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粤教版语文选修第7课白居易诗四首2内容摘要:

批判 和对人民疾苦的 同情。 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 21 对比阅读: 白居易的 《 轻肥 》 与 《 卖炭翁 》 一样,都是对上层统治阶级罪恶的揭露。 22 卖炭翁 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 翩翩两骑来是谁。 黄衣使者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23 24 自读课文  要求: 1 掌握字音 2 结合注释理解诗句 25 细读诗歌,思考: 诗歌写了哪些人物。 这些人物分别有何遭遇或举动。 26 写作背景 此诗属于 《 新乐府五十首 》 ,自序说是“伤农夫之困”,作于唐宪宗元和三年前后,当时江南和长安周围遭受严重旱灾,诗人时任左拾遗,上疏奏陈民间疾苦,请求“减免租税”,“以实惠及人”。 皇帝批准,并下了 罪己诏 (实际上不过是笼络人心的把戏而已 )。 27 讨论: 如何看待长吏、皇帝、里胥的行为。 长吏: 皇帝: 里胥: 明知天灾不上报,反而急敛暴征,自私自利 皇帝一直等到有人奏报后才下诏 “ 免税 ” ,此前却一直不闻不问,装作不知, 虚假伪善。 办事拖拉,直等到 “ 十家租税九家毕 ” 才慢腾腾地宣布 “ 免税 ” 的 “ 德音 ” , 助纣为虐 28 黄纸放尽白纸催,卖衣得钱都纳却。 范成大 《 后催租行 》 淡黄竹纸说蠲逋,白纸仍科不稼租。 朱继芳 《 家桑 》 白居易是最早,最有力揭穿这种双簧戏的现实主义诗人。 29 再读诗歌,探究: 诗中的叙述人称发生了什么变化。 为什么这么写。 —— 前七句是用第三人称的口吻写,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再现 百姓受灾的 现实。 —— 第八句至结尾, 用第一人称,直抒胸臆,语气强烈 ,写出了封建时代千百万农民的悲惨遭遇和对统治阶级的控诉,也表现 了诗人的激愤之情。 第二人称叙述的优点是,缩短作者和读者,或者 “ 我 ” 与被叙述者之间的距离,有如促膝谈心,使读者感到真实、亲切、自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