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版《大高考》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高考AB卷 专题21 实验与探究 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3、化作用和高效性。 要求写出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回答问题。 实验材料与用具:适宜浓度的 液,蒸馏水, 溶液,氧化氢酶溶液,恒温水浴锅,试管。 (1)实验步骤:_(2)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整个实验中,不同处理的试管中 释放速度从快到慢依次是_。 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 (3)如果仅将实验中的恒温水浴改为 80 C,重做上述实验, 放的速度最快的是_,原因是_。 解析该实验期望达到两个目的:一是验证酶具有催化作用,可通过设置有酶和无酶的两组实验进行研究;二是验证酶具有高效性,结合实验材料,可通过酶与无机催化剂的比较来实现。 因此,本实验需要设置三组:H 2馏水、H 2氧化氢酶溶液、H 2溶液。 由于 5、验 (注:用生理盐水配制X 溶液)。 回答下列问题:(1)某同学要验证 X 的降血糖作用,进行如下实验:选择一批体重相同的正常小鼠,测定_,并将小鼠随机等量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注射适量的_,对照组注射等量的_,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小鼠的_,若_,则表明 2)若要验证一定量的 X 能使患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浓度下降到正常范围,进行如下实验:用_小鼠作为实验组,用患糖尿病小鼠作为对照组 1,用_小鼠作为对照组 2;实验组注射_,对照组 1、2 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一定时间后若实验组和对照组_的血糖浓度均在正常范围内,而对照组_的血糖浓度高于正常范围,则表明一定量的 X 能使患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浓度下降 7、血糖浓度下降到正常范围,所以实验组要选择患糖尿病的小鼠。 欲判断血糖浓度是否降到正常范围,在设置对照组时,应设置患糖尿病小鼠及正常小鼠两组,所以对照组 2 应为正常小鼠。 在实验过程中应给实验组注射一定量的 X 溶液,给对照组 1 和对照组 2 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一段时间后若实验组和对照组2 的血糖浓度均在正常范围内,而对照组 1 血糖浓度高于正常范围,则说明物质 X 能使患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浓度下降到正常范围。 答案(1)血糖浓度 X 溶液 生理盐水血糖浓度 对照组血糖浓度不变,实验组血糖浓度下降(其他合理答案也可)(2)患糖尿病 正常一定量的 X 溶液(或 X 溶液) 21B 卷地方卷教材基础实 10、呈紫色,不同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小不同,质壁分离的位置、程度并不一致,A 正确;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时,不能观察到核糖体,B 错误;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时,洋葱根尖伸长区高度分化,细胞长,液泡大,分生区细胞分化程度低,呈正方形,染色体经龙胆紫染色后呈紫色,形态清晰,但少数细胞处于分裂期,呈紫色,C 错误;线粒体需染色后才能观察到清晰的形态且酵母菌无大液泡,D 错误。 答案2015山东卷,3)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3 g/糖溶液中,水分交换平衡后制成装片观察质壁分离过程解析色素分离时,若滤液细线浸入层析液,不能分离出各色素带,A 错误;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中,若诱导大蒜 12、是溶解有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C 错误;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细胞必须保持活性,碱性环境会破坏细胞活性,D 错误。 答案2015江苏卷,23)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与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多选)( )液,物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加热变蓝说明有目的 生解析A 项对,组织切片中如果含有脂肪,滴加苏丹 染液,显微观察会发现橘黄色颗粒;B 项错,斐林试剂的使用需水浴加热;C 项对,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说明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细胞有活性;D 项错,加入二苯胺试剂,加热变蓝说明有 不一定是目的 案2014四川卷,4)下列有关实验方法或检测试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良苯酚品红染液是对染色体进行染色的优良试剂,A 正确;健那绿染液是对活细胞中线粒体进。2017版《大高考》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高考AB卷 专题21 实验与探究 Word版含解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