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春教科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8课小鹰学飞2内容摘要:
高和飞的状态。 〔写作特点〕 童话人物形象鲜明,老鹰的循循善诱,严格认真,小鹰的刻苦认真,顽强成熟,都栩栩如生。 形象而有个性的描写,如对小鹰的行动描写、对老鹰的语言描写都很有个性。 叙事描写中体现做人、做事的道理。 教学建议 (一 )读书指导 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先让学生说说见过哪些鸟在空中飞,由此引入课题,板书课题后提问: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以此达到激发学生读书兴趣的目的。 自由读文,自主感知。 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读时要求读准字音 ,不丢字,不加字,把故事读通顺。 然后,让学生扫读全文,知道写了一件什么事。 品读角色,初明事理。 本文是以对话的形式展开情节的,内容生动具体,语言接近儿童的口语,适合有感情、分角色地朗读。 全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理解小鹰与老鹰飞行中三次说的话与说话神态、语气的变化原因,也就是故事要揭示的道理。 因此,在教学中,可将教学重点和难点融在对话的品读中,注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从而理解内容,体会情感,明白事理。 指导时,可以让学生先把对话部分画出来,想一想他们为什么这样说,然后选自己喜欢的角色,试着有 感情地读一读,还要结合课文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读。 练习表演,深化体验。 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是一种更为深入的体验。 可以让“演员”发挥想象,自己编动作和台词。 先要求同学们在小组里分角色演练。 在此基础上,选一组同学,戴上老鹰与小鹰的头饰,当众进行表演,并引导“观众”评议。 学生在轻松活泼的表演气氛中,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激发想象,引起争辩。 学生对事物的理解不同,故其体验也各不相同。 不同的理解,经过交流与争辩,就可以实现视野的融合,碰撞出心灵的火花。 可根据结尾提问:看见白云上面, 还有几只鹰在盘。20xx春教科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8课小鹰学飞2
相关推荐
面,小鹰觉得自己会飞啦,老鹰说这还不算会飞。 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这一段和第一段相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 (两段所写的内容在安排顺序上是相同的:先写小鹰学飞,再写飞到什么高度,接着写小鹰很高兴,最后写老鹰教育小鹰。 ) (高度不同,小鹰说的话不同,这次强调是“真的”会飞。 因为是第二次 ,好多地方加了“又”字 ) (板书:大山上空真的会飞啦还不算会飞 )
3、又a,b0,所以a,b ab|a|b| 32 66(2015广东文)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已知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1,2), (2 ,1),则 () A5 B4C3 D2答案 (1, 2)(2,1) (3,1) ,得 (2 ,1)(3 ,1) 5,故 选 2014大纲全国理)若向量 a,b 满足:|a| 1,( ab) a,(2 ab)b,则| b|()A2 B. 2C1
4、排水法测量生成 体积答案O 2 可与水反应生成 排水法收集 O;氨气可被浓 收; 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应从 A 管进气。 52015河南洛阳统考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失火,应立即用湿布盖灭B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滴定管和锥形瓶都要用待装溶液润洗C用浓氨水洗涤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D测某溶液的 ,将 纸浸入待测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
课题 小壁虎借尾巴 课时安排 3 审核人 黄远民 使用时间 学 习 目 标 1.能按事情的先后顺序练习说话。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教学 重点 难点 1.了解课文内容。 2.晓得几种植物尾巴的作用以及壁虎尾巴能再生。 导 学 流 程 学 案 导 案 自 主 学 习 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放录像,小壁虎爬在墙上捉蚊子的情景) 小朋友,刚才你们看到录像中捉蚊子的动物是谁。 师板书
( 1)导读。 结合插图,看拼音试读课文,看谁能先读好:这一课写了文文的哪些事。 ( 2)再读。 看拼音和汉字,读课文,学生标出自然段序 号。 【 3)反馈。 课文写了文文的哪些。 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 4)用卡片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三 、再读课文,引导读中领会。 ( 1)读第一,二三自然段,出示问题:你能说说文文怎么学大人的 样子的。 结果怎么样。 ( 2)交流自己的想法。 (
学生看书自读 12 个注音词语。 学生自由认读、同桌互读、要求读准字音。 去掉注音出示 12 个词语。 ( 1) 请你找一找那些词语是表示树木名字的。 ( 2) 你还知道哪些树木的名字。 把词语中要求会写的 9 个生 字加点。 ( 1) 观察这些字,你发现了什么特点。 ( 2) 你知道这些字为什么都有“木”字旁吗。 ( 3) 打乱顺序“开火车”读生字 三、 分类比较、学习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