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粤教版语文必修三第16课琵琶行5内容摘要:

望天涯明月,寂寞人对寂寞人 …… 琵琶女是一个才貌双全,但在封建社会中被摧残、被 侮辱的歌女形象。 琵琶女对自己的凄凉遭遇、对人情 冷暖、世态炎凉,表示了积聚已久的愤懑之情,对世 人的重色轻才和丈夫的重利寡情提出了强烈控诉。 但是诗人笔下的琵琶女没有认识到昔日卖笑承欢、醉 生梦死的生活是一种被摧残的痛苦生涯,相反还抱着 炫耀、追恋、惋惜的态度。 她只是悲叹红颜易老、繁 花早逝,却没有从自己的不幸遭遇中得到觉醒。 诗人为何“泪湿青衫”。 • 诗人由琵琶女的倾诉,想到自己的被贬,既悲琵琶女的悲凉身世,又悲自己的谪居荒僻之地。 人悲,己怜,“同是天涯沦落人”。 伤人,伤己,两重感伤交融一体,积累沉淀,诗人怎不悲怆满怀,泪洒青衫。 这“泪”,既是诗人对被压迫妇女的同情与尊重,又是对当时社会的控诉。 青衫泪 ——同是天涯沦落人 为什么要极力铺写琵琶女这一形象。 诗人着力刻画琵琶女的目的只是为了更好地 抒写自己的天涯沦落之恨。 那么,本文的主旨句是什么呢。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主题 《 琵琶行 》 是一首歌行体的长篇叙事诗,颇富抒情色彩,它是白居易感伤诗的代表作。 鉴赏诗歌要准确而深入把握艺术形象。 长篇叙事诗多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来表现主题。 《 琵琶行 》 主要叙述了诗人与一飘泊江湖的长安歌伎邂逅相遇 ,并被其琴声和凄苦身世感动的故事。 表达了诗人 “ 谪居卧病 ” 中的凄凉心境。 一个是处于封建社会底层的艺伎,一个是被压抑的真正知识分子,虽地位悬隔,但 白居易能冲破封建的等级观念,在这风清月白的环境下自然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和交流, 平等地看待一个地位卑贱的琵琶女,将自己的仕途坎坷同她的昔为倡家女、今为商人妇的遭遇作类比,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可见其对歌伎人格尊重的进步思想。 回顾全文,拓展主题 二者的遭遇揭示了封建社会压抑人才、不容贤能的黑暗。 文章结构 江头送客闻琵琶 江上聆听琵琶曲 歌女倾诉身世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