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化学实战训练 2-5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及计算 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2、程式:2H 263H 2O= = = = = 6 2n( 10 5 0 375n( 2105 10 5 m(610 5 625 g/103 g移的电子总数为最新海量高中、04 C 正确,D 错误;在反应中砒霜被还原, A 错误;B 项,没有指明 积不一定是 2013上海高考 一定量的 混合物投入足量的,收集到气体 V 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和 加入足量 生蓝色沉淀,过滤,洗涤,灼24烧,得到 2.0 g,若上述气体为 混合物,且体积比为 11,则 V 可能为()A BC D答案混合物全是 物质的量为 2.0 g1子转移数 62)1.2 合气体中 NO x O 2 x xx 算得 5、高 温 H 2化 化学方程式为_。 (7)2014重庆高考 是一种重要的储氢载体,能与水反应得到 反应前后 B 的化合价不变,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反应消耗 1 转移的电子数目为_。 答案(1) 水解产生的 H)3 胶体粒子能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2 =32166H 163H 2O(2)2H)34H =25H 2O或23 24H)33H =3H 2O,2H 2O=2223 24H 3 )1 24 212(4)2O 2= = = = =光 照 (5)2H) 26H 2O=322(6) 2O 2=)H 2O=H 24N A(或 024)解析(1) 氯化铁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铁胶体,具有吸附作用,可吸附水中的。2017化学实战训练 2-5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及计算 Word版含解析
相关推荐
揭题:用水测量时间。 (板书课题) 二、古代的水钟: 播放用水计时的录象资料。 学生独立阅读课本 P54有关古代水钟的内容。 尝试解释这些水钟是怎样计时的。 讨论:古人是怎样想到用流水来制作计时工具的。 水钟的字捉必须 解决什么问题。 三、滴漏实验: 师出示滴漏实验装置,介绍课本 P55上的滴漏实验。 实验一:记录 100毫升水缓慢流完需要多少时间
2.我的假设: 3.阅读课本,了解摆的制作方法。 4.小组合作, 制作一个简单的摆,让摆自由摆动,用秒表计时,每隔十秒记录一次摆动的次数。 摆动次数的观察记录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10 秒钟摆动次数 5.仔细观察,摆在摆动的时候,发生了哪些变化。 变化( 1) 变化( 2) 变化( 3) 变化( 4) 5.全班交流,和其他小组的摆比较,快慢有变化吗。 还有哪些新的变化。 6.通过再次观测
3、(2)2015江苏高考 110 13 1 的溶液中: 、 、4 3(3)2015江苏高考与 应能放出 溶液中:、 K 、3 24(4)2015江苏高考水电离的 c(H )110 13 1 的溶液中:K 、 、2 23(5)2014江苏高考 的溶液中: 、K 、423(6)2014江苏高考 c(H )110 13 1 的溶液中:、 、 3(7)2014江苏高考 0.1 1 液中:K 、 、
外面的一 端变热了)和同学们猜的结果一样。 那老师有个疑问:金属条的另一端并没有浸人到热水中,它怎么变热了呢。 你们为什么这样猜。 (从金属条下面传上去的) 金属条中的热真的像你们所说的那样传递吗。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 6热是怎样传递的) 二、 新授 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 ( 1)展示实验材料:粘着火柴棍的铁丝,铁架台,酒精灯,火柴 ( 2)学生猜测在铁丝一端加热会出现什么现象
问来激发学生兴趣。 这节课实验并不难,所以我没有设计教师演示实 验,只设计了学生分组实验,而且给他们提供了不同的实验器材和生活中的材料,更增加了实验的趣味性和丰富性。 【说教学过程】 一、引入: 由课件出示生活中的热胀冷缩实例,学生说出现象产生的种种可能性,提出问题:空气有没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学生猜测,引入课堂探究。 二、课堂探究: 探究一:观察空气是否热胀冷缩
2、(8)2014北京高考用 液不能区分 )(9)2014北京高考油脂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可发生水解反应,且产物相同。 ( )(10)2014福建高考用萃取分液的方法除去酒精中的水。 ()(11)2013福建高考“地沟油”禁止食用,但可以用来制肥皂。 ( )(12)2013山东高考利用粮食酿酒经历了淀粉 葡萄糖乙醇的化学变化过程。 ()答案(1) (2) (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