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粤教版语文选修第12课咏史诗三首2内容摘要:

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 过陈琳墓 》 吊陈琳,又自伤身世,请指出诗中哪些地方是吊陈琳。 哪些地方是慨叹身世。 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曾于青史见遗文 古麟埋没藏春草 铜雀荒凉对暮云 今日飘蓬过此坟 词客有灵应识我 霸才无主始怜君 莫怪临风倍惆怅 欲将书剑学从军 这首诗通过写诗人在陈琳墓前的幽思,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落魄潦倒的身世之悲。 “曾于青史见遗文, 今日飘蓬过此坟。 ” 中哪个词最能表达作者的情感。 试分析。 正面 点题 写尽满腔怨愤 • 这两句用充满仰慕、感慨的笔调领起全篇,说过去曾在史书上拜读过陈琳的文章,今天在飘流蓬转的生活中又正好经过陈琳的坟墓。 • “ 青史见遗文 ” ,不仅点出陈琳以文章名世,常见其有关军国大事的文章,而且寓含着歆慕尊崇的感情。 • “ 今日飘蓬 ” 正面点题,暗透出诗中所抒的感慨和诗人的际遇分不开。 诗人将自己的遭遇与先贤陈琳相比,感慨至深。 请指出诗人主要是采取什么表现方法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身世之悲。 • 对比: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 • “君”、“我”对举 ,其中既有对自己才能的自负自信,又暗含才人惺惺相惜、异代同心的意思及世无知音的自伤与愤郁。 • 陈琳的“霸才有主”和自己的“霸才无主”的对比。 • 对陈琳的际遇特别欣羡,流露了生不逢时的深沉感慨。 • 象征: • 古坟的荒凉寥落寄托了自己 对前贤的追思缅怀 ,也 暗示当代的不重才士 ,任凭一代才人的坟墓荒废。 进而联想曹操,想象到铜雀台,现在想必也只剩下荒凉的遗迹,在遥对黯淡的暮云了。 这不仅是对曹操这样一位重视贤才的明主的追思,也是对那个重才的时代的追恋。 • “铜雀荒凉”,正 象征着一个重才时代的消逝 ,而诗人 对当前这个弃贤毁才时代的不满。 正是面对此情此景,作者忧怨悲愤之情难以排解,作者在结尾又有何感想。 • “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 • 文章无用,霸才无主,只能弃文就武,持剑从军,这已经使人不胜感慨。 • 而时代不同,今日从军,又焉知不是无所遇合,再历飘蓬。 想到这里,怎能不临风惆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