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版《大高考》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高考AB卷 专题13 生物的进化 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3、)豹的某个栖息地由于人类活动被分隔为 F 区和 T 区。 20 世纪 90 年代初,F 区豹种群仅剩 25 只,且出现诸多疾病。 为避免该豹种群消亡,由 T 区引入 8 只成年雌豹。 经过十年,F 区豹种群增至百余只,在此期间 F 区的()因) 富)题意可知 F 区和 T 区的豹没有生殖隔离属于同一物种;T 区和 F 区由于人类活动存在地理隔离,所以两地区豹种群基因库存在差异,在 F 区豹种群仅剩 25 只且出现诸多疾病时,引入 T 区雌豹后,种群数量增加明显,表明其遗传衰退现象得到遏制,故其遗传多样性增加,A 正确;B 项强调的是后代性别比例,引入的 T 区豹会引起后代个体存活率产生差异,没有迹象 4、表明其子代不同性别生存状况有差异,所以后代的性别比例并不会受影响,于没有生殖隔离,两个区的豹仍属于同一物种,所以并未影响物种丰富度,C 错误;由于 T 区豹的引入增加了 F 区豹基因多样性,所以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一定发生了改变,D 错误。 答案2014江苏,8)某医院对新生儿感染的细菌进行了耐药性实验,结果显示 70%的致病菌具有耐药性。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加了致病菌的耐药性最新海量高中、致耐药菌形成解析抗生素对细菌起选择作用,并非导致突变的因素,变异在前选择在后,A 错误;细菌是否变异与是否接触过抗生素无关, B 正确;病菌的耐药性与免疫球蛋白是否存在无关,C 错误;耐药菌的形成是基因突变 5、所致,与是否接种疫苗无关,D 错误。 答案2014四川理综,5)油菜物种甲(2n20)与乙(2n16)通过人工授粉杂交,获得的幼胚经离体培养形成幼苗丙,用秋水仙素处理丙的顶芽形成幼苗丁,待丁开花后自交获得后代戊若干。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观察到 36 或 72 而戊不是新物种解析秋水仙素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加倍,A 错误;丙的染色体数为 18 条,用秋水仙素处理顶芽形成幼苗丁,并不是所有细胞的染色体都能加倍,在幼苗丁细胞分裂后期,可观察到:不加倍的为 36 条染色体,加倍的为 72 条染色体,B 正确;丙到丁发生的染色体变化仅为生物进化提供材料,而自然选择才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 错误; 7、使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共同进化,B 正确;两种群本身都可发生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 两种群之间互不影响,C 错误;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种群数量保持稳定不能说明基因频率未发生改变,D 错误。 答案2013天津理综,4)家蝇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抗性,原因是神经细胞膜上某通道蛋白中的一个亮氨酸替换为苯丙氨酸。 下表是对某市不同地区家蝇种群的敏感性和抗性基因型频率调查分析的结果。 家蝇种群来源 敏感性纯合子/% 抗性杂合子/% 抗性纯合子/%甲地区 78 20 2乙地区 64 32 4丙地区 84 15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2%蝇神经细胞膜上通道蛋白中氨基 9、变化如果影响到某些基因型的适应性,由于环境的选择作用,就会使种群的基因频率改变;如果环境发生的变化不影响种群中各基因型的适应性,则可能不起选择作用,种群基因频率不变,C 正确;种群内个体之间才有基因交流,所以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而非群落,D 错误。 答案2015安徽卷,5)现有两个非常大的某昆虫种群,个体间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无突变,自然选择对 A 和 a 基因控制的性状没有作用。 种群 1 的 0%,a 基因频率为 20%;种群 2 的 A 基因频率为 60%,a 基因频率为 40%。 假设这两个种群大小相等,地理隔离不再存在,两个种群完全合并为一个可随机交配的种群,则下一代中 基因型频 12、, 因型的果蝇有 20 00012 800 只。 引入纯合长翅果蝇后,v 基因频率为(80026 400)/(40 0002) 的基因频率为 l 正确、B 错误;Vv、因型的果蝇的数目不变,而该种群个体总数增加一倍,所以 Vv、基因型频率降低 50%、C、D 正确。 答案2013北京理综,4)安第斯山区有数十种蝙蝠以花蜜为食。 其中,长舌蝠的舌长为体长的。 只有这种蝙蝠能从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底部取食花蜜,且为该植物的唯一传粉者。 由此无法推断出()同(协同)进化解析本题考查生物的进化,意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并进行分析理解的能力。 长舌蝠与其他蝙蝠都以花蜜为食,它们之间是竞争关系,其长舌能从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底部取食花蜜,从而避开与其他蝙蝠的竞争;在没有长舌蝠的地方,长筒花不能完成传粉受精的过程,故不能繁衍后代;长舌蝠和长筒花之间相互适应,共同进化。 答案B。2017版《大高考》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高考AB卷 专题13 生物的进化 Word版含解析
相关推荐
上述速度的实际含义。 二、实际问题的解决 1. 算一算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 速度和路程时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式。 学生回答后师板书:速度 =路程247。 时间 请用它们的关系式独立计算第十页的算一算。 2. 做一做 课后请到操场走一圈并算
3、误的是()胞增殖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而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是有丝分裂,A 正确;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已经分化的多能干细胞细胞,B 错误;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在个体发育中,在遗传物质的控制下合成特异性蛋白质的过程,即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 正确;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借助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将离体的植物叶肉细胞培育成新的植株,D 正确。
相乘的计算方法 1) 独立尝试计算。 2) 小组交流计算方法。 3) 汇报展示计算方法。 方法 1: 14 12=14 2 6 方法 2: 14 12=14 3 4 =28 6 =42 4 =168 =168 方法 3: 14 12=14 10+14 2 方法 4: 14 12=10 12+4 12 =140+28 =120+48 =168 =168 方法 5: 14 12=20 126 12
8=68 小牛每分钟跑的路程: 432247。 6=72 3. 理解速度概念,正确读写速度单位: ( 1)其中 54是指小熊每分钟跑 54米,所以可以这样表示:(板书) 54米 /分 这是个特殊的单位名称,在米和分之间有条斜线,前面写长度单位“米”,后面写时间单位“分”。 师范读:五十四米每分,生跟读,同桌互读。 表示什么意思。 ( 2)小象每分钟 68 米可以怎样表示呢。 一生上台板书并试读
2、如三棱柱的三条侧棱,故 C 不正确;l 1,l 2,l 3 共点时,l 1,l 2,l 3 未必共面,如正方体中从同一顶点出发的三条棱,故 D 不正确3若 P 是两条异面直线 l,m 外的任意一点,则( )A过点 P 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 l,m 都平行B过点 P 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 l,m 都垂直C过点 P 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 l,m 都相交D过点 P 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 l,m
3、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 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 6 个月。 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 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0 图示知,12 月份未成熟个体数目为 0,又知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 6 个月,故该种群可能从 6 月份开始,出生率就为 0,A 正确;天敌倾向于捕食年老体弱的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