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升高衔接教材-初高中化学衔接暑期教程》序言 Word版内容摘要:
2、、独创性二、高中化学教材知识体系简介根据高中化学模块课程的性质,可以将其分为必修模块课程和选修模块课程。 必修模块课程包括两个课程模块:化学 1(必修)和化学 2(必修);选修模块课程包括六个课程模块:化学与生活(选修 1)、化学与技术(选修 2)、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3)、化学反应原理(选修 4)、有机化学基础(选修 5)和实验化学(选修 6)。 必修模块课程是为全体学生开设的课程,是基础;选修模块课程是必修模块课程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 (见图 1)图 1 高中化学课程模块关系其中,化学 1(必修)和化学 2(必修)分别为高一上、下学期开设,化学反应原理(选修 4)为高二上学期开设,化学与技术(选 3、修 2)、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 3)、有机化学基础(选修 5),各个高中学校会根据自己学校特点选择这三本书中的一本或多本进行开设。 在内容设置上,初高中在学科知识的安排上进行了如下的课程设计,(见表一)表一:初高中化学内容设置对比阶段分类初中义务教育阶段 高中必修模块 高中选修模块实验 科学探究认识化学科学化学实验基础实验化学元素化合物 身边的化学物质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有机化学基础高中教材必修模块选修模块化学 1(必修) 化学 2(必修)社会类 学科类化学与生活(选修 1)化学与技术(选修 2)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 3)化学反应原理(选修 4)有机化学基础(选修 5)实验化学(选修 6)最新 5、内实验操作时需防液体倒吸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有时还需水、煤油、苯进行液封实验药品通常进行密封保存化学实验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用物质的量浓度表示溶液组成用质量分数表示溶液组成 化学计算分类法 酸、碱、盐、氧化物的分类分散系是由分散质和分散剂组成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胶体也具有吸附作用 活性碳具有吸附作用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在制取氢氧化亚铁时,必须将胶头滴管伸到液面以下滴入,防止氢氧化亚铁被氧化胶头滴管在滴加试剂时,不能把滴管伸到试管内第二节离子反应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有难溶物质、挥发性物质或难电离的物质生成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有沉淀析出、有气体放出或有水生成从化合价升 7、较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氢氧化铝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也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金属氢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碱性氧化物常见合金的重要应用常见金属合金(组成)以及合金性质的变化。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三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合金钢的分类及应用钢铁制品的锈蚀基本方法。 元素及其化合物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硅酸盐工业的介绍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漂白作用可能发生氧化反应、化合反应、吸附作用,有些是化学变化物质颜色褪去是发生吸附作用的物理变化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二氧化硫也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继续通入过量二氧化硫,溶液恢复澄清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继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溶液恢复澄清 9、此,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主要是记忆,重现,简单模仿。 高一化学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高中是以抽象思维为主要特征的学习,需要学生学会分类、归纳、推理、类比、联想、归纳、总结等,要理解性地记忆,更加重视实验,要注重阅读习惯、表述规范、实验规范等习惯的养成,注重主动质疑的能力,培养总结反思的习惯。 3. 思维方式上的衔接初中化学教学主要侧重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高中化学教学是高考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具体体现,集中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四个方面。 所以,高中阶段学生要习惯于使用分析推理、简化归纳,形成抽象思维、 、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的思维模式。 思维能力的发展必须 10、遵守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平时可以通过多方法、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培养发散思维。 通过一题多变或多题一解,培养逆向。 四、高中常用科学方法简介在初中课标重视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探究活动要素的基础之上,高中进一步加强了科学方法的学习要求,更加突出了化学学科的研究特点和研究方法。 便于在学习中使用,选择一些高中化学常见的科学方法,供研究和参考。 (见表三)表三:高中常用科学方法类 别 名 称 定 义 方法举例观察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和描述客观对象的方法直接观察间接观察获取科学事实的方法 实验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通常是科学仪器和设备),在人为控制或模拟自然现象的 12、法分析把整体分解为部分,或把复杂事物分解为简单要素,或把过程分解为阶段,或把动态凝固为静态来研究的思维方法综合与分析相反,把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种因素结合起来,动态地考察对象的思维方法假说根据科学原理和事实,对未知的新事实作出的假定性说明模型通过研究模型来解释原型(被模拟的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的方法理想模型物理模型数学模型构造科学理论体系的方法科学理论是系统化了的科学知识体系,它用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完整地反映客观对象的本质及其规律在化学实验方面,高中化学必修课程不仅针对实验技能提出了具体的学习内容和要求,而且将化学实验作为化学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出了一系列明确的发展性要求。 因此,高中化学从科学本身的视角对待化学问题,必然依赖科学方法作指导,这是必要的也是唯一的途径。 综上所述,本书既可作为初高中化学衔接教材,又可作为高中学生用于高中自主学习的辅助读物。 希望本书在暑假里能给你打开一扇窗,领略高中化学的风采,体会自主学习带来的快乐。《初升高衔接教材-初高中化学衔接暑期教程》序言 Word版
相关推荐
代数的五次方程式的理由 》 进入清华大学( 4年) 1937年夏天 1941年 从美国动身回国 1957年 开始把优选发应用于工农业生产 1930年 1932年秋 由英国留学回国 完成第一部著作 《 堆垒素数论 》 手稿 1950年 2月 出版 60万字的 《 数论导引 》 1958年以后 华罗庚生平故事概略: 以“出名”为开始 倒叙 避免平铺直叙和波澜不兴 设置悬念,引出下文 引文
4、;该地图是针对手机定位数据,不能进行交通方式选择与行程规划,故 D 项错误。 5中西部地区短途客流的增加反映其经济水平的提升,故 B 项正确;图示时间段为腊月二十八,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文化因素,故 C 项错误;人口从北京、上海等东部城市流出,是返乡过年,与逆城市化无关,故 D 项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旨在考查 3S 技术的应用
2、多的年份大约是 ( )A1980 年 B2000 年 C2015 年 D2025 年2从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劳动人口一直维持低增长甚至向负增长转变的原因是 ( )A出生率长期处于较低的水平 B老年人口数量大幅增长C少年儿童人口数量大幅增长 D劳动年龄人口的死亡率升高3. 2015 2025 年我国劳动人口数量的变化将会造成 ( )A老龄人口增加 B企业用 T 成本上升C少儿比重上升
1918年10月,受聘为苏联科学院院士。 1922 ——1933创作长篇小说 《 母与子 》。 1942年发表 《 甘地传 》。 1938年回故乡,写 《 回忆录 》。 1944年12月30日,逝世于克拉姆西。 早期创作的剧本有: 《 圣路易 》 、 《 群狼 》 、《 理性的胜利 》 高尔基与罗曼罗兰 结构 高师的教育 (五个特点) 在高师的学习 在高师的同窗好友 个人才华和人生选择
3、4)物质的量(n)、质量(m)、摩尔质量(M)之间的关系:n质的量、摩尔质量、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之间的关系:n 验探究例19 世纪中期,某化学家为了测定元素 X 的摩尔质量而选择了如下的方法:他制备了含有元素 X 的四种化合物 A、B、C、D,并测定了每种化合物中 X 的质量分数。 在 250时,四种化合物都是气态。 将它们分别转移至预先抽成真空的四个等容积的烧瓶中
2、由同种(或一种)元素组成的 ,例如:氧气(液氧) 、水银、液氯。 (6)化合物:由 种或 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例如:氯化氢、氨气。 (7)氧化物:由 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 元素的化合物, 例如:水、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8)有些食品的包装袋中有一个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 ,其主要成分是生石灰(。 生石灰属于哪种类别的物质。 生石灰可作干燥剂的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