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原子》参考教案1内容摘要:

1、最新海量高中、“解剖”原子【教学内容】:剖原子沪科粤教版 物理 八年级 第十章 第3 课 (1 课时)【教材分析】:教材按照从小到大,由微观到宏观的顺序编排,前两节在于引导学生从微观上初步认识物质的组成分子的概念与原子的组成,教材中重视介绍人类探索粒子和宇宙的历程,并预示这种探索将不断深入。 【学情分析】: 本章涉及较多现代物理知识,所需基础知识较多,但本章教学要求不高,因此,教材中较多采用以图代文的呈现方式。 形象生动,简明扼要,不仅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也给教师在组织教学时有更多选择和发挥的余地【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2)知道分 3、库一、新课引入:我们已知分子是一种微小粒子,答案是肯定的 ,就可得到比水分子更小,性质与水不同的两种粒子 氢和氧,课本图 5a)此引出课题:解剖原子. 二、新课教学:1、 电子的发现1897 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并认为一切原子中都含有电子,以及科学家们发现了放射性物质以后,人们开始揭示原子内部的秘密。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第 100 页电子的发现 一段, 指出历史上汤姆生正是从这些实验中发现了新粒子一一电 子,并指出它带负电荷。 2、 汤姆生模型与卢瑟福原子结构模型展示课本图 5a),介绍汤姆生原子模型,你认为这种原子模型合理吗?1909 年卢瑟福指导他的两个学生(盖革与马斯登)在曼彻斯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