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春华师大版科学七下24二氧化碳word学案内容摘要:
石蕊试液 +二氧化碳 —— 2 后的现象 —— 解释 ① 结合氧气这节的课外活动“用排水法收集自己呼出的气体,定性检 验氧气含量”,说明人呼出的气体氧气含量变少 CO2 变多,利用自己呼出的气体来做实验。 ② 活动:探究 CO2 化学性质(必须做好对比实验),操作要求较低,应放手要学生去做,教师要巡视指导,实验要领最好用多媒体投影。 ③ 实验后组织总结交流,须让学生明白实验现象后面的原因 化学性质。 板书: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 二氧化碳 +氢氧化钙 →碳酸钙(白色沉淀) +水 2) 二氧化碳 +水→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3) 碳酸→二氧化碳 +水(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资料以及图片:石笋、石柱和钟乳石 ④ 可结合性质教学开展以下二个讨论活动: ( 1)有四瓶气体空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如何把它们区分开来。 ( 2)图所示实验,请分析( 1)( 2)两装置的。20xx春华师大版科学七下24二氧化碳word学案
相关推荐
他的色光再经过棱镜不能 再发 生色散的光是单色光。 示意图: 白光经棱镜发生色散后的各种色光都向棱镜底面偏折,其中紫光偏折程度最大,红光偏折程度最小。 演 示 2:色散后的各色光再复合 成白色光 证明:阳光是由各种色光按一定比例组合而成的事实。 练习: P90 二、可见光谱、红外线与紫外线 阳光经棱镜发生色散后,在光屏上形成各色光按顺序排列的彩色光 带,叫做光谱。 (同彩虹色彩的排列顺序)
出结论: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在棱镜另一侧的光屏上会出现一条 ,各色光按 的顺序排列。 (各色光排列顺序务必记住) ,白色的太阳光被分解成了各种色光。 (二)色散现象的研究 ( 1)牛顿的研究。 看图 和 . ( 2)色散现象的原理:不同色光经过棱镜发生偏折的程度不同
,他应该研究( ) A.草 原上的全部植物 B.草原上的全部生物 C.草原上的全部动植物 D.草原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 我国“三北”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主要是( ) A.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B.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C.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D.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利用森林的正确做法是 ( ) A.禁止伐树,把森林全部保护起来 B.人类需要多少,就采伐多少 C.有计划地伐树
2、如图所示,某人用大小相同的力作用于弹簧,请仔细观察并比较( )( )两图,可知力的作 有关。 5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是 ,正在使用的弹簧测力计指针指在某一位置。 这只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 N,分度值是 N。 图中所示的拉力是 N。 6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在这句话中“水往低处流”是因为水受到 的缘故;重垂线是利用 的性质制成的,它可以用来检查建筑物的墙面彻得是否。
表 氧气的物理性质。 用推理的方法和亲身体验方式两者相结合的方式 1.无色、无 气味的气体。 2.密度:比空气略大, 3.水溶 性 :不易溶于水。 4.液态 —— 105Pa 时 , — 183℃ ,淡蓝色; 固态 —— 105Pa 时 , — 218℃ ,淡蓝色。 阅读 : 阅读课本,了解氧气的密度、熔点、沸点和在水中的溶解性等物理性质。 指出气体的密度跟温度、压强有关,气体的熔点
2、征,并且了解到一次函数的应用十分广泛,和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 2、讲授新课(1)由于持续高温和连日无雨,某水库的蓄水量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减少,干旱持续时间 t(天)与蓄水量 V(万米 3)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干旱持续 10 天,蓄水量为多少。 连续干旱 23 天呢。 蓄水量小于 400 万米 3时,将发生严重干旱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