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秋冀人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讲历史评人物活动与探究之一ppt课件1内容摘要:

淮军,到上海镇压太平军。 1862年,他因“功”被委任为江苏巡抚,三年后又署两江总督,镇压捻军。 1870年,他接替曾国藩,就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开始逐步掌管清廷政治、军事、经济、外交大权。 1899年到 1900年任两广总督,授武英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 他在施政过程中的核心是办洋务,所以又被称为洋务运动的代表者或奠基人。 李鸿章曾先后创办江南制造局、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漠河金矿、天津电报局、津榆铁路、上海机器织布局,还建立同文馆,选派留学生出洋。 他办洋务的初始动机是办军工企业,造出枪炮、弹药、机器、舰船和水雷,主要用来对付捻军。 但由于直接改善了淮军的武器装备,使淮军成为清军中装备精良、战斗力较强的军事力量,后期淮军实际上成了国防军。 李鸿章在与列强的交往中意识到富国才能强兵,故积极推进官办、商办军工企业的发展。 他长期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事务大臣,坐镇北方最大的通商口岸天津,既积极筹划北方防务,戍卫京畿,又进一步拓展洋务,以增加财赋收人。 他还苦心孤诣,编练成一支当时堪称亚洲一流的海军,并在山东刘公岛安营扎寨,这支北洋舰队拥有各种军舰 25艘, 42020吨位,以大沽港、旅顺港、威海卫港形成三角,拱卫京城海上门户。 李鸿章办外交也有“风光”的时候。 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李鸿章作为中国特使,应邀赴俄参加沙皇尼古拉二世加冕典礼,并顺访欧美诸国。 3月 27日(农历二月十四日),李鸿章携包括儿子李经方、李经述在内的随员 45人,从上海登上法船“爱纳司脱西蒙号”,翌晨离沪,出东海,经太平洋、印度洋,入苏伊士运河,又由迎候的俄国马赫托姆斯基公爵接上“俄罗斯”号,于 4月 27日抵达俄国的黑海港口敖德萨,改乘火车北上。 李鸿章此番“以七十有四之衰龄,涉 三万余里之海路”使俄,其主观愿望是联俄并促使俄、德、法三国挟迫日本放弃对我辽东半岛的占领。 他在俄国拜会了新沙皇并草签了 《 中俄密约 》 ,然后到德国、荷兰、比利时、法国、英国、美国和加拿大巡访并向部分国家的元首递呈国书。 在由太平洋取道横滨回国时,有感于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和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