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卷)高考地理冲刺卷 06(教师版) 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4、对。 读图中数值的分布可以看出西北地区亏损量大,D 对。 故选 B。 外围等值线数值为 0,与其相邻的两条线分别为 0 和 500,说明甲处数值小于 0(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但是不会低于一个梯度(图中相邻等值线数值差 500) ,所以为选 D。 田作物用水量受作物品种、耕作制度、土地性质等影响,甲处位于云贵高原地区,水田农业,主要种植水稻,需水量大,岩溶地貌,下渗强烈,地表水缺乏,热量条件好,一年两熟,正确,而滑坡、泥石流灾害与水分盈亏关系不大,错。 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等值线的判读与应用。 下图为“某城市星期日 9:000 百度热力地图(利用个人智能手机定位来显示人流聚集区) ”,值越高人越密集 7、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4 年,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已经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以疏解首都面临的巨大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压力。 京津冀地区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巨大的开发潜力,未来三年三地将携手打造京东休闲旅游区。 材料二:天津市工业布局规划(2008中提出, “重点发展大型装备、石油化工、现代冶金等产业,打造国家级装备制造和石油化工产业基地”。 随着滨海新区的发展,天津滨海新区逐步成为国际性集散枢纽港、世界级重化工业基地以及国家重化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区等。 长芦盐场位于渤海沿岸,是我国海盐产量最大的盐场。 (1)滦河上游自然保护区是华北地区最重要的“野生动植物基因库” ,简述其形成的主要自然条件。 (8 分)最新 10、暖湿气流交锋影响,出现了“雨凇”的天气。 “雨凇”是天空洒下的冷雨,一接触树枝、电缆、屋脊等,便迅速冻结成晶莹的冰层。 图 13 为江汉平原附近区域图,图 14 为当地此次雨凇形成的气温垂直分布图。 材料二 20 世纪 50 年代,在能源奇缺背景下,周恩来总理提出以秦岭、淮河为界,来划定北方集中供暖区,划定理由是多年日平均气温稳定 5的日数 90 天被界定为集中供暖的地区。 近年来,每逢供暖期,呼吁“南方集中供暖”的话题都会成为热点。 据了解,北方墙体砖层厚度一般为 37 厘米,俗称“三层砖” ;南方墙体厚度一般为 24 厘米,俗称“两层砖”。 图 15 为 20072020 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统计图。(浙江卷)高考地理冲刺卷 06(教师版) Word版含解析
相关推荐
和 《 郊区老法庭 》(Old Court Suburb,1855)里面。 亨特有着伯乐的眼光 ,是他发现了雪莱和济慈的创作天才 ,他对济慈的早期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晚年的亨特和狄更斯、卡莱尔和布朗宁都是好友。 一、初步浏览,整体把握 :全文 1179字,请在 3分钟内快速浏览完毕,并能口头概括文章大意。 :作为 杂文 的代表,本文在选材上有何特色。 留心处处皆学问, 生活事事皆文章。 二
1、最新海量高中、“解剖”原子【教学内容】:剖原子沪科粤教版 物理 八年级 第十章 第3 课 (1 课时)【教材分析】:教材按照从小到大,由微观到宏观的顺序编排,前两节在于引导学生从微观上初步认识物质的组成分子的概念与原子的组成,教材中重视介绍人类探索粒子和宇宙的历程,并预示这种探索将不断深入。 【学情分析】: 本章涉及较多现代物理知识,所需基础知识较多,但本章教学要求不高,因此
6、,这样做的原因是_。 (6)实验时若用 25.2 入的浓硫酸是足量的,反应结束时继续通入 得处装置的质量增加 11.3 g,则本实验的 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答案解析1.【解析】选 A。 容量瓶只能用于配制溶液,故 A 项正确;将二氧化硫通入到紫色石蕊试液中,试液只变红,不褪色,故 B 项不正确;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应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小烧杯中称量, 故 C 项不正确; 试管、蒸发皿
.求二次函数解析式 . 【分析】由于抛物线与 x轴的两个交点为 A( 2, 0), B( 1, 0),可设解析式为交点式: y=a(xx1)(xx2). 解: A( 2, 0), B( 1, 0)在 x 轴上,设二次函数解析式为 y=a(x+2)(x1).又∵图象过点 C( 2, 8),∴ 8=a(2+2)(21),∴ a=2,∴ y=2(x+2)(x1)=2x2+2x4.
3、. 陡崖【答案】3、C 4、值线图,温度、海拔高度的关系,阴坡、阳坡的差异。 下图为世界某岛屿示意图,该岛屿周围海域常年烟雾弥漫,但随着北极航线的开通和对该岛屿的开发,拟建设一大型港口。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最新海量高中、 )A. 低矮灌木 B. 草原 C. 针阔混交林 正确的是( )A. 寒流经过,易使水汽凝结 B. 西风带来暖湿气流C. 岛屿附近水汽充足 D. 寒暖流交汇【答案】
1、最新海量高中、“解剖”原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原子的核式结构,知道原子是比分子更小的微粒,知道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了解原子核内还有质子和中子。 2、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并认识到这种探索将不断深入。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媒体课件帮助同学们观察或分析前人所做实验的结果,沿着科学家探索原子结构的历程,应用猜想、实验、模型等方法,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及原子核的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