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丰农业生产资料采购站农资经营网点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梅花鹿之乡”的美誉。 清朝初期辟为皇家禁垦围场,野生梅花鹿在这里生息繁衍。 清光 绪初年,被列为“养鹿官山”,开始人工驯养,以贡于朝。 历经 200余年,养鹿业大兴。 目前,鹿存栏已达 8 万余只,年产鹿茸 50万两,为亚洲最大人工养殖梅花鹿基地。 久负盛名的“马记鹿茸”,以其解剖结构好、外观形状优美、药用保健价值高,被国家确定为出口免检商品,畅销美国、英国和东南亚地区。 清末代皇帝溥仪之胞弟全国政协常委溥杰先生亲自题词“神州鹿苑”。 著名爱 本 资料来自 国将领张学良题词“中国梅花鹿之乡”。 省委 王云坤题词“东丰 中国梅花鹿之乡”。 东丰县林业生产在全国享有盛名,境内森林繁茂,面积达,其中万亩以上人 工林 15 处,森林覆盖率 %,活立木蓄积量 466万立方米,年均采伐量 ,是全国百万亩人工林先进县,全国绿化先进县。 东丰县处在亚洲黄金玉米带的腹地,发展农业的自然和资源条件得天独厚。 耕地面积 110 万亩,粮食常年产量 55万吨 ,是国家重点商品粮基地县,形成了以特种高产玉米、绿色水稻、高油大豆为主的特色精品种植业,素有山区“小粮仓”之称。 东丰县野生资源丰富,盛产山菜野果,野生药用植物有 101科 431 种,总储量为 500 万公斤以上。 人工种植中药材面积达500公顷,主要品种有:人参、西洋参、桔梗 、黄芪、贝母、细辛、月苋草、柴胡、龙胆草等。 目前,已被省列为无公害中药材示范基地。 有人口 405081人,其中汉族占 %,满族、朝鲜族、回族、蒙古族、苗族等其他 11个少数民族占 %。 农业人口296358 人。 地势西高东低,平均海拔 374 米,南部多山,东北多丘陵,中部为岗丘平台,为低山丘陵地貌。 属东部季风区中温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 年平均日照 ,年平均气温176。 C,年平均降雨量 ,无霜期 128天。 属第二松花江流域辉发河水系和饮马河水系,有水域 12899公顷,境内河流 本 资料来自 主要 有伊通河、大沙河、沙河、梅河、大横道河。 自然资源丰富,生物物种繁多。 农业产业结构 经济以农业为主,有宜农耕地 73674 公顷,种植业主要种植玉米、水稻、大豆、薯类等,年粮食总产量在 55 万吨左右,其中商品粮 40 万吨,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之一。 经济作物主要有中药材、人参、蔬菜等,是吉林省政府确定的长白山人参开发区。 拥有省级无公害北柴胡栽培示范基地 1处,是吉林省 10 个无公害中药材种植养殖示范基地之一。 林果业主要有金红苹果、大慈梨、葡萄、哈密瓜,有吉林省最大的哈密瓜栽培示范基地。 农业形成了以绿 色水稻、特种玉米、高油大豆为主的优质种植业。 农资经营市场前景广阔。 农资市场现状 农资市场的政策背景 随着改革和发展 ,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在发生新的阶段变化 ,国家进一步强调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 ,并着力于调整农业产业化结构 ,发展优质高效农业 ,大力推进农业生产化进程 ,使农业和农村经济继续保持旺盛的发展活力,随着农业的发展,农业生产资料在流通领域中的比重和市场需求也在快速增长。 本 资料来自 农资行业现状 由于受计划经济的经营模式影响较大 ,现有的农资经营企业大多存在有经营过于分散、经营 理念落后、竞争能力较差、抗风险能力不强等弊端。 随着农资市场的进一步成熟和发展 ,市场资源必将进行重新分配整合 ,落后的经营方式不可避免的被激烈的竞争所淘汰。 因此引进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 ,彻底改变现有的农资经营模式 ,是目前农资经营企业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我县农资市场现状 目前我县农资市场状况呈现“一多四乱”现象,即经销商多、品名乱、价格乱、质量乱、渠道乱;经营者素质良莠不齐,农资质量事故防不胜防,市场已在呼唤新型农资销售网络的出现。 加之近几年我县供销系统受资金等因素影响,在经营服务网络建设上存 在薄弱与空白,加强基层供销社建设,网络振兴问题亟待解决。 市场需求分析及前景分析 市场需求分析 按东丰县 全县 耕地面积所需,每年 化肥农资商品销售总 量可达 万 吨。 供销社 企业 是农民自己的经济组织,在为农服务中与农民建立了密切利益关系,得到了广大农民的认可。 无论是在农资产品供应还是日用工业供应上,供销社 企业 时刻都以“三农”服务为己任。 实践中农民日益认识到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通过降低原料 本 资料来自 采购成本可以达到增产又增收的目的。 在采购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时,最关心的是如何以最小投入获得最大产出的问题,也就 是如何提高投入产出比例问题。 此时与供销社结合为紧密共同体的广大农户,首选就是供销社 企业。 只有供销社 企业 才是服务“三农”的主体,是老百姓放心的组织。 为服务“三农”振兴供销,我县供销社 农资经营企业 在经营服务网络薄弱与空白的情况下,必须顺应民意,征得政府支持,自身努力肩负起使命,努力将基层供销社 农资经营企业 建设改造好,充分发挥供销社为农服务功能,实现“社农”双丰收。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项目前景分析 经济效益 本项目建设完成后, 东丰县泽丰农 业生产 资 料 采购站 将成为全 县农资商品经营集 散地,惠农、便农的中心。 东丰县泽丰农 业生产 资 料 采购站 年 新增 销售额可达 1750 多万元以上。 新增利润70 万元, 新增税金 万元, 安排就业人员 37 人 , 新增建销售网点 4个。 不仅会提升供销社地位,而且将产生可观社会效益,并形成长期稳定的以供销系统服务“三农”为主渠道的农资销售网络。 社会效益 该项目建成后,由于 实行农资连锁配送, 及时送货上门为农户服务 ,不误农时大大降低了病、虫、草害对农作物的危害,减 本 资料来自 少了农业损失从而保证农作物的生长。 农技、信息服务并且可进一步促进农作物实行合理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