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粤教版语文选修第17课原毁2内容摘要:
今义:试验,试 (4)是故事修而谤兴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 答案: (1)虽然这样 (2)两个词,曾经;试验过 (3)两个词,曾经;试着 (4)两个词,因此;事情 文段 研读 3. 【 词类活用 】 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现象。 (1)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 ____________________ (2)而望名誉之光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动词活用为名词,诽谤的话;诋毁的话 (2)名词活用为动词,发扬光大 文段 研读 4. 【 一词多义 】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修 ① 一善易修也,一艺易能也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怠者不能修 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恐修名之不立 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____________________ ⑤ 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段 研读 ⑥ 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____________________ ⑦ 孙膑膑脚,兵法修列 ____________________ ⑧ 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修:①动词,做到 ②动词,修身、求上进 ③形容词,美好的 ④动词,治理 ⑤动词,修订 ⑥动词,研究 ⑦动词,编纂 ⑧形容词,长 文段 研读 5. 【 文言句式 】 指出下列句式特点并翻译。 (1)怠与忌之谓也 句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良士,某良士 句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段 研读 (3)强者必怒于言,懦者必怒于色矣 句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 (4)又尝语于众曰 句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段 研读 (5)士之处此世 句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 (6)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 句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段 研读 答案: (1)宾语前置句;就是所说的懒惰和忌妒啊 (2)判断句;某人是好人,某人是好人 (3)状语后置句;强硬的人定会在语言上愤怒,软弱的人定会在脸色上愤怒 (4)状语后置句;我又曾经试着对大家说 (5)省略句;补充完整为 “ 士之处 (于 )此世 ” ,读书人生活在当世上 (6)被动句;而希求声名被光大、德行被推广 文段 研读 ◎ 筛选概括 6.下列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与 “ 毁 ” 有关的一项是 (B) ① 彼,人也;予,人也。 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 ②我善是,是亦足矣 ③恐恐然惟懼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 ④举其一,不计其十 ⑤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⑥不若是,强者必说于言,懦者必说于色也 A. ①②④ B.②④⑥ C. ②③⑤ D. ③⑤⑥ 解析: ①和③是古之君子责己重以周的表现。 文段 研读 7. 下列对课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从全文的思路来看,先以古之君子为例,正面说理,后以今之君子为证,反面说理,再进而分析 “ 毁 ” 的原因、危害,最后是作者的殷切希望。 B.古之君子,总是把自己看成舜、周公这样的人,他们认为只有这样一个人才能 “ 名誉之光,道德之行 ”。 C.作者对当时社会 “ 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 ” 很是忧虑,因为这不仅关系到 “ 士之处世,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 ” 的问题,而且还会影响到国家的治理问题。 文段 研读 D.作者曾经以称赞某人和批评某人为试验,结果让他很是失望:人们评价一个人不是以实事求是为原则,而是以此人跟自己的关系和利益为标准。 解析: B项 , 应是古之君子把舜、周公这样的人当作榜样来严于律己。 8. 文中所举两次 “ 语于众 ” 的例子旨在说明什么问题。 这一问题所造成的后果 (危害 )是什么。 答案: 说明当称赞或批评某个人时,人们不是根据事实作出反应,而是按照与他的关系而定。 这种行为会导致形成恶劣的社会风气 —— 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 文段 研读 四、阅读课文第四段,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 理解词句 1. 【 一词多义 】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乃 ① 而我乃不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_____________。20xx粤教版语文选修第17课原毁2
相关推荐
3、)_答案54解析原式2 6 5411(2015浙江理)若 a3,则 2a2 a _答案433解析原式2323 3312(2015北京)2 3 ,3 ,5 三个数中最大的数是_ 12答案5解析因为 23 ,3 以三个数中最大的123 18 123数是 x 1)x1),则 x_,a_答案(1,)(1 ,)14(1)若 2)0bc 1,0b21217(2016浙江金华中学月考) 已知
2、 x 恒2 12 1, )125(2015山东文)设 a.6,b.5,c a,b,c 的大小关系是()A a1) 的值域为1,) ,则 f(4)与 f(1)的关系是()Af(4)f(1) Bf(4)f(1)Cf( 4)1,f(4)a 3,f(1)a 2,由单调性知 a3f( 4)f(1) 9函数 f(x) 34x2 x 在 x0,) 上的最小值是()A B0112C2 D10答案 t2 x
7。 3,就不对了。 生: 小结:要算出每匹小白马吃到多少千克草料,先要算出了剩下草料的千克数, 4815是要先算的,所以应该加上小括号。 2. 试一试 草地上原来有 3匹小白马,又来了 5匹小白马,如果有 48 千克的草料平均分给它们,每匹小白马能吃到多少千克草料。 ①独立练习。 鼓励用综合算式列式。 ②校对讲评。 师: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生:先算出一共有几匹小白马
恋花 ) (柳永 蝶恋花 ) (辛弃疾 青玉案 )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 ,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① 要 有高远的目标与理想。 ②有了 ①,还 要有为实现目标、理想而不惜牺牲的精神。 ③ 有了 ① ② , 要百折不挠追求、探索的意志。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鹧鸪天 壮岁旌旗拥万夫 辛弃疾早年事: 宋高宗绍兴 三十一年( 1161)。 这一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
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 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 群季俊秀,皆为 惠连。 吾人咏歌,独惭 康乐 : 惠连: 南朝宋文学家,幼而聪慧,十岁便能作文,深为族兄谢灵运所赏爱,常一同写作游乐。 康乐: 谢灵运,袭封康乐公。 李白夸奖自己的堂弟才能杰出 ,各个都像谢惠连;而自己作诗却赶不上谢灵运 . 金谷酒数 晋代石崇,官至卫尉卿。 豪富甲天下,生活极端奢侈。 有金谷园,曾与友人宴饮其中
之景都展示给了 “ 我 ” , “ 我 ” 又怎能不陶醉其中呢。 这两句采用 拟人 手法,将 “ 阳春 ”“ 大块 ” 拟人化,说阳春召唤,大块施与,令人读来更显亲切。 共享天伦,机会难得 能和兄弟们一起共度良宵,实在不易,为人生一大乐事。 再加上 “ 群季俊秀 ” ,那就更要一展才华,不传千古,也能聊以自慰了。 恰当的时间,美好的情境,欢乐的气氛,怎不生感慨,发诗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