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12时间位移内容摘要:
B 的过程中,此人跑步的路程和位移. 图 1 - 2 - 2 解析 此人运动的路程等于 ACB 所对应的弧长, 即路程 L =34 2π R =34 2 50 m = m 此人从 A 点运动到 B 点的位移大小等于由 A 指向 B 的有向线段的长度,即 x = 2 R = 14 50 m = m ,位移的方向由A → B ,与半径 AO 的夹角为 45176。 . 答案 235 .5 m 70. 7 m ,方向 A → B 借题发挥 位移和路程的计算方法 ① 找出研究过程的初始位置和末位置,则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就是位移. ② 画出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运动轨迹示意图,则实际路径的总长度就是路程. 【变式 2 】 ( 单选 ) 关于质点的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A .位移是个矢量,位移的方向即是质点的运动方向 B .位移的大小不会比路程大 C .路程是标量,路程即是位移的大小 D .当质点做直线运动时,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解析 位移是矢量,其大小等于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的长度,其方向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和质点的运动方向无关;只有质点做单方向的直线运动时,路程才等于位移的大小,如果运动不是单方向,或者轨迹不是直线,则路程要大于位移的大小. 答案 B 【典例 3 】 如图 1 - 2 - 3 所示,一辆轿车从超市出发,向东行驶了 300 m 到达电影院,继续行驶了 150 m 到达度假村,又向西行驶了 950 m 到达博物馆,最后回到超 市,以超市所在的位置为原点,以向东的方向为正方向,用 1 个单位长度表示 100 m ,试求: 图 1 - 2 - 3 ( 1) 在直线坐标系上表示出超市、电影院、度假村和博物馆的位置; ( 2) 轿车从电影院经度假村到博物馆的位移与路程分别为多少。 解析 ( 1) 如下图 ( 2) 轿车从电影院经度假村到博物馆的位移为 x =- 500 m -300 m =- 800 m ,负号表示其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即方向向西.其路程为 l= 150 m + 450 m + 500 m = 1 100 m . 答案 ( 1) 见解析 ( 2) 800 m ,向西 1 1 00 m 【变式 3 】 ( 单选 ) 若规定。20xx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12时间位移
相关推荐
t= v0+ at = ( + 10)m /s = m /s. (2) 汽车匀减速运动, a =- m /s2,减速到停止的 时间 tm=0 - v0a=0 - - s = s > 10 s 所以 10 s 后汽车的速度为: vt= v0+ at = ( - 10)m /s = m /s. (3) 汽车刹车所用时间 t2=v0a2=3 s < 10 s 所以 10 s 后汽车已经刹车停止,则
1、最新海量高中、探究滑动摩擦力1、教学目标:知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和滚动时,都会产生摩擦。 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知道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了解摩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教材说明本节主要内容有 :认识生活中的摩擦,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了解增大摩擦与减小摩擦的方法。 摩擦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摩擦力也是我们最常见的力之一。 滑动摩擦力既是本章的重点
系 ” ) 汽车开动后速度由零逐渐增大,而自行车的速度恒定.当汽车的速度还小于自行车的速度时,两车的距离将越来越大.而一旦汽车的速度增加到超过自行车的速度时,两车的距离就将逐渐缩小.因此两者速度相等时两车相距最远,由 v 汽 = at = v 自 得: t=v 自a= 2 s , Δ s = v 自 t-12at2= 6 m 解法二: ( 用数学求极值方法求解 ) 设汽车在追上自行车之前经
2、越来越小C立即静止下来 D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知识点二:惯性4如图 9示,小车在水平面上匀速直线行驶,车厢内水平,光滑桌面上放着物体 m2,m 1车突然停止时,两物体会由于惯性而运动,当它们离开桌面前( )图 9定相撞 B一定不相撞C不一定相撞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5下列事例中,表现出惯性现象的是( )A小车在外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变为运动B在草地上滚动着的足球,越滚越慢
方形的宽是 6厘米。 (注意提醒学生进行检验 ) 三、分层练习 练一练 (要求学生列方程解决问题 ) 1. 长方形游泳池占地 600平方米 ,长 30米 ,游泳池宽多少米 ? 解 : 设游泳池宽 x米。 30 x = 600 x = 600247。 30 x = 20 答 : 游泳池宽 20米。 2. 如图 ,面积为 15平方厘米的三角形纸片的底边长 6厘米 ,这条底边上的高是多少厘米 ? 解
1、最新海量高中、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牛顿第一定律,并能用语言表述。 理解什么是惯性。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 的过程,认识伽利略 “理想实验”的科学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通过实验和观察活动,体验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形成实事求是、不迷信权威、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 通过学习惯性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