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4.4 光的色散》教案内容摘要:

2、乐于参加物理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白光的色散、物体的颜色等两部分内容,要求学生主动参与,体验学习过程中的动手乐趣及学习活动中的实际操作,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能力层次,感受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方法,感悟观察、实验、分析对物理学习的重要性,使学生在各种形式的学习中成长。 道白光是复色光;、蓝、绿及三原色的组合后的颜色,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学世界” ,了解颜料的混合,感悟多彩的世界。 3.“想想做做”中分解太阳光及探究色光的混合,获得有关的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验以及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实事求是的科学态 4、的。 联系生活实际举例光的色散和光的混合。 彩色电视机里的各种颜色是怎样产生的。 指导学生利用实验探究三基色(课本世图 437)。 认识红、绿、蓝被称为三基色。 用挂图或多媒体投影电视机画面,简单说明画面是由红、绿、蓝三色光合成的。 三、物体的颜色。 物体为什么有各种各样的颜色。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图 439 所示的实验。 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归纳总结: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透过的光的颜色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与所反射的光的颜色相同。 一端;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出现彩色的光。 3. 学生观察回答:光改变方向,太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颜色的光。 4. 思考讨论。 5. 观察讨论归纳。 6. 思考、联想、 5、回答。 7. 思考探究的实验8. 根据实验现象归纳总结。 、黄蓝(三原色)。 色光的混合实验有一定难度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 让学会体验光的混合。 实验中,透明胶片的颜色要纯正。 越纯正现象越明显。 尝试颜料的混合,体验色彩斑斓的奇妙世界。 课堂小结1、光的色散:白光是由红、橙、黄、绿、靛、蓝、紫七种色光混合组成的。 2、色光的混合:透明体只能透过与其颜色相同的色光。 不同的色光混合能产生其它颜色。 三基色:红、绿、蓝称为光的“三基色”。 3、颜料的混合:红、黄、蓝被称为颜料的“三原色”。 4、色光的混合与颜料的混合原理不同。 在老师的引导下,自行总结本堂课所学的知识及时复习巩固,让知识系统化作业布置1、白光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