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4.6 神奇的眼镜》教案内容摘要:
2、应用眼睛、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显微镜、望远镜学情分析 学生前面已经学习了凸透镜的学习规律,本节课在已知规律的基础上,应用规律解决问题,联系学生生活中的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关于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照相机和投影仪,与学生生活联系不大,学生接受起来会有一定困难。 另外,本节知识在学生的生物课或其他方面也已经接触过,现在只是学习与物理有关的内容及凸透镜成像规律在这些仪器上的应用,感觉学生学习起来会有些困难。 生活中的应用,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 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过程与方法 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2. 探究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3. 尝 试 4、体收缩,使晶状体变厚,焦距变短,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像成在视网膜上。 二、清近处物体,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因此使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 用凹透镜能使光线发散的特点(延迟会聚) ,戴凹透镜矫正。 状体太 薄 ,折光能力太弱 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 短 ,因此使来自 近 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 后。 (1)下面是关于眼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2)分别填上近视眼、远视眼、正常眼(3)图中甲眼、丙眼比较,不 同点是A近视眼;b视眼及其矫正1远视眼只 能看清 远 处物体,看不清 近 处物体2成因: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近,因此使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 6、打印的日期的字,你发现了什么。 这是为什么。 用放大镜或显微镜。 1)观察照相机模型所成的像有什么特点。 成倒立缩小的像。 (2)照相机的原理: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 镜,来自物体的光线经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卷上,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胶卷上涂着一层对光敏感的物质,它在暴光后发生化学变化,物体的像就被记录在胶卷上,经过显影、定影后得到底片,在用底片洗印就可以得到相片。 (3)调节:利用课件展示:物远像近像变小,物近像远像变大。 先让学生作图得出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时成像特点,再看书结合书上的图具体讲照相机的原理镜头相当凸透镜,胶片相当光屏。 倒立缩小实象。 掌握应用,怎样调节像距。 学生应该很感兴趣教学 8、清 楚 , 移 近 了 就 可 以 看 清 楚。 看 不 清楚蚊 子 的 嘴 , 用 放 大 镜 就 可 以 看 清 楚。 把 物 体 移 近 或 放 大都 能 看 清 楚 物 体 , 这 二 个 看 似 不 同 的 变 化 当 中 有 什么 变化 是 相 同 的 吗。 ( 增 大 视 角 )1、 视 角 越 大 , 对 物 体 的 观 察 越 清 楚。 2、 视 角 的 大 小 不 仅 与 物 体 的 大 小 有 关 , 还 与 物 体 到眼睛 的 距 离 有 关。 提 问 : 要 看 清 物 体 可 以 从 哪 些 方 面 入 手 呢。 师 生 共 同 分 析 : 把 物 体 放 大 9、 ; 把 物 体 移 近。 二 、 显 微 镜1、 作 用 : 观 察 动 植 物 细 胞 等 微 小 看 不 清 的 物 体2、 结 构 及 作 用 :物 镜 ( 焦 距 短 的 凸 透 镜 ) : 使 物 体 成 倒 立 放 大 实 像( 相当 于 投 影 仪 ) 目 镜 ( 焦 距 长 的 凸 透 镜 ) : 使 物 镜成 的 像再 成 正 立 放 大 虚 像 ( 相 当 于 放 大 镜 )反 光 镜 ( 凹 面 镜 ) : 会 聚 光 线 , 照 亮 载 物 片 上 的 物 体。 3、 原 理 : 来 自 物 体 的 光 经 物 镜 成 倒 立 放 大 实 像 , 该 像再 经 目 镜 10、 成 正 立 放 大 虚 像。 三 、 望 远 镜1、 作 用 : 观 察 远 处 看 不 清 的 物 体 2、 结 构 及 作 用 :物 镜 ( 焦 距 长 的 凸 透 镜 ) : 使 物 体 成 倒 立 缩 小 实 像( 相当 于 照 相 机 )目 镜 ( 焦 距 短 的 凸 透 镜 ) : 使 物 镜 成 的 像 再 成 正 立 放大虚 像 ( 相 当 于 放 大 镜 )3、 原 理 : 来 自 远 处 物 体 的 光 经 物 镜 成 倒 立 缩 小 实 像 ,再 经 目 镜 成 正 立 放 大 的 虚 像。 有目镜和物镜简单了解成像特点和成像原理望远镜简单了解兴趣应该很浓教学环节教学内 11、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预设新课教学思 考 : 为 什 么 物 镜 成 缩 小 像 , 却 让 我 们 感 觉 物 体 放 大。 通 过 拉 近 像 到 眼 睛 的 距 离 来 增 大 了 视 角4、 了 解 其 他 形 式 的 望 远 镜。 课堂小结眼睛视物原理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3照相机成像时景物离镜头远,像离镜头近,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像。 投影仪成像时投影片离镜头较近,像离镜头较远,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像。 通过放大镜看到的应是正立放大的像,并且物体离放大镜要在一定范围内。 视角和什么有关,如何增大。 显微镜与望远镜原理对比在老师的引导下,自行总结本堂课所学的知识及时复习巩固,让知识系统化最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4.6 神奇的眼镜》教案
相关推荐
1 已知一个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 1, 10),( 1, 4),( 2, 7)三点, 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并写出它的 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分析: ( 1)本题可以设函数的表达式为。 ( 2)题目中有几个待定系数。 ( 3)需要代入几个点的坐标。 ( 4)用一般式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解: 设所求的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 cbxaxy 2 由已知,将三点(- 1, 10)
示为 x(700005000x)=70000x5000x2. (3)所获利润可以表示为 (70000x5000x2)10(700005000x)= 5000x2+120200x700000. (4)设总利润为 y元,则 y= 5000x2+120200x700000 =5000(x 20200)12 2 . ∵ 5000< 0 ∴ 抛物线有最高点,函数有最大值. 当 x= 12元时, y
:(1,0) 0122 xx 121 xx 与 x轴没有交点 0222 xx 方程无 实数根 第三环节:数形结合,解决问题 [议一议 ]二次函数 y=ax2+bx+c的图象与 x轴的交点的坐标与一元二次方程xxy 22 122 xxy222 xxy ax2+bx+c=0 的根有什么关系。 二次函数 y=ax2+bx+c的图 一元二次方程
2、1,2)(3,1)(,7)c例 4 已知 , 是直线 的点,且 ,),(),(21)P求点 的坐标变式:已知 A(1,2) ,B(5,4) , ,则 P 的坐标为 2 已知 A(1,2) ,B(5,4) , ,则 P 的坐标为 |课堂练习1. 已知 O 是坐标原点,点 A 在第二象限, =2, =150,则向量 的坐标的坐标为 则 点的 坐 标 为向 量的 坐 标 为若 点 ),(),(
∴ 03)410( 2 a , 解得 121a , ∴ 图象的表达式为 3)4(121 2 xy . 想一想: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需要几个条件。 小结:确定二次函数的关系式 y=ax178。 +bx+c (a,b,c 为常数 ,a ≠0),通常需要 3 个条件。 当知道顶点坐标( h,k)和 知道图象上的另一点坐标两个条件 ,用顶点式khxay 2)(
3、 b)是_眼模型,图(c )是_眼模型。 2研究近视眼的矫正 取几个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和凹透镜作为镜片,在近视眼模型的“晶状体”前选加一个什么透镜,使光束会聚在视网膜上。 并说出选择的依据。 记下透镜的类型和焦距。 3研究远视眼的矫正 取几个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和凹透镜作为镜片,在远视眼模型的“晶状体”前选加一个什么透镜,使光束会聚在视网膜上。 并说出选择的依据。 记下透镜的类型和焦距。 活动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