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粤教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第2单元第7课白居易诗四首内容摘要:

【答案】 这两句诗既是那些深受灾难的平民百姓在发 出愤怒的呼喊 , 也是深刻了解人民痛苦的诗人对那些残暴官吏的强烈斥责。 3 . 诗的开始一直采用第三人称 , 为什么 “ 剥我身上帛 , 夺我口中粟 ” 突然使用了第一人称 “ 我 ”。 【答案】 诗人难抑愤怒之情 , 改第三人称为第一人称 , 改用 “ 杜陵叟 ” 的口气 , 直接痛斥了那些为自己升官发财而不顾百姓死活的 “ 长吏 ” , 同时增加了叙事的真实性 , 更能打动读者。 4 . 如何看待诗的最后 “ 不知何人奏皇帝 ” 八句中皇帝的 “ 下诏免税 ” 做法。 试结合背景探究。 【答案】 最后八句诗写皇帝得知灾情而下诏免税。 表面上是歌颂了皇帝的仁德 , 实际上语含讽刺 , 矛头直指最高统治者。 无论是官员们的 “ 求考课 ” ,还是 “ 里胥 ” 等到 “ 十家租税九家毕 ” , 都是统治者们惯演的把戏而已: “ 帝心恻隐 ” 是虚伪的 , 而用考课的办法鼓励各级官吏搜刮更多的民脂民膏却是真正的目的。 5 . 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答案】 白居易的这首诗歌语言质朴无华 , 浅显易懂 , 平易近人。 三言 、五言 、 七言句式交错使用 , 而韵脚转换自然 , 读之朗朗上口。 鉴赏古诗词的语言 —— 语言特色 古代诗歌语言的风格特色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清新,有的古朴;有的绚丽多彩,有的质朴无华;有的语言明朗,有的却含蓄;有的平易近人,有的却险怪奇特。 鉴赏语言特色,就是对诗歌语言的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进行赏析。 不同诗人的作品,或者同一诗人不同的诗歌,往往呈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 鉴赏语言特色,也就是对诗歌语言的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方面的赏析,要记忆一些常用术语,如沉郁顿挫、绮丽典雅、清新质朴、简洁明快、雄奇奔放、悲慨沉郁等,以便表述恰当,答题规范。 设问方式: 1 . 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2 . 这首诗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 3 . 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 解题方法: 1 . 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如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简练生动等。 2 . 结合有关诗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是如何体现的。 3 . 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 . 按题目要求拟写答案。 [ 名句 鉴赏 ] 昨日里胥方到门,手持敕牒榜乡村。 【鉴赏】 当那些受灾的农民们典桑卖地, 勉强凑够赋税以后,里胥们方才到门贴出了免税的公文。 农民们受了皇帝的口头恩惠,并未得到任何实际好处。 但皇帝的 “ 恩典 ” 毕竟还是要领的,这真是莫大的讽刺。 问刘十九 [ 常识 速览 ] [ 探背景 ] 此诗作于元和十二年 (817)。 诗人因遭权贵诬陷 , 被贬江州 ( 今江西九江 ) 司马。 从此诗人在严酷的政治斗争中消沉起来 , 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 刘十九 , 名不详。 作者另有《刘十九同宿》诗 , 有句 “ 唯共嵩阳刘处士 ” , 可知其为河南登封人。 有人以为即隐居庐山的刘轲。 十九 , 兄弟间的排行。 [ 文本 精析 ] 1 . “ 红泥小火炉 ” 在全诗中 有什么作用。 试分析。 【答案】 这句诗中的两个事物 “ 红泥 ”“ 火炉 ” , 构成了一个温馨场景 ,对饮酒环境起到了渲染色彩 、 烘托气氛的作用。 酒已经很诱人了 , 而炉火又增添了温暖的情调。 2 . 诗的最后一句有什么妙处。 试赏析。 【答案】 最后以 “ 能饮一杯无 ” 问句 结尾 , 轻言细语 , 问寒问暖 , 贴近心窝 , 溢满真情。 用这样的口语入诗收尾 , 既增加了全诗的韵味 , 使其具有空灵摇曳之美 , 余音袅袅之妙;又创设情境 , 给读者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 3 . 这首诗表情达意主要靠哪几个意象的组合来完成的。 这些意象组合有什么效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