 在创作形式上又分为:工笔、写意、勾勒、设色、水墨等造型技法表现形式。 ) B:什么是彩墨画。 (中国水墨画的诞生,是中国绘画发展到一个相当高度文明时期,伴随着用纸、用笔、与用墨的创造与表现,产生了这种彩墨畅神、写意的“彩墨画”。 ) C:彩墨画常用的工具是那些。 你能正确的说出它们的使用方法吗。 (水墨画创作的主要工具:毛笔、墨汁、宣纸和水,辅助工具:调色瓷碟(盘)、笔洗、画毡、笔帘、镇纸、印章和印泥等。 ) 二、 出示课题: 这节课,咱们就来运用这些“新朋友” ──彩墨画工具与材料,来做《彩墨游戏》。 三、讲授新课: 墨与水的游戏:“当毛笔蘸满了水和墨,在宣纸上重重地点画一笔, 快看,出现了什么。 然后,第二笔、第三笔,又出现了怎样的神奇。 ” A:教师引导学生用吸笔纸吸去笔中的水份,用羊毫毛笔的笔尖蘸一些浓墨,再瓷碟的边缘掭拭,直接在宣纸上点笔,画线,观察点与线的颜色变化; B:教师再组织学生分别用刚才的墨笔笔尖蘸一滴、两滴、三滴、多滴清水后,分别在宣纸上随意的画点、画线条,观察点与线的颜色变化; C:教师组织学生观察加上彩墨后画面出现了变化 ,通过刚才的实践 游戏,观察自己的作品 ,总结出墨与水与彩的变化关系: 教师演示课件 ,组织学生看课件中的方法 ,先用毛笔在纸上画出不同的线 ,再染色 ,洒 ,弹 ,敲打画笔 ,把上面的色打在画面上 ,会出现好看的效果 ,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适当的补充,加强学生对墨色的理解认识 :(随着水份的不断加入, 墨的颜色也产生了不同的变化,出现了墨的浓淡深浅的美丽。 „„)(古人有“墨分五彩”之说,五彩即焦、浓、重、淡、清。 不加水的墨叫焦墨,黑而发光,加少许水就成为浓墨,比淡墨重的叫重墨,水分多成为灰色的叫淡墨,极为浅淡的叫清墨。 ) 变化多端的用 笔游戏: A:教师询问学生刚才在游戏中是怎样执笔的。 教师组织学生体会自己最佳的执笔方法,并根据学生的习惯、认知的不同,进行实践性的体验说明:(执笔:常见的是五指执笔法,实际绘画可根据自己的握比笔习惯调整,关键是要让笔活用自如。 „„) B:教师组织学生把笔垂直或侧倒(中锋与侧锋)画点与线;观察宣纸上的笔痕变化; C:师组织学生从不同方向(上、下、左、右)用笔,画点与线;观察宣纸上的笔痕变化; D:教师组织学生用不同的快、慢速度,用不同的轻、重笔力画点与线;观察宣纸上的笔痕变化: E:教师组织学生通过刚才的实践 、体验练习,观察彩墨滴 ,敲 ,洒 ,等等办法在画面上的变化 ,如图 11 总结出用笔的变化与画出的痕迹之间的关系,并适时的出示课件如图 12,补充、说明,引导学生加强认识:(因为用笔方法的不同,产生不同的水墨变化。 因为用笔的方向不同,产生不同的水墨变化。 因为用笔的力度不同,产生不同的水墨变化。 „„) 四、学生尝试 教师组织学生根据刚才游戏体验的画面,进行不同方向的观察,联想,进行大胆的变化、添画形象,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的在彩墨游戏中展现个人的独创性,更加尽兴的进行彩墨游戏。 教师组织学生欣赏彩墨画作 品 ,鼓励动作快的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 ,大胆的运用不同的用笔用墨方式 ,进行一幅有主题性的彩墨游戏创作 . 教师组织学生谈谈自己本课的游戏体验,说说自己对彩墨画的认识: A:你能谈谈运用宣纸绘画的感受吗。 运用宣纸绘画与常用的普通图画纸有什么不同。 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与发言,进行相应的有关宣纸艺术文化的介绍与引深。 (宣纸有生、熟之分,写意画用生纸,生纸落墨上色容易渗化。 上过胶矾的叫熟纸,不会渗化,用于画工笔画。 ) B:你发现彩墨画的创作艺术特点是什么。 教师根据学 生的认知与发言,进行相应的补充: (彩墨画是中国画的一种,是指用彩墨所作的画,在创作中体现“墨既是色”的艺术创作特征„„。 ) C:你喜欢运用彩墨画的形式进行绘画创作体验吗。 在今天的学习中你遇到了那些困惑。 你觉得在今天的学习中你收获最多的是什么。 „„ 五、总结: 中国画数千年来作为中国灿烂文化的一部分,随着各时代、各民族的画派、风格、艺术形式、表现技法不断演变,提高,形成了具有自己民族传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以及鲜明的时代特色的中国绘画。 中国画以笔墨“线条”作为主要造型手段,以“ 传神”作为塑造艺术形象的根本要求,并融诗入画,使画的意境、布局、笔墨、色彩完全诗化而成为“无声的诗”。 作为一个中国人,今天我们开开心心地做了一次彩墨游戏,感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美,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小学生,课后,我们不妨也试着运用水墨、彩墨来表现抒发出我们自己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用我们的传统艺术来表现今天我们的五彩生活。 师出示课件,引导学生欣赏优秀学生水墨画、彩墨画作品,激发学生对国画学习的兴趣。 9 恐龙世界 教学目标: 了解恐龙消失的原因,增加对恐龙的认识。 以学生兴趣为导向,初步学习如何捏制各类造型。 通过故事形式,引起学生想进一步了解的恐龙的学习欲望。 能够以想象和仿制结合的方式完成一只恐龙造型。 教学重点: 独立完成一只恐龙造型。 教学难点 : 正确把握不同体型恐龙的身体各部分的比例。 课型: 造型表现 课时: 2 课时 教具准备 : 师:范作 生:橡皮泥、各类小型的恐龙玩具。 课外信息资源 恐龙 恐龙是生活在距今大约 2 亿 3500 万年至 6500 万年前的、能以后肢支撑身体直立行走的 一类陆生动物,是群中生代的多样化优势脊椎动物,大多数属于陆生(栖息在陆地上的)爬行动物,但能直立行走,支配全球陆地生态系统超过 1亿 6 千万年之久。 说是脊椎动物而不说是爬行动物的原因是,恐龙曾经被归为爬行动物,但是其不符合爬行动物的基本特征之一,匍匐的行走方式,以及现在一直被质疑的冷血动物一说。 恐龙最早出现在约 2 亿 4 千万年前的三叠纪,灭亡于约 6500 万年前的白垩纪所发生的白垩纪末灭绝事件。 恐龙最终灭绝于 6300 万年前的新生代第三纪古新世。 教学过程 第一 课时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展示恐龙玩具。 这是什么。 它生长在什么时期。 你还了解恐龙的哪些知识。 小结:恐龙是地球上几亿年前的一个生命力极强的物种,它体形庞大,种类繁多,统治地球约 1 亿 7 千多万年之久,最后恐龙的神秘消失给人类留下无数个谜团,带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想象和思索。 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了解关于恐龙的更多。20xx春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相关推荐
3、为河西走廊各种沙丘形成因子分析图,据此完成 4。 4. 图示最有可能是流动沙丘的是A B C D5河西走廊中的绿洲主要分布于A河流上游地区 B山麓地带 C冲积扇 D河流出山口6目前河西走廊北部的沙漠加速向南入侵,主要原因是A气温升高,岩石风化增强 B冬季风势力增强C绿洲地带水源枯竭 D降水减少,雪线升高【答案】4、D 5、C 6、C【解析】试题分析:4、流动沙丘的形成环境,必需有强风条件。
2、 个多项式的公共的因式它们的公因式。 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有公因式,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到括号外面,1) ma+( m)(2)4 (4 k)(3)5 0(5 4) ( 、: 将下列各式因式分解:(1) (2)352 3) (4)24 2 先要找出各项的公因式,怎样找出多项式的公因式。 8 和 12 的最大公约数是 (3)中相同的字母有 想一想从例 1
2、85(每科满分都为 100 分),甲同学的成绩没有满分,但每门功课都在 78 分以上;而乙同学有满分科目,也有不及格科目,则他们期中考试成绩的方差情况可能是 ( )A. B. C. = 2 2(2)一组数据 4,14,24 分别以 、 、 为权的加权平均数是 ( 12316)A. 14 B. 11 C. )一组数据有 3 个 2、4 个 3、5 个 4,这组数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分别是 (
理由。 学生回答: 学生描述自己见过的自行车样式 (学生自由回答 ) 学生欣赏自行车的图片 如果学生回答其它的交通工具,如公交、摩托车等,教师应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然后介绍自行车,把学生的思路转到本课。 ,请同学们把自行车各部分的线条对比一下,你发现了什 么。 ,你打算怎么画。 把你的想法和大家交流一下。 谁来说说。 ,强调绘画步骤,提出作业要求。 三、学生实践,教师巡
的来历据说是为了纪念历史上的民族诗人屈原,当年楚人因为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一直追至洞庭 湖,还不见踪迹,而这便成了 ”龙舟竞渡的起源。 同时人们 还煮了许多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久而久之,每年农历五月五,人们都用赛龙舟吃粽子来纪念屈原。 ” 提问:同学们知道端午节还有什么习俗吗。 “端午节小孩佩戴香囊 ,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
4、总人口达 ,人口问题凸显。 读下图(图 2) “第六次人口普查性别比例图”和下表(表 1) “2014生人口情况表” , 完成 6。 6读图 2 和表 1,图表中反映出了A、男女比列失衡和出生率降低 B、男女比例不平衡和人口老龄化C、男女比例失衡和出生人口降低 D、性别歧视增加和预期人口减少7表 1 中“2015 预期人口”最可能受下列某些因素的影响,不包括二胎正式放开 0口比例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