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从粒子到宇宙》单元试题7内容摘要:
2、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升旗时人向下拉绳子,国旗上升,是因为在旗杆顶部装有一个动滑轮B托盘天平相当于一个等臂杠杆 C 使用杠杆,既省力又省距离D使用滑轮组提升物体,一定省力,也一定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5. 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和伞没有受到外力作用 B运动员和伞只受到重力作用 C运动员和伞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作用,重力大于阻力D运动员和伞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作用,重力等于阻力6. 甲乙两人并排站在匀速上行的自动扶梯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相对于乙是运动的 B甲相对于乙是静止的C甲相对楼层是静止的 D两同学骑车沿直线匀速前进,甲同学的速度比乙同学的 3、大,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运动的路程比乙长 B运动相同的路程甲用的时间比乙长 C甲运动的时间比乙短 D在相同的时间内甲运动的路程比乙长8一本物理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子的重力 B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C书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D书的重力和书对地球的引力9下列简单工具:钓鱼竿剪铁皮剪刀橇棒动滑轮铡刀缝纫机踏脚板开酒瓶的起子,在使用过程中,属费力杠杆的是:( )A. ;B。 .;C。 .;D。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不受力时,保持静止状态 B。 物体不受力时,运动状态不变C有力作用在物体上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就改变题号 一 5、绳重和摩擦均忽略不计,要拉起这个物体甲图中需_N 拉力,乙图中需 _N 拉力。 使用乙图滑轮 _(选填能或不能)改变拉力的方向。 142008 年南方雪凝灾害中的一个场景,一辆大客车由于刹不住车滑到公路边。 因为当路面有冰雪时,轮胎与地面间的摩擦会变 ,由于汽车具有_,在紧急刹车后滑行的距离将比路面没有冰雪时远。 针对这种情况请给司机师傅驾车时提一个建议:_。 6,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如图 4)。 爸爸驾车带小明去感受大桥的风采,如果小车内显示速度的表盘示数如图甲,那么该车此时的运动速度为 m/s, ( 保留一位小数)车辆匀速通过整个大桥需 h。 ”爸爸问小明:“为什么我看到桥两边的路灯都往后退 6、呢。 ”小明说:“这是因为你选择了 为参照物。 16、放学后,同学们在球场上踢足球小明用力把球踢了出去,感到脚上有点疼,这是因为_;足球最后停了下来,这说明足球受到了_力的作用;泥瓦工人通常用线拴着一小石子,来检验砌的墙是否直这是利用了 . 的性质。 0 (选填“、 “g”或“ ,则他的体重为 N,重 588N 物体的质量是 8如图 5 是搬运泥土的独轮车,独轮车属于 杠杆(选填 “省力”或“费力” ) 设车箱和泥土的总重 G=1000N,运泥土时从 A 点提起独轮车把手的力是 F,F 的力臂是 m,F 的大小至少是 N19如图 6 所示,用滑轮分别将甲、乙两物体匀速提升 1m, 则拉力 F 甲移。第十章《从粒子到宇宙》单元试题7
相关推荐
2、伟成功着陆。 大家思过吗:我们在茫茫草原上是怎样找到杨利伟的,他的位置是怎样确定的。 (板书确定位置)3、 实际上这都有赖于“卫星全球定位仪”为全球任何一个地方都存在唯一的经度和纬度。 我们可以通过目标物如神州五号飞船的返回仓发出的信号,利用 星全球定位仪”测得它的经纬度,顺利的找到我们的英雄杨利伟。 板书 度,纬度)4、 举几个实例:1) 在电影院内如何找到电影票上所指的位置。 2)
2、电掣 C一日千里 D姗姗来迟4下列运动中的人或物,速度最大的是( )。 A刘翔以 造了男子 110m 栏世界纪录B某同学骑自行车用 2进了 1000扶拖拉机在 20前进 重汽车在城区行驶时限速 30km/球从运动员手中抛出后,在空中飞行,倘若此刻地球的引力和空气阻力消失,那么篮球将( )。 A立即停下来 B慢慢停下来C做匀速直线运动 D仍做曲线运动6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 )。
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介绍光折射时光路图中的有关名词: ( 1)法线:过折射点且垂直于分界面的直线( MN) ( 2)入射角(∠ AOM) ( 3)折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BON) 【演示】( 1)入射光线向法线靠拢,观察折射光线的变化 ( 2)入射光线远离法线,观察折射光线的变化 【现象】入射光线靠拢(或远离)法线,折射光线 也靠 (或远离)法线
弱的机械刺激使皮肤触觉感受器兴奋引起的感觉称为触觉;较强的机械刺激使深部组织变形而引起的感觉称为压觉,两者相比,触觉的适应性快,刺激阈值低,比较敏感。 由于两者在性质上类似,可以统称为触-压觉。 此外,每秒 5~ 40次的机械振动还可刺激皮肤引起振动感觉,可能与触觉感受器有关。 触-压点在皮肤表面的分布密度和该部位 对触压觉的敏感程度呈正比,如鼻、口唇、指尖等处感受器的密度最高,腹、胸部次之
2、的关系是否可看作函数。 3、 能把实际问题抽象概括为函数问题。 教学难点:1、 理解函数的概念。 2、 能把实际问题抽象概括为函数问题。 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看下图上面那个像车轮状的物体是什么。 生:摩天轮。 师:你们坐过吗。 师:当你坐在摩天轮上时,人的高度随时在变化,那么变化是否有规律呢。 生:应该有规律。 因为人随轮一直做圆周运动。
启发探究欲望──动手连接电路──电路介绍──交流讨论──形成概念具体化──初步应用。 五、教具准备 课件,电路示教板。 学生器材有177。 (两人一组 )电池二节、开关、小灯泡 (或小电动机、门铃 )一个、导线若干。 六、教学程序 【问题 1】分析图 5. 5l 问题。 验电器点荷转移问题。 (承上启下。 既复习巩固了已学知识,又为引入新课做铺垫。 引导学生认识电荷的定向移动。 ) 电流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