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粤教版语文选修第10课酬赠诗四首2内容摘要:
” 诗歌仍以比喻作答,把朱庆余比作 “ 越女 ” ,把他的诗比作 “ 菱歌 ” ,用 “ 一曲菱歌敌万金 ” 表明对其才华的赏识。 • • 近试, 临近考试。 唐代应试举子有向名人行卷的风气,目的是希望声名传人主考官耳中。 张籍时任水部员外郎,以擅长文学而又乐于奖掖后进闻名于士子之中。 • 本诗是一首 干谒请托 诗。 干谒,是唐代举子向有权势或有名望的人投递诗文以求提拔或奖掖的行为。 这首诗写得巧妙,绘声绘色,精细逼真。 全诗展现了一幅洞房初晓闺意图,令人过目难忘。 • 从以上诗歌可以看出,我们的先人推荐自己时多么地羞羞答答。 我国是一个不喜张扬、崇尚含蓄的国度。 中国人很看重面子,自己有才能,但不能显露, 得 “ 藏在深山待人识 ” ,得 “ 千呼万唤始出来 ”。 侯赢在信陵君几次盛邀之下勉强应邀,诸葛亮在刘备三请之后方才出山。 历史上虽有自我推荐的毛遂,有个别文人写诗文求谒的故事,但为世人不屑,君子不齿。 我是千里马,没有盛情之邀,自己跑出来,岂不掉了价丢了面子。 风流才子元稹 • 元稹 (779~ 831),唐代文学家。 字微之,别字威明。 河南洛阳(今属河南)人。 数年后,妻亡。 曾任左拾遗、宰相等职,后因得罪权贵而遭贬谪,53岁暴卒于武昌节度使任上。 元稹与白居易友善,二人共同发起 “ 新乐府运动 ” ,世称 “ 元白 ”。 他主张继承杜甫现实主义文学传统,有 《 新题乐府 》和 《 乐府古题 》 等诗,藉以 “ 讽当时之事,以贻后代之人 ”。 但讽刺力度远不及白居易诗,他说“ 词直气粗,罪尤是惧,固不敢陈露于人。 ”有《 元氏长庆集 》 六十卷。 • 此外,元稹还有传。20xx粤教版语文选修第10课酬赠诗四首2
相关推荐
4、 1) ,2, T 3 28如果函数 y3x)的图像关于点( ,0) 成中心对称,那么|的最小值为( )43A. 4C. 2答案题意得 3)0, ,(kZ),因此| 的最小值是83 83 2 知函数 y , 上是增函数,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 3 3A ,0) B3,0)32C(0, D(0,332答案于 y , 上是增函数,为保证 y , 上是增函数,所以2 2 3 30 且 ,则
瑞昌西南青山,经九江市西汇入长江。 白居易多次提及湓江的鱼和江州美酒,如《首夏》: “ 浔阳多美酒,可使 杯不燥。 湓鱼贱如泥,烹炙无昏早。 ” 类: 类似。 仆门内之口虽不少,司马 之我家的人口虽然不少,司马一职的 俸 虽不多,量 入 俭 用,亦 可 自 给。 俸禄虽然不多,只要衡量收入,节俭用度,也可以自给自足。 身 衣 口 食,且 免 求人。 此 二泰 也。 身上穿的,口里吃的
封题 其上 (省略句、状语后置句) 微之于我也,其若 是乎 (感叹句) 得同寒暖饥饱。 此 一泰 也 (判断句) 前有 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 (定语后置句) 整体感知 第一、二段,“ 寒暄叙情 ”的部分,自开篇“微之微之。 不见足下面已三年矣”至“至今每吟,犹恻恻耳”止,写二人之情深意挚。 第三、四段,“ 三泰言安 ”部分,自“仆自到九江” 至“其余事况,条写如后云云”止
思念, 同时 写出了自己的凄苦处境。 (主旨)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773—819),字子厚,祖籍河东 (今山西运城 )。 唐德宗贞元九年 (793)进士,十四年中博学宏词科。 顺宗永贞元年 (805),与刘禹锡同为王叔文革新集团核心人物,时任礼部员外郎。 同年八月,宪宗李纯即位,改革失败,王叔文被杀,柳宗元被贬为永州(今属湖南 )司马。 元和十年 (815)改任柳州刺史
生② 十 十 30+20=50 8+5=13 50+13=63 38+2=40 40+23=63 师:他又采用了什么方法。 —— “先两位数加一位数凑成整十数,再整十数加两位数” (出现 25+5=30 30+33=63的情况,教师说明:其实这种方法也就是像这样的,先两位数加一位数凑成整十数,再整十数加两位数) ③ 十 个 师:它采用的方法是 —— “先两位数加整十数,再两位数加一位数”
2、,c 成等差数列,且AC90,则 _答案34解析a,b,c 成等差数列, 2bac.2A C 90, 20 C)2245) 2A B C180 且 AC90, C45 ,代入式中,20 ) 2 2 2 B2 42 1 4 3416对于如下命题:若 等腰三角形;若直角三角形;若 B2|m|2又|n |2,B2 .mn|m|n| 22 12 ,B 3 23(2)由余弦定理,得b2a 2c 2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