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23从自由落体到匀变速直线运动内容摘要:
t= v0+ at = ( + 10)m /s = m /s. (2) 汽车匀减速运动, a =- m /s2,减速到停止的 时间 tm=0 - v0a=0 - - s = s > 10 s 所以 10 s 后汽车的速度为: vt= v0+ at = ( - 10)m /s = m /s. (3) 汽车刹车所用时间 t2=v0a2=3 s < 10 s 所以 10 s 后汽车已经刹车停止,则 10 s 后汽车速度为零. 答案 (1) m/s (2) m/s (3)0 借题发挥 在解决直线运动的题目时要善于把运动过程示意图画出来,图示有助于我们思考,使整个运动一目了然,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同学们要养成这个习惯. 【变式 1 】 ( 单选 ) 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 2 m /s ,加速度大小为 1 m /s2,则经 1 s 后,其末速度大小 ( ) . A .一定为 3 m /s B .一定为 1 m /s C .可能为 1 m /s D .不可能为 1 m /s 解析 若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运动,则: v t= v 0 + at = (2 + 1 1) m /s = 3 m /s. 若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反向,物体做减速运动 则: v t′ = v 0 + at = (2 - 1 1) m /s = 1 m /s ,故 C 正确. 答案 C 【典例 2 】 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 v 0 = 5 m /s ,加速度为 a = m /s2,求: ( 1) 物体在 3 s 内的位移; ( 2) 物体在第 3 s 内的位移. 解析 ( 1)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 3 s 内物体的位移 s 3 = v 0 t 3 +12at23 = 5 3 m +12 32m = m . ( 2) 2 s 内物体的位移 s 2 = v 0 t 2 +12at22 = (5 2 +12 22)m = 1 1 m 第 3 s 内的位移 s = s 3 - s 2 = m - 1 1 m = m . 答案 ( 1) 17. 25 m ( 2) 6 .25 m 借题发挥 利用位移与时间关系的公式计算位移时,首先要选出正方向,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各量的符号.同时注意所求的位移是哪段时间的位移. 【变式 2 】 ( 单选 ) 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 v 0 = 2 m /s ,加速度 a =- 2 m /s2,则经过 2 s 后,物体的速度和位移为( ) . A .- 2 m /s,1 m B . 2 m /s ,- 1 m C . 2 m /s,0 m D .- 2 m /s,0 m 解析 由 v t= v 0 + at 得, v t= 2 m /s + ( - 2) 2 m /s =- 2 m /s ,由 s = v 0 t+12at2得, s = 2 2 m +12 ( - 2) 22 m = 0 m 故选项 D 正确. 答案 D 【典例 3 】 有些航空母舰上装有帮助飞机起飞的弹射系统,已知某型号的战斗机在跑 道上加速时可能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 m /s2,当。20xx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23从自由落体到匀变速直线运动
相关推荐
1、最新海量高中、探究滑动摩擦力1、教学目标:知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和滚动时,都会产生摩擦。 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知道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了解摩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教材说明本节主要内容有 :认识生活中的摩擦,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了解增大摩擦与减小摩擦的方法。 摩擦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摩擦力也是我们最常见的力之一。 滑动摩擦力既是本章的重点
系 ” ) 汽车开动后速度由零逐渐增大,而自行车的速度恒定.当汽车的速度还小于自行车的速度时,两车的距离将越来越大.而一旦汽车的速度增加到超过自行车的速度时,两车的距离就将逐渐缩小.因此两者速度相等时两车相距最远,由 v 汽 = at = v 自 得: t=v 自a= 2 s , Δ s = v 自 t-12at2= 6 m 解法二: ( 用数学求极值方法求解 ) 设汽车在追上自行车之前经
2) 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可用 F - x 图象表示,如图 3 - 1- 4 所示. k =Δ FΔ x. ( 3) 适用条件:在弹性限度内. 三、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比较 步骤 力的图示 力的示意图 1 选定标度 ( 用某一长度表示多少牛的力 ) 无需选标度 2 从作用点开始沿力的方向画一线段,根据选定的标度和力的大小按比例确定线段长度 从作用点开始沿力的方向画一适当长度线段即可 3
B 的过程中,此人跑步的路程和位移. 图 1 - 2 - 2 解析 此人运动的路程等于 ACB 所对应的弧长, 即路程 L =34 2π R =34 2 50 m = m 此人从 A 点运动到 B 点的位移大小等于由 A 指向 B 的有向线段的长度,即 x = 2 R = 14 50 m = m ,位移的方向由A → B ,与半径 AO 的夹角为 45176。 . 答案 235 .5 m 70.
2、越来越小C立即静止下来 D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知识点二:惯性4如图 9示,小车在水平面上匀速直线行驶,车厢内水平,光滑桌面上放着物体 m2,m 1车突然停止时,两物体会由于惯性而运动,当它们离开桌面前( )图 9定相撞 B一定不相撞C不一定相撞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5下列事例中,表现出惯性现象的是( )A小车在外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变为运动B在草地上滚动着的足球,越滚越慢
方形的宽是 6厘米。 (注意提醒学生进行检验 ) 三、分层练习 练一练 (要求学生列方程解决问题 ) 1. 长方形游泳池占地 600平方米 ,长 30米 ,游泳池宽多少米 ? 解 : 设游泳池宽 x米。 30 x = 600 x = 600247。 30 x = 20 答 : 游泳池宽 20米。 2. 如图 ,面积为 15平方厘米的三角形纸片的底边长 6厘米 ,这条底边上的高是多少厘米 ? 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