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4.5 科学探究 凸透镜成像》教案内容摘要:
2、凸 培养学课题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授课人 刘乃团时间 2015 年 10 月 30 日 课时安排 1新课标要求1、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基本规律。 2、初步学习根据探究目的制定的探究计划和选择实验需要的器材。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对实验现象,数据的初步分析能力。 4、初步培养学生对探究结果进行交流,评价的能力。 学情分析 同学们在学本节课之前, 基本掌握光的折射规律,能把简单的折射光路图补充完整;对生活中的一些凸透镜,如:放大镜、照相机等有一些感性认识;对物理探究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比较欠缺,需要教师不断加强指导。 么是凹透镜,了 3、解透镜的焦点焦距。 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2. 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过程与方法 . 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 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 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学原理。 教学重点 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难点 从真实的复杂的物理实验情景中抽象概括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对比学习法学习方法指引探究式教学教学资源及媒体不同 形状的透镜、凸透镜、蜡烛、火柴、光屏、刻度尺(光具座) 、多媒体课件教 5、(让学生直观的认识焦距和凸透镜的厚薄有关系)总结:凸透镜厚的焦点较远,薄的焦点较近。 三、焦点和焦距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一点,我们把这点叫焦点;从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 思考:如何粗测 凸透镜焦距(P 70)四、平行于主光轴利用我们刚才总结的规律,如何测量放大镜的焦点、焦距。 学生练习作图五、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发散,反向延长线过焦点。 平行于主光轴透镜光心、主光轴、焦点、焦距以及对光的作用。 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新课教学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分别成什么样的像。 为什么会不一样。 透镜所成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 可能是物距不同教学环节教学内容/ 6、材:凸透镜(0蜡烛(研究烛焰的像)、光屏、刻度尺(或用光具座)学生运用手中凸透镜近距离与远距离的观察,有什么发现。 从而从实验学生可以得出结论最新海量高中、1)测凸透镜的焦距:f= (2)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固定在光具座上。 点燃蜡烛,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尽量远的位置上(u2f),调整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测出u、v。 记录数据。 继续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u=2f,2fuf),观察像的变化,测出u,当蜡烛到一定位置上时(u=f),光屏没有像,将蜡烛继续向凸透镜靠近(与物异侧,成 7、倒立、缩小的实像。 2fvf,照相机 u=2f,像与物异侧,成倒立、等大的 实像,v=2f 测焦距2fuf,像与物异侧,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 投影仪u=f,不成像。 得平行光源uf,像物同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放大镜结论二: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 成虚像时, 物距增大,像距增大,像变大。 相机、投影仪、放大镜。 归纳测凸透镜焦距的方法归纳光屏上找不到像的原因提出问题。 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学生讨论,制订计划、设计实验,最后由学生汇报,选择最优方案。 学生讨论找出实验前要对光源、凸透镜、光屏高度进行调节。 学生自主探究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完成探究报告。 学生观察思考得出实验结论。 学生。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4.5 科学探究 凸透镜成像》教案
相关推荐
创设情境 —— 自主探究 —— 合作学习 —— 展示交流 —— 巩固提升”六个环节,积极落实三评价,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展示交流, 参与数学活动,参与数学思考,积累数学经验。 课前三分钟 第 1 题和第 2 题复习角的概念、三角形的特征和分类等 知识,为感受、理解、抽象“三角形的内角和”的规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 3 题算一算,为后面应用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做好铺垫。
) cmf20 cm 10 cm 10 cm 20 cm ,是赵强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还需要调整的是 __________。 调整后烛焰能在光屏上成____________立的实像,若想使像变大,应将蜡烛向 __________移。 四、归纳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你还什么疑惑。 重 难 点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学 生 活 动(自主参与
上 的像大一些该怎么办。 (小组讨论) (二)、照相机(观察教材照相机图片) ( 1)、镜头相当于一个 ________;照相机底部安放有 ________,它的作用。 ( 2)、物距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像距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物体离照相机镜头 ________,成像记录的胶卷离镜头 ________,看到的像是
个图表的横轴和纵轴表示什么 ? (2)根据表中的数据描点 说一说它们是如何得到的吗 ? (3)请同学们把图上的各点连起来 ,然后仔细观察 ,说一说 ,你发现了什么 ? 学生观察分析 ,做出判断 学生独立思考 ,完成表格 学生观察后回答 :横轴表示人数 ,纵轴表示票费 通过复习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正
(运用计数单位的有关知识比较大小) (二)比较整数部分不同的小数的大小。 三位选手 跳远 的得分评委也打出来了。 你能说说谁跳的远 吗。 小组内说说你的方法。 ( )>( )>( ) 引导:因为 比 和 都小,我们知道:整数部分小的那个数就小,那 和 如何比较呢。 (三) 我们来总结。 ( 1)、根据上面我们比较的过程,你能说明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吗。 在小组内试一试,看谁说得好。 ( 2)
三角形 ABC 旋转 90 度的图形 ( 1)问题 1: 绕点 A 顺时针旋转 90176。 ,怎么画。 需要注意什么。 请利用三角板,在桌面上操作,并画在方格纸上。 导 学 过 程 ( 2)问题 2: 绕点 B 逆时针旋转 90176。 ,怎么画。 需要注意什么。 请利用三角板,在桌面上操作,并画在方格纸上。 ( 三)欣赏图案,感受旋转创造的美 ( 1)动态呈现:菱形旋转、等边三角形旋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