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粤教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第2单元第12课咏史诗三首内容摘要:

【答案】 诗人由陈琳得遇曹操而联想到远在邺都的铜雀台 , 猜想当年是何等显赫的铜雀台如今也一定是独对黯淡的暮云了。 这既是对曹操这位识才爱才惜才明主的追思 , 也是对那个重才时代的向往。 而 “ 铜 雀荒凉 ” 正象征着一个重才时代的永远消逝 , 诗人对身处弃才毁才时代之憎恶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联想和想象 联想: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 如: “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 贺知章《咏柳》 ) 诗人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运用巧妙的比喻,塑造出一个别具浪漫色彩的新颖形象,一改杨柳抒离情的象征义。 想象: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的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 想象是依托已知形象进而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的一种艺术手法。 如: “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 ( 刘禹锡的《望洞庭》 ) 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 想象和联想多为浪漫主义诗人所采用。 如李白常把现实与梦境、仙境,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打成一片,他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以飞越的神思构写全诗,诗人的想象犹如天马行空,所描绘的梦境、仙境,正是他所向往追求的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 “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 都是奇思遐想与自然天真相结合的神来之笔。 大胆丰富的想象也常表现为夸张手法的运用。 所谓夸张即故意地对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的描写,借以表达诗人异乎寻常的情感。 在浪漫主义诗歌中,夸 张的手法随处可见。 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 该句就运用了夸张和烘托的写法来表现天姥山的巍峨高峻。 又如李贺的《梦天》 “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 在诗人的眼中茫茫中国大地上的九州成了微不足道的尘烟九点,浩渺无边的东海成了杯中之物,通过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抒写了诗人对人事沧桑的深沉感慨。 设问方式: 1 . 诗中运用了联想和想象手法,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2 . 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解题步骤: 1 . 准确指出诗中用了联想或想象手法。 2 . 结合诗句阐释怎样使用了这种手法。 3 . 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3 . 尾联中诗人为什么心生 “ 惆怅 ”。 【答案】 文章无用 , 怀才不遇 , 诗人欲弃文投军 , 但时代不同 , 投军又能有什么机遇呢。 无怪诗人临风惆怅 , 黯然神伤了。 [ 名句 鉴赏 ]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 【鉴赏】 颔联是全篇寄寓之意所在。 “ 词客 ” ,指以文章名世的陈琳; “ 识 ” ,这里是真正了解、相知的 意思。 这里所蕴含的感情是复杂难言的:既有对自己才华的自负,也有与陈琳虽隔数代但异代同心、惺惺相惜之意。 这里是说诗人怀才不遇且知音难觅,只能向早已作古的前贤倾诉,这是多么寂寞悲凉的心境。 “ 霸才 ” ,犹言盖世超群的才华,应是诗人自指。 陈琳遇到了曹操那样礼贤下士、豁达大度的主帅,应是 “ 霸才有主 ” ,而诗人恰好相反,接下来着一 “ 怜 ” 字,意为欣羡之意,正是水到渠成,二人处境多么之不同,其中有对比,流露了自己生不逢时的深沉感慨。 [ 素材 应用 ] 1 . 课内素材 温庭筠虽 才华横溢,以词赋知名,但却屡试不第。 有人评论说因其才高而为权贵所嫉,又有人传温庭筠传舍遇到微行至此的宣宗,因不识其为皇帝而傲语诘之。 有人曾这样评价他 “ 凤凰诏下虽沾命,鹦鹉才高却累身 ”。 当时的权贵可以排挤、压制温庭筠,却压制不住温庭筠的才华,虽仕途多舛,但终成为文学史上千古不朽的词人。 【应用角度】 这则材料从温庭筠的经历看,可用于 “ 露与藏 ”“ 低调做人,才高累身 ” 等话题;从他的成就看,可用于 “ 忘记与铭记 ”“ 面对苦难永存希望 ”“ 人生无绝境 ”“ 不断地开始,定会成就辉煌人生 ” 等话题。 2 . 热点素材 长沙将投资上亿元 恢复贾谊故居明清原貌 潇湘晨报讯 位于长沙市太平街与解放路交界处的贾 谊故居,从昨日开始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慕名而来的游客。 据悉,这已经是贾谊故居的第三次修缮了,此次修缮主要 是修复了明清时代的佩秋亭,以及增加了贾谊国画、湖湘 文化等展览内容。 据透露,长沙市还将投资上亿元的资金 将贾谊故居恢复到明清时的原貌。 贾谊故居是他被贬居长沙时的住所,目前的贾谊故居占地面积仅 亩,主要景点有门楼、贾谊井、贾太傅祠、太傅殿、寻秋草堂、古碑亭、碑廊等,其中一 口历时 2 000 多年的古井一直沿用至今,被誉为 “ 天下第一井 ”。 贾谊一直为世人所景仰,而贾谊故居也成为湘楚文化的标本,为此,长沙市决定将贾谊故居的面积扩大 10 多倍,恢复其明清时原貌,并把贾谊故居建成集文物保护、旅游观光和学术研究于一体的文物保护单位。 【媒评文摘】 1. 史料记载,贾谊是西汉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曾任长沙王太傅,其政论《过秦论》对后世影响深远。 贾谊素有 “ 贾长沙 ” 的雅称,位于长沙市天心区太平街的贾谊故居,被誉为 “ 湖湘文化源头 ” ,是长沙作为“ 屈贾之乡 ” 的标志性文化遗产。 —— 新华网 2 . 贾谊与湖湘 文化精神的悲壮气质渊源极深。 贾谊承袭光大了发端于屈原的湖湘迁谪文学,虽感慨个人遭际,但主要强调对人格操守的坚持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贾谊一生,遭际悲壮,事功悲壮。 他少年得志,早早迈入政治中心,有成就千古伟业的时运与才干,却沦为边缘者, 33 岁就郁郁而终。 这与许多湖湘精英的悲壮气质呼应契合。 —— 三湘都市报 [ 佳作 领悟 ] 夜读李贺 张军亭 总喜欢在这弯月如眉时潜心于阅读李贺的诗作,总 感觉只有在这般的氛围里,才能走进他的人生,走进他 诗歌的意境,亦走进他壮怀激情又寂苦无奈的心灵。 我仿佛看到他在田野竹林间骑驴缓行的身影,看到他的目光是怎样穿越历史的烟云,把我带入鬼斧神工的境界。 “ 秦王骑虎游八极,剑光照空天自碧。 羲和敲日玻璃声,劫灰飞尽古今平。 龙头泻酒邀酒星,金槽琵琶夜枨枨。 洞庭雨脚来吹笙,酒酣喝月使倒行 „„” 一曲《秦王饮酒》倾尽对英雄的崇拜怀念,而那出人意外的诡奇,惊天动地的声色,让人几欲失骸如浸梦幻。 “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 那气势之冷凝、陈意之苍峻,那造 境之旷远、喻拟之佳妙,绝非凡夫所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