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子书小测 - 教师版内容摘要:
2、三国时蜀国的政治家军事家。 四、翻译下列句子(30 分)1、非宁静无以致远:(如果)不能排除杂念使心意专一,就无法实现远大的目标。 2、静以修身:要用排除杂念使心意专一来提高自身的修养。 (或:以宁静心绪来涵养德行)3、俭以养德:以节俭生活来培养品德(用简朴来培养自己的品德)4、非淡泊无以明志:不能够恬淡寡欲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 5、年与时驰: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 驰:疾行,指迅速离去。 6、淫慢不能励精: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 五、阅读(38 分)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 3、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阅读训练】1、本文作者就 学习 和 做人 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从这几个方面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 (6 分)答: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强调的是一个“静”字:修身需要安静,学习需要静,获得成就也取决于“躁”字,把“静”与“躁”字加以对比,增强了论述效果。 2、这是一篇充满力量的书:“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是 宁静 的力量;“俭以养德”是 节俭 的力量;“非淡泊无以明志”有 超脱 的力量;诫子书只有 86 字, 传递出的信息,比起长篇大论诫子的效果必然要好得多,这就是简约的力量。 (4 分)3、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6 分。诫子书小测 - 教师版
相关推荐
3、非负性:对任意的 A f. ;0(|)12)规范性:P( |B)=1 ;(3)可列可加性:如果是两个互斥事件,则.(|)(|)(|)更一般地,对任意的一列两两部相容的事件 (I=1,2),有 .1|(1例 1、 已知前面 1k个人没摸到中奖票,求第 求第 解 问题 是在条件“前面 (1)k个人没摸到”下的条件概率. 是无条件概率. 记 第个人摸到,则 的条件是 .
国的目的。 袁世凯 为复辟帝制,必须争取帝国主义的支持 相互利用 袁世凯几乎全盘接受了“二十一条” 对外:卖国 中国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让与”日本;日本“租借”旅顺、大连; 聘用日本人为中国政府的政治、财政、军事等顾问; 中国港口及岛屿不准租让他国等 政治斗争: 孙中山发表 《 讨袁宣言 》 梁启超《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 军事斗争: 护国运动 结局 :众叛亲离,取消帝制 二、洪宪帝制的灭亡
己, …… 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当初虽然不知道,现在明白,难见真的人。 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 救救孩子 …… 绣花鞋、贞洁牌坊 不合时宜现象之三: 民国初年,北京 《 中华新报 》曾登了一则新闻,有一女子唐氏 19岁,许配张家,还未嫁过门,未婚夫就死了,为了做烈女,唐氏选择自杀殉夫,历尽了喝符灰水、吞金、上吊、投河及三次绝食,最后服用砒霜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民主 科学 (德先生 )
2、意事件 和 ,若 ()0P,则“在事件 条件概率”,记作P(A | B),定义为 (|)) ( )3. 事件 生的概率没有影响,即 (|)(称 独立(二)、探析新课:1独立重复试验的定义:指在同样条件下进行的,各次之间相互独立的一种试验2独立重复试验的概率公式:一般地,如果在 1 次试验中某事件发生的概率是 ,那么在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这个的概率 它是 展开式的第)1()( (1)项1k在 一
3、件的独立性,且若事件 相互(2)n12,立,则这 个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 n11 3 立与互斥回顾: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叫做互斥事件;如果两个互斥事件有一个发 时另一个必不发生,斥事件和相互独立事件是两个不同概念:两个事件互斥是指这两个事件不可能同时发生;两个事件相互独立是指一个事件的发生与否对另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没有影响事实上,当 , 时,若 互斥,则 ,从而 ,但0B,0因而等式