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春浙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内容摘要:

式进行表现。 3.体验纸版画创作的乐趣,善于发现并表现生活中的美。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大自然中生长着各种各样的植物,它们蕴藏着无穷的力量,充满了无限的生机。 这些千姿百态的植物不仅给我们提供了美好的生活环境,也给我们带来了精神上的愉悦。 它们让大地 生意盎然,更是大自然赋予我们人类的瑰宝。 因此,让学生从美术角度和美术表现方式等方面对植物进行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科书提供了一组不同时期的植物的图片。 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了解有关植物的生长规律,认识植物的个性化特征,发现植物细节的美,从中感受植物的勃勃生机。 通过赏析画家王琦的作品《古墙老藤》,让学生进一步感悟画家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表现了植物顽强和旺盛的生命力。 通过同龄 人作品的赏析,又让他们从中明白,纸版画的特性更能表现出植物的立体感和动感。 教科书还提供了用纸版画表现生长的植物 的方法与步骤,图示清晰明了。 教学时,教师可通过直观演示,引导学生用纸版画的形式表现植物之间的前后穿插关系。 创作中要鼓励学生从自己独特的视角出发,抓住植物的形态特征,使用纸版画的不同印制方法表现植物之美,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纸版画制作的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纸版画的造型表现能力。 2.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用纸版画的形式表现植物的生长形态。 难点:抓住植物的形态特征,用纸版画的形式大胆地进行造型表现。 三、教学课时 1 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各式纸材、剪刀、胶水、拓印工具材料(油墨和 滚筒)。 (教师)课件、各式纸材、剪刀、胶水、拓印工具材料(油墨和滚筒及有机玻璃板等)。 教学过程 1.欣赏种子发芽的图片,感受植物勃勃生机之美。 2.出示课题:生长的植物。 3欣赏一组植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进一步把握植物的特征。 4.赏析木版画《古墙老藤》,说说画家是怎样来表现生长的植物的。 5.学习纸版画表现生长的植物的制作方法与步骤。 6.教师示范纸版画表现植物的基本步骤,强调应注意的事项。 7.欣赏同龄人作品,学习作品的优秀之处。 8.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9.展示评价。 第八课 爱书藏书 一、教学目标 1.认识藏书票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了解藏书票的来历、特点及其作用。 2.学会用绘画或纸版画拓印等形式制作藏书票。 3.在藏书票的创作、设计过程中体会艺术创作的快乐,提高审美能力,养成读书、爱书、藏书的好习惯。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本课融 “ 造型〃表现 ” 和 “ 设计〃应用 ” 两个学习领域为一体, 主要是让学生认识藏书票,并使学生掌握藏书票的制作方法,让学生去用自己的方法标识自己的爱书。 藏书票是贴在书籍扉页上的小型装饰画,表明书的主人是谁,同时也表达了书籍主人对所藏之书的 珍爱之情。 藏书票大都是以版画的形式表现的。 课本中提供了不少的藏书票供学生欣赏,展现了藏书票的实用和审美双重功能,体现了美术存在于我们生活之中的社会价值。 起源于德国的藏书票,是贴在书籍扉页上的小小装饰画。 翻开书,首先看到一幅与精美的装帧设计相衬的美丽的藏书票,这是藏书票独有的形式美感,对于所爱的藏书能起到装饰的效果。 书签也是读书时经常用到的,既实用又美观。 小小的藏书票、书签的画面虽不大,却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 从内容说,它可以表达藏书者的思想、感情、修养、兴趣;在表现手法上,它可以是写实的、写意的、象征的、 抒情的;在技巧上,它可以运用版画、水彩画、手工等技法;在形状上,也不限于是方,可以是圆,也可以是三角;在色调上,根据个人喜好可以自由创造,只要求对于书籍有美的装饰效果。 藏书票为读书、爱书、藏书人所使用,不仅仅起装饰作用,还标志着藏书者的所有权,表达读书人的心愿,更可使藏书留给后人作为某些方面的研究资料。 本课通过欣赏、制作藏书票活动,更好地培养学生爱读书、爱惜书的思想情感。 如果要学生在没有任何经验与方法的情况下,设计制作一枚藏书票,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学生会手足无措,不知从何开始,会影响兴趣。 所以,必然要引导学生学习创作的思路与兴趣,将藏书票与读书的关系作为学生创作的兴趣与动力,使学生能够学习获取藏书票创作的灵感方法,激发学生按照自己的想象去独立创作,把自己内心的感觉表现出来。 发掘藏书票与读书的关联和意义,更好地培养学生爱读书、爱惜书的思想情感。 2.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藏书票的构成及制作方法,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用吹塑纸板印制或直接绘制。 难点:设计出新颖、独特、富有特殊含义的藏书票。 三、教学课时 1 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藏书票制作材料、用品(教师)课件、示范作品、藏书 票实物展示。 教学 过程 1.导入新课。 创设问题情境:同学们,你们喜欢看书吗。 你最喜欢看的是什么书。 老师和大家一样,也喜欢看书,并且老师把自己喜欢读的书都好好地珍藏起来了。 对你最喜爱的书你用什么办法来保护它。 你有没有想过给你喜爱的书做一个属于自己的标志。 想知道爱书人是怎样做的吗。 (他们会在书内贴上一种小小的标志) 引导学生观察这种小型装饰画,问学生是否知道这种小型装饰画的名字。 这时板书 “ 藏书票 ” ,引出本课内容:爱书藏书。 (教学设想:用设臵悬念的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本课知识的兴趣) 2. 艺术探究。 (1)看一看。 ① 了解藏书票的来历,介绍藏书票的知识。 (出示课件:世界上最早的藏书票是 “ 刺猬藏书票 ” ) 教师进行简单介绍:全球最早的一张 “ 刺猬藏书票 ” ,制作于 1450 年左右,现存于德国伊格勒,故又称 “ 伊格勒藏书票 ”。 此书票为木刻制版,图中是一只口衔野花的刺猬,在落叶上向前徐行。 上端绸带上有一行 “ 慎防刺猬随时一吻 ”的德文,意思是告诫读书者切勿盗书,以免被刺猬刺痛了手。 教师: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藏书票开始传人中国,很快就和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相融合,不少书画文人对藏书票特别钟爱。 这一枚藏书票就是 1935 年发表的中国最早的藏书票之一 —— 关祖章藏书票。 (课件出示中国最早的藏书票—— 关祖章藏书票) “ 关祖章藏书票 ” 是中国最早的藏书票,充满中国古典文化气息。 画面上一位头戴方巾的书生,翻箱倒箧之余,正秉烛展卷,潜心攻读,四周散落大量的线装古籍和卷轴,书籍上还标有 “ 书林 ” 、 “ 易书 ” 字样。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一般出现在什么地方。 有什么用。 教师小结:藏书票是用在藏书上的一种标志,它是将图案与文字 刻在木板上,并拓印成小幅的版画贴于书本封面内页之处,作为藏书的标志。 ② 探究学习 —— 分析藏书票的特点。 欣赏藏书票,提出问题:藏书票作品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征。 a.以方形为主,在 1217 平方厘米以内。 b.图案简洁美观,达到装饰书籍的效果。 c.要刻上 “EXLIBRIS” 字样,原为拉丁文,是 “ 我的藏书 ” 的意思,还要刻上票主(即藏书者)的名字。 d.多选用版画形式,便于拓印。 引导学生欣赏一些随时代发展而发生变化的新作品以及学生作品,交流一下课前搜集的关于藏书票的知识。 (设计意图: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带着问题欣赏与观察,比较、分析,便于学生理解藏书票的结构特点。 ) ③ 欣赏后,先让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总结: a.藏书票的设计要有图案和文字(板书)。 b.图案的设计要紧紧围绕藏书内容,藏书者的兴趣、爱好等,构图上力求简洁明了,内容上讲求主题突出并具有一定的含义。 c.文字可以用中文、英文、拼音等书写,包括设计者的姓名或 “ 藏书 ”等内容,文字简短含蓄。 d.每一枚藏书票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 —— 国际通用标志 EXLIBRIS,并向学生介绍这一拉丁语的意思:我的藏书。 (板书:藏书票的组成:图案、文字、EXLIBRIS) ④ 人们为什么用藏书票来作为自己藏书的标记。 有什么意义。 引导学生讲出藏书票的欣赏价值、装饰 价值、促进阅读的价值等。 (教学设想:这一环节通过先让学生感受作品,组织学生讨论,以此来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认识藏书票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了解藏书票的特点。 从而激活学生的想象思维,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2)印一印。 直观演示藏书票的制作。 我们欣赏了这么多精美的藏书票,你们也一定想让它成为自己书籍的好朋友吧,那就跟我一起学一学、做一做吧。 教师讲解藏书票的纸版画的制作方法(随机出示课件,展示纸版拓印的技法演示): ① 画稿、雕刻。 先在卡纸或吹塑纸上画出自己想设计的图案,画出藏书票的外框,在合适的位臵写上 “ XX 藏书 ” 或 “XX 之书 ” 和国际通用标志 “EXLIBRIS” 字样。 ② 上油墨。 吹塑纸上在印版处涂上油墨。 (也可在彩色颜料中加入几滴洗洁精,利用滚筒滚均匀,上色进行彩印) ③ 覆盖后背面用力磨压。 将图画纸覆盖在印版上,拓印出作品。 ④ 小心揭起,签上印数、姓名和时间,完成作品。 (3)赏一赏。 我们认识了藏书票,欣赏了优秀藏书票作品,也了解了藏书票的不同制作形式,印的种类有粉印、油印、胶印、水印,刻的种类有橡皮刻板、木刻板、金属刻板等。 那同学们想不想动手为自己设计一张藏书票呢。 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籍 ,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说一说自己的创意,然后找几个同学一起来交流。 ① 确定藏书票主题。 通过集体与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探究可根据什么确定自己的藏书票主题。 如依据书的内容、个人喜好等。 ② 说说自己的藏书票的主题,准备用怎样的构思来表现主题,并用铅笔尝试几个小构图,教师对比点评修改后确定构思构图。 设计要求:设计时要尽量做到图形简洁、构思新颖或能代表自己的个性爱好。 ③ 学生选定创作构思构图,用色彩进行描绘或尝试吹塑纸板印,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在本环节教师留给学生更多的想象、创作、表现自我的空间,让学生按照自己的 想象去独立创作,把自己内心的感觉表现出来。 而教师则引导学生去思考,顺着学生的思维去开导、指导、辅导,让学生自我发现、自我探索,帮助学生拓宽想象空间。 做到既要教给学生新的知识,又要对学生做好服务。 ) 3.评价。 (1)各小组选出几幅藏书票参加展示。 (2)作业点评: ① 自评:设计者说出作画意图及对自己的作品是否满意,并说明原因。 ② 互评:学生依照评价标准评判作业。 ③ 最后教师进行点评小结。 (3)根据同学和教师的建议对藏书票草稿进行适当修改。 (教学设想:新课程评价理念更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每个学生设计创作出 来的藏书票都是独特的,这个环节对每个学生抱以热切、积极的期望,并从各个角度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让学生寻找发现他人身上的闪光点,发展学生的潜力) 4.课堂小结。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藏书票的设计和制作,请同学们回去以后选几本自己喜爱的书,精心设计适合它们的藏书票。 并把设计好的藏书票贴在你心爱的书上,让它们变得更加美丽、更加漂亮。 让我们做一个读书、爱书的好少年。 (教学设想:通过课后让他们亲手为自己喜欢的书籍设计制作藏书票,不但培养了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而且还培养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引发学生爱书、读 书、藏书的欲望)。 第九课 奇妙的点彩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点彩绘画艺术特点,简要分析点彩画的基本原理,掌握点彩画的基本技能。 2.在欣赏分析名家点彩画作品的过程中,研究点彩画的各种画法,大胆地尝试,并创作一幅有趣味的点彩画作品。 3.体验和感悟点彩画的艺术之美,激发对美好事物的表现以及创造的欲望。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各种各样的色彩是最能打动他们心扉的,也是最能够引起他们兴趣的美术语言之一。 点彩画派源于法国,是从印象派的光与色彩的原理发展而来,并以 “ 色彩分割 原理 ” 为依据所形成的一种绘画表现形式,又被称为 “ 点彩画法 ” 、 “ 新印象画派 ” 和 “ 分色主义 ”。 其主要是利用不同的纯色点和块并列在一起形成的 画面。 教科书中展示了法国新印象主义画家修拉的《大碗岛的塞纳河之 春》和保罗〃西涅克的作品《纳蒂布港》,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点彩画的主要艺术特征,提高研究点彩画的兴趣。 而且通过学习了解简单的点彩画,让学生初步接触点彩,知道点彩的特点及简单技巧。 教科书中还列举了不同种类的色点混合的效果,提示学生也可以根据表现内容的需要,运用不同的色点来表现色调, 丰富学生的表现力。 2.重点、难点。 重点:明白点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使用点彩的方法完成一幅点彩画。 难点:能够使用点彩的方法创作相对完整的作品,丰富表现手段。 三、教学课时 1 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水粉画颜料、大中小号画笔、调色盘、小水桶、抹布、铅画纸等。 (教师)画在透明塑料片上的黄色色点苹果、画在铅画纸上的蓝色色点苹果、课件、学生作业、水粉颜料、画笔、调色盘、笔洗、抹布、铅画纸等。 教学过程 1.魔术导人,激发兴趣。 (1)教师变魔术。 先出示苹果教具:蓝色色点苹果和黄色色点苹果。 将它们叠在一起,请学生仔细观察,看到 了什么奇特的现象。 (变出了一个绿苹果) (2)共同探讨,寻找谜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