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Ⅱ卷)高考地理冲刺卷 01(教师版) 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2、业 占 比 第 二 产 业 占 比 第 三 产 业 占 比 中 国 美 国 欧 盟 日 本 6562万 12000 年后中国成为“世界工厂” ,国 20 至 29 岁的劳动力已由 1990 年的 减到 2005 年的。 果中国要从第一产业释放更多的劳动力,案】 表格可知,我国第一产业劳动人口所占比重较大;精耕细作会占用更多劳动力;发展休闲农业、集体农场对于解放农村劳动力作用不大;只有实行农业机械化生产,让机器生产代替劳动力,可以从第一产业释放更多的劳动力,故选项 A 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人口的数量变化、农业区位因素。 在台湾学界,迁徙的紫斑蝶以及它们聚集越冬的山谷称之为“紫蝶幽谷” 5、为选考题,考生根据需求做答。 成下列问题。 (22 分)材料一:新疆的博斯腾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 河水补给占入湖水总量的 蒸发占出湖水总量的 6045,但蒸发总量有上升的趋势。 湖区水位季节变化很大,但近年有减小的趋势。 湖区内湖陆风现象较显著(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 24 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 多年平均数据显示,博斯腾湖夏半年陆风转湖风的时间为上午11,比冬半年提前两小时左右。 材料二:博斯腾湖区域图和湖区湖陆风风速月变化图。 (1)结合材料,分析博斯腾湖水位季节变化减小的原因。 (8 分)(2)根据材料,找出博斯腾湖湖陆风最弱的月份,并分析原因。 (8 分)(3)夏半年陆风 6、转湖风的时间比冬半年早的原因。 (6 分)【答案】(1)夏季为湖泊丰水期,由于全球变暖,冰川退化,导致入湖河水减少;气温升高,导致湖水蒸发加剧;人类经济活动过度引用入湖河水,使入湖河水减少,丰水期水位下降。 冬季枯水期水位变化不大,致使博斯腾湖水位季节变化减小。 (8 分)(2)冬季(2 分) 冬季博斯腾湖湖水量最小,湖陆热力性质差异最小;冬季湖面结冰,湖陆温差小;冬季太阳高度角小,昼长短,湖区获得的热量少,湖陆温差小;靠近冬季风源地,冬季风强劲,湖陆风不显著(任答对 3 点 6 得分)(3)夏季,日出较冬季早,陆地升温时间早;太阳高度角较冬季大,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大,陆地升温快;湖泊水量较冬季大 9、类型:热带沙漠气候(答亚热带沙漠气候也可)(2 分)原因:夏季受副高影响,降水较少(2 分);冬季受西风带影响,降水较多。 (2 分)(2)死海附近气温很高,湖水蒸发量大;气候干燥,降雨量少;湖面低,河水只流入,不流出,河流携带的盐分大量积累在湖中。 (任答两点得 4 分)(3)原因:约旦河两岸人口增加,大量引河水灌溉,流入死海的水量减少;死海周边国家引湖水晒盐,也导致湖水减少;全球变暖,蒸发量增大。 (任答两点得 4 分)危害:使死海周边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湖床裸露,盐滩荒漠面积扩大,风沙将会加剧;对当地旅游业带来很大的冲击,影响沿岸国家经济的发展;不利于晒盐等产业的持续发展。 (任答三点得 6 10、分) (4)死海位于东非大裂谷带的北部(2 分);随着板块的不断张裂,附近海域的海水涌入,使死海面积扩大。 (2 分)【解析】试题分析:(1)读右图,根据图中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分析,图示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少雨,气候类型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或亚热带沙漠气候。 该地夏季受副高影响,降水较少。 冬季受西风带影响,降水较多。 但该地全年降水量少属于沙漠气候。 (2) 从水循环的角度看,死海附近气温很高,湖水蒸发量大。 气候干燥,降雨量少。 湖面低,河水只流入,不流出,河流携带的盐分大量积累在湖中,没有排盐的通道,最后导致盐度很高。 (3)约旦河两岸人口增加,大量引河水灌溉,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加,流入死海的水量减少 11、。 死海周边国家引湖水晒盐,加快了湖水蒸发,也导致湖水减少。 全球变暖,蒸发量增大。 所以死海面积不断减小。 死海面积减小的影响,主要从生态环境,旅游业和区域经济发展角度分析。 使死海周边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湖床裸露,盐滩荒漠面积扩大,风沙将会加剧。 对当地旅游业带来很大的冲击,影响沿岸国家经济的发展。 不利于晒盐等产业的持续发展。 (4)根据板块构造理论,死海位于东非大裂谷带的北部,属于板块张裂地带,是板块生长边界。 随着板块的不断张裂,附近海域的海水涌入,将使死海面积扩大。 考点: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及成因,死海面积缩小的原因及危害,板块构造理论。 请考生在第 42、43、44 三道题地理题中任选一题做答,。(新课标Ⅱ卷)高考地理冲刺卷 01(教师版) Word版含解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